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上海仲裁委員會金融仲裁院(以下簡稱"上海金融仲裁院")、中國(上海)證券期貨仲裁中心(以下簡稱"證券期貨仲裁中心")在相關機構的支持下成功舉辦"證券期貨爭議解決的仲裁實踐"專題培訓。本次專題培訓面向國內證券期貨公司,以線下和線上視頻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來自各證券期貨公司的合規總監、首席風險管、公司法律事務及爭議解決部門負責人,共400余人參會。本次專題培訓旨在搭建行業與爭議解決機構的專業交流平臺,通過聚焦實踐中的高頻爭議場景,分享仲裁在高效化解證券期貨爭議中的優勢與實操技巧,幫助參會人員了解證券期貨領域爭議解決的現狀、各類典型仲裁案例審理實踐,以期強化市場主體對仲裁機制的認知與運用,助力構建高效便捷的證券期貨爭議解決機制。
![]()
上海仲裁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陸春瑋作"證券期貨爭議解決的仲裁實踐"專題授課。陸春瑋副主任指出,因證券期貨案件類型專業化、糾紛解決效率要求高、損失認定復雜、涉眾性強和程序性需求增加等特點,仲裁正成為證券期貨糾紛解決的重要方式,與此同時大量的證券期貨糾紛也對仲裁機構在辦案質效、專業細分上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上海仲裁委員會響應政策要求與市場需求,于2024年底在上海金融仲裁院的基礎上加掛"中國(上海)證券期貨仲裁中心"牌子,以總結過往處理證券期貨案件的經驗,致力于不斷提高專業審理水平。陸春瑋副主任從制度設置到裁判理念闡述了仲裁在處理該類案件中的考量和優勢,通過一個個具體生動的典型案例,包括對包括私募基金、融資融券、債券違約、金融衍生品交易在內的證券期貨領域具有代表性的爭議類型進行了梳理,并對案件審理中的爭議焦點進行拆解評析,詳實地介紹了裁判思路和處理情況。最后,從仲裁視角在主體意識、法律意識、合同意識、證據意識、行權意識五個方面給市場主體提供了風險防范上的意見和建議。
![]()
本次專題培訓還邀請到上海仲裁委員會資深仲裁員、咨詢專家、原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規部總經理王吉學先生就其在證券期貨領域的仲裁實踐經驗作主題分享。王吉學表示,無論是此前作為案件當事人還是作為仲裁員,上海金融仲裁院對證券期貨案件的處理效果以及機構服務水平令其印象深刻。王吉學結合其親身經歷、具體案例和數據,分享了采用仲裁化解證券期貨糾紛的益處,包括:仲裁案件審理的保密性,以免因個案爭議引發輿情;一裁終審,提高了爭議解決的效率;專家審理,保證了證券期貨案件裁決的專業性和公正性;證券期貨公司選擇仲裁,不受地域和級別限制,便于公司案件的集中管理;上海司法環境對仲裁的友好與支持,諸如裁決的認可與執行等。
![]()
上海金融仲裁院院長、中國(上海)證券期貨仲裁中心主任郭洪俊主持了本場專題活動。郭洪俊院長對參與本次培訓的證券期貨公司代表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并介紹了證券期貨仲裁中心的成立背景、發展情況及本次專題培訓的整體安排。郭洪俊院長表示,中心的成立基于上海金融仲裁院長達十七年的深厚專業底蘊和豐富案件經驗。自成立以來,中心已發布首批專業仲裁員推薦名單,梳理發布典型案例,與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并與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上海總部共建研究中心,推動仲裁理論與實務深度融合。未來,中心將盡快推出證券期貨仲裁規則及相關配套指引,切實發揮仲裁專業、高效、靈活、經濟的優勢,持續優化專業仲裁員隊伍建設,常態化開展專業培訓與交流活動,全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證券期貨仲裁高地。
![]()
會后,參與本次培訓的人員圍繞本次培訓主題進行了充分交流。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證券期貨領域的爭議解決機制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仲裁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多元化解決糾紛、維護市場健康秩序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次專題培訓活動的成功舉辦,搭建了證券期貨行業與仲裁機構的專業交流平臺。今后,證券期貨仲裁中心將繼續緊緊圍繞"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目標,持續完善與國際接軌的仲裁機制,提升上海在國際金融爭議解決中的話語權與吸引力,也希望與各方攜手并進,共同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法治建設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