隨著GB/T 45817-2025《消費品質量分級 陶瓷磚》國家標準發布,中國建陶行業邁入質量分級新時代。該標準將陶瓷磚劃分為三級,最高級 5A 設定遠超傳統標準的苛刻要求,目前行業能通過此級檢測的企業鳳毛麟角。
在這一行業變革的關鍵時刻,蒙娜麗莎作為首批通過5A級檢測的企業,其成功實踐不僅體現了企業對質量的執著追求,更展現了中國制造企業通過深耕細分市場和持續創新突破行業困局的智慧與決心。值得關注的是,蒙娜麗莎首批送檢產品中,氨氫零碳燃燒陶瓷薄板成功通過室內用陶瓷墻磚類別的5A級檢測——這一成果不僅標志著蒙娜麗莎已具備“5A”質量等級的產品開發與制造技術水平,更實現了零碳燃燒生產技術與高端陶瓷產品的融合革新,集中體現高標準質量管理體系下,蒙娜麗莎在綠色產品開發、新能源應用與陶瓷薄板智能化生產領域的綜合實力。
蒙娜麗莎的質量管理之路,與德國工業4.0的質量理念有著深刻的共鳴。德國制造之所以享譽全球,核心在于將標準制定、過程控制和持續改進融入企業基因的質量文化。同樣,蒙娜麗莎通過三十多年的探索,將國際先進質量理念、模式與中國建陶行業實際相結合,將專注與創新融入企業內核,在建筑陶瓷領域形成了獨特競爭優勢。
![]()
標準破局:從規則接受者到標準制定者,用“真嚴”筑牢品質根基
中國建陶行業曾長期面臨標準體系碎片化的困境。不同產品品類執行不同標準,質量評價體系不統一,導致市場競爭無序,消費者選擇困難。蒙娜麗莎很早就意識標準對質量管理的核心價值,更洞悉標準話語權缺失對行業長遠發展的制約。
2007年,蒙娜麗莎研制出中國第一塊陶瓷薄板(900×1800×5.5mm),開創了建筑陶瓷薄型化先河。集團更以此為起點,建成國內首條干壓成型陶瓷薄板生產線,這一突破性產品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更直接推動了《陶瓷板》國家標準(GB/T23266-2009)及該品類國際標準的制定;后續進一步研發更大規格陶瓷薄板、3mm厚高強韌陶瓷巖板等高精尖產品,持續推動我國大板、薄板領域的技術革新、質量提升與市場規范。
依托持續技術創新,蒙娜麗莎在陶瓷薄型化、功能化等領域累計獲得300多項發明專利,并成功將這些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國家標準和行業、團體標準。截至2025年9月,集團已主(參)編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團體標準94項,從技術突破到標準輸出的路徑愈發成熟。比如,由集團董事張旗康主導的陶瓷磚國際標準“ISO/NP10545-21 瓷磚斷裂韌性的測定”,正是中國建陶與國際接軌的生動體現。在GB/T45817-2025標準制定過程中,蒙娜麗莎不僅提供了質量管理經驗,更將實踐數據與行業共享。例如,蒙娜麗莎長達7年使用水刀機進行可加工性檢測的總結方法、5年的輥棒印檢測數據,這些扎實的積累為新標準的科學性提供關鍵支撐。
質量管控層面,蒙娜麗莎建立了1000多項嚴于國家標準的企業內控標準體系,涵蓋原料采購、生產、成品出廠全流程及企業運營、人才管理等各維度。該體系已在蒙娜麗莎運行二十余年,成為質量管控的堅實基石。其原料采購標準對各類原材料的化學成分、物理性能等指標作出細致規定,從源頭上保障產品質量。在生產過程標準方面,針對壓制、燒成、拋光等不同生產環節,制定了精確的操作規范和質量要求,確保每個生產步驟都能穩定產出高質量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各個關鍵節點,蒙娜麗莎更是設立了嚴格的抽檢標準,涵蓋外觀尺寸、平整度等常規指標,也針對產品的耐磨性、防滑性、抗污性等性能進行嚴格檢測,只有完全達標的產品才能進入市場。此外,蒙娜麗莎積極引入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將這1000多項內控標準嵌入到生產運營的各個環節,通過實時數據采集與分析,及時發現修正生產過程中的偏差,并迅速調整,確保產品質量始終穩定。這種將內控標準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的做法,讓蒙娜麗莎在質量管控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以陶瓷巖板為例,新標準明確5A產品需通過“內角20°復雜圖案切割”測試(類似十二角星尖角的精細加工),切割后不得出現開裂、崩角。蒙娜麗莎陶瓷巖板早已導入水刀切割檢測方法,不僅能精準完成這類異形切割,更能保證邊緣平整無缺陷,完美滿足5A可加工性標準。這一成果得益于蒙娜麗莎在生產過程中對每個環節的嚴格把控,從原料的精選,確保其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符合高標準,到生產過程中對溫度、壓力等參數的精準調節,再到成品出廠前的多道嚴格檢測,支撐起產品的高質量。
“國家標準從不是天花板,而是企業自我超越的起跑線。”GB/T45817-2025 標準的實施,不僅標志著行業進入質量分級時代,更揭示了中國制造從數量優勢向質量優勢轉型的深層邏輯。蒙娜麗莎率先通過5A檢測,尤其是氨氫零碳燃燒陶瓷薄板順利通過檢測,既體現其將標準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身手中的遠見,更印證創新、綠色、智能的先進生產力,正為蒙娜麗莎產品質量提升、轉型升級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數智融合:工業4.0賦能下的質量革命,讓“智能”落地到每片瓷磚
工業4.0浪潮席卷全球,蒙娜麗莎敏銳捕捉到數字化與智能化對質量管理的革命性影響,以智能制造數字中心為核心樞紐,搭建貫穿全流程的數字化質控體系。作為行業較早布局智能制造的企業,該中心集成了大數據分析、物聯網傳感與人工智能算法等前沿技術,通過對生產數據的實時捕捉與分析,實現了從原料配比到燒成工藝的全程透明化管控。在這一體系下,每一塊陶瓷產品的生產過程都被轉化為可量化的數據流,使質量管理從傳統的“事后補救”轉變為“全程可控”的預防性模式。
![]()
在此基礎上,AI智能設備的深度應用進一步夯實了質量穩定性。AI自動儲坯機通過視覺定位實現坯體零磕碰運轉,全自動打包線確保標準化碼放,不僅顯著減少了人為操作引發的質量波動,更大幅降低了包裝環節的破損率。在質檢環節,蒙娜麗莎自主研發的AI表面缺陷檢測系統憑借高精度圖像識別技術,可對表面缺陷、尺寸偏差等實現毫秒級判定,檢測精度較人工提升數倍,并能實現每片瓷磚檢測僅需0.5s,24小時不間斷工作,有效杜絕漏檢問題。
更具硬核實力的是蒙娜麗莎打造的CNAS國家認證實驗室。該實驗室配備了國際先進的檢測設備,采用比行業標準更嚴格的檢測方法,通過引入多種污染劑和化學試劑模擬極端使用環境,可快速識別生產線的質量波動并及時進行調整優化。除成品檢測外,實驗室更聚焦原料質控,通過精準分析原料物化性能,為蒙娜麗莎集團研發部門提供數據支撐,指導產品配方優化與工藝改進。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智能設備與檢測系統并非孤立運作,而是通過數據互通與數字中心深度聯動,形成從原料入廠到成品包裝的閉環質量控制。更深層的價值在于,這一數智化體系突破了單一生產環節局限,延伸至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例如,針對消費者關注的防滑、耐磨需求,系統智能調整窯爐溫度與原料配比,實現產品質量與用戶體驗的雙重提升。
“智能化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質量管理范式的根本變革。”通過將智能設備應用與數字化平臺深度融合,蒙娜麗莎構筑起企業質量與效率雙優的核心競爭力,不僅使產品缺陷率顯著降低,部分產品更是達到5A級的品質標準,為傳統制造業轉型提供了生動范本。
質量哲學:構建系統化的管理體系,讓“三美”藏在細節里
質量管理不是孤立的技術活動,而是需要系統化思維和全員參與的復雜工程。蒙娜麗莎一直以來尤其注重先進質量管理模式的引入和企業質量管理模式的構建。早在20世紀90年代,蒙娜麗莎便前瞻性地在行業內率先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從戰略層面確保質量工作的獨立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礎上,陸續導入了6S現場管理、精益生產、卓越績效管理等國際先進模式,不斷推動質量管理體系的優化升級。
蒙娜麗莎的創新之處,在于并未簡單引入國際先進模式,而是基于建筑陶瓷行業特性,進行了深度消化與融合創新。歷經近二十年的實踐探索,蒙娜麗莎于2015年正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三美”質量管理模式。該模式將陶瓷與藝術、綠色、智能三大元素深度融合:藝術化方面,與頂級設計機構合作提升產品美學價值;綠色化方面,通過研發陶瓷薄板、推廣零碳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智能化方面,建設智能制造數字中心實現生產精準管控。正如集團董事張旗康所言:“過去建筑陶瓷生產被定義為‘三高’:高資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排放。要通過打造‘三高’:高品質、高品位、高價值來實現轉變,‘三美模式’正是實現這一轉變的有效路徑。”
得益于先進管理模式的系統導入和“三美”模式的成功實踐,蒙娜麗莎實現了顯著的品質提升和產業引領效應,其產品在各級質量抽檢中連續多年保持100%的合格率。憑借在質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領域的重大創新成就,蒙娜麗莎榮獲了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第三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更關鍵的是,蒙娜麗莎將“三美”模式在四大生產基地全面落地,各生產基地遵循統一的質量標準與管理模式開展生產,實現不同區域的產品質量高度一致,有效破解了行業內因地域差異長期存在的質量參差不齊難題。這種跨區域的質量管控能力,既體現了蒙娜麗莎系統化質量管理體系的成熟,也為行業樹立了統一質量標準的標桿。
在“三美”模式的持續推動下,蒙娜麗莎的質量管理已從單一的產品質量管控,延伸至涵蓋研發創新、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全價值鏈的質量管理。例如,在研發環節,通過建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機制,將市場需求精準轉化為產品特性;在營銷環節,實施質量追溯系統,為每塊瓷磚建立“身份證”管理,讓消費者可查詢產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在服務環節,推出“微笑服務”標準,將質量理念延伸至客戶體驗層面。這種全價值鏈的質量管理,助力蒙娜麗莎在行業內率先完成從“制造”到“質造”的轉型。
![]()
更深層來看,通過構建系統化的質量管理體系,蒙娜麗莎培育出獨特的質量文化。這種文化不僅體現在制度層面,更深深植根于企業的價值觀和員工日常行為中。蒙娜麗莎集團創始董事長蕭華曾深刻指出:“創新是蒙娜麗莎的企業性格,質量是蒙娜麗莎的生命線。”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質量意識貫穿蒙娜麗莎運營的每一個環節。從高層管理者到一線員工,都牢固樹立了“質量第一”的思想,將質量管控視為自己的本職工作。
技術創新:驅動質量持續提升,把“5A”做到消費者心坎里
質量管理的核心在于持續的技術創新。蒙娜麗莎每年將不低于營業收入3%的資金投入研發,構建了完善的創新體系。集團建立的十二大科研平臺和蒙娜麗莎研究院,形成了從基礎研究到應用開發的完整創新鏈條,不斷推動技術升級和品質提升。
在蒙娜麗莎,標準并非遵循的重點,而是持續突破的起點。蒙娜麗莎以消費痛點為導向,針對陶瓷板(磚)的耐磨性、抗污性、止滑性等核心性能展開攻關。例如,蒙娜麗莎原生經典系列創新采用微型異形顆粒止滑劑與半浸潤基礎釉工藝,在保持磚面細膩觸感的同時,使干濕環境下的靜摩擦系數均提升至0.85以上。而蒙娜麗莎原生印象系列超耐磨釉面陶瓷大板通過特殊高溫釉料配方反復調試,耐磨度不僅穩定達到4級,更能承受12000轉摩擦測試,相當于將新標準中的5A級耐磨性能放大5倍以上。
隨著GB/T 45817-2025《消費品質量分級 陶瓷磚》新國標的實施,5A級標準對陶瓷磚的尺寸精度、防滑系數、耐污染性、耐磨性等核心指標設定了前所未有的苛刻要求。蒙娜麗莎作為行業領軍企業,雖然已通過首批5A檢測,但面對新標準下持續提升的質量門檻,產品在對標5A時仍存在進步空間。面對新標準的即將實施,蒙娜麗莎已進入新一輪產品迭代、生產技術升級和質量管理體系完善的“自我革命”,迅速組建跨部門技術攻關團隊,將實驗室研發與生產線實踐緊密結合,聚焦于5A級產品矩陣的戰略布局,通過持續提升產品各方面性能以更好地滿足新國標要求,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個性化、綠色環保的多元化需求。
質量分級時代的到來,對中國建陶行業既是挑戰更是重要機遇。蒙娜麗莎憑借其超前的質量意識和扎實的實踐基礎,使其能夠快速適應新的標準要求,在行業變革中搶占先機。
不難看出,這條以標準制定為基礎、以數智融合強化管控、以系統化管理構建體系、以持續技術創新驅動質量提升的發展路徑,為建陶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清晰方向。在此背景下,企業需跳出簡單達標的思維,構建面向未來的質量戰略,擺脫過去依賴價格競爭的格局,逐步邁向以品質與創新為核心的質量與價值競爭,從而在全球化市場中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