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安世半導體相關問題應詢答記者問。
![]()
商務部回應安世半導體相關問題 資料圖
問:近期,各界高度關注安世半導體問題磋商進展,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
答:此前,中方已就安世半導體相關問題回應了有關記者的評論。我愿再次強調,荷蘭政府9月30日發布行政令,不當干預安世半導體企業內部事務,之后荷企業法庭作出剝奪中國企業股權的錯誤裁決,嚴重侵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此后,荷政府不顧中方多次在磋商中提出的合理訴求,沒有展示出建設性態度和行動且升級全球供應鏈危機。安世(荷蘭)10月26日宣布停止向安世(中國)供應晶圓,導致后者無法正常生產,造成了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的動蕩和混亂。對此,荷方應承擔全部責任。
中方本著對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穩定與安全的負責任態度,于11月1日宣布將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并努力促進安世(中國)恢復供貨。但荷方繼續一意孤行,且無解決問題實際行動,這必將加深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不良影響。這是中方和全球業界不愿看到的。
中方希望,荷方從維護中荷、中歐經貿關系大局和產供鏈穩定與安全的角度出發,以負責任的態度與中方相向而行,停止干涉企業內部事務,為安世半導體問題找到建設性解決方法。同時,中方將堅定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并努力穩定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暢通。
延伸閱讀
荷蘭政府強行接管中企控股的安世半導體后,為了洗白自己甚至向中企團隊“潑臟水”,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狼子野心”。
英國《金融時報》10月28日報道稱,安世半導體母公司、中國半導體領軍企業聞泰科技發言人直接點明了荷方的企圖,稱他們“似乎意在讓一家新的荷蘭本土企業接手安世半導體”。
不過,這名發言人表示,任何接受安世半導體的荷企都“注定要失敗”,因為“客戶不會追隨新公司”。
據報道,安世半導體目前在德國和英國的工廠生產半導體晶圓,再送往中國進行封裝和測試,約80%的最終產品都在中國完成。
聞泰科技發言人指出,如果中國業務與歐洲業務被切斷,安世半導體將失去大部分“后端產能”,“這一產能缺口在可預見的未來,都無法由歐洲或其他地區填補”。
荷蘭《金融日報》28日報道稱,聞泰科技在官方回應中批評荷蘭政府的“干涉”行徑,并呼吁荷方歸還公司控制權,“只有這樣,荷蘭才能開始修復其受損的聲譽,緩解國際緊張局勢,維護自身和歐洲的經濟安全”。
![]()
安世半導體員工在潔凈室中穿行
荷蘭此次強搶中資控股企業引發了全球汽車供應鏈“大地震”,美歐日車企全部遭殃。沃爾沃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上周警告稱,若安世半導體僵局得不到解決,歐洲工廠可能會暫時關閉。博世集團也表示,其德國生產線可能受影響,員工或被迫放假。
德國《商報》此前引述供應鏈風險分析公司Prewave的報告指出,“歐洲所有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企業均使用產自中國的安世半導體芯片”。
報告共分析了七大行業107家歐洲龍頭企業的供應鏈關系。結果顯示,跨行業來看,86%的企業均從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的生產基地采購芯片。這意味著,“歐洲的大部分工業都面臨潛在風險”。
事態的發展讓荷蘭方面意識到嚴重性,他們迅速與中方就該問題進行磋商,也已與多個歐盟成員國討論過此事。歐盟也正與中國就安世半導體事件密切洽談,緊急尋求“快速且務實的解決方案”。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向分析師透露,美國政府也在介入調解此事。
《金融時報》還稱,歐盟原本希望與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歐洲談論這個問題,但知情人士透露,王文濤不會隨團訪問歐洲,故而雙方預計將派出“高級技術專家”就關鍵原材料供應和安世半導體問題展開磋商。
在中美博弈之際,荷蘭政府近期援引一項自1952年以來從未啟用的《物資供應法》,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突然下令,強行要求安世半導體自9月30日起,一年內不得進行任何涉及資產、知識產權、業務及人員的調整。
而就在此之前不久,2025年9月,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穿透規則”,將出口管制范圍擴展至“實體清單”企業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作為聞泰科技全資子公司,安世半導體隨即受到該規則約束,其全球供應鏈體系和技術采購活動面臨全面限制。
荷蘭相關法院10月14日公開文件顯示,荷美雙方曾就“穿透規則”進行過溝通協調,美向荷提出更換安世半導體中方首席執行官及“調整治理結構”等要求,以免受“穿透規則”的制裁。
公開資料顯示,安世半導體總部位于荷蘭奈梅亨,是聞泰科技核心半導體業務基礎,專注分立器件與邏輯器件。其前身是恩智浦半導體的一個部門,2017年獨立運營,2020年被聞泰科技全資收購,現為聞泰科技全資子公司。2024年,安世半導體收入規模約147億元,約占聞泰科技當年總營收的1/6。
![]()
安世半導體是聞泰科技核心半導體業務基礎 資料圖
《金融時報》稱,聞泰科技表示,在荷蘭政府奪取其管理控制權后,他們在荷蘭、德國、英國的數百個崗位岌岌可危。荷蘭政府的舉動導致公司重要員工離職,使得許多工業運營暫停。
聞泰科技認為,荷蘭政府指令的范圍之廣、限制之嚴,已遠超常規風險管控,是對一家正常經營的企業實施了嚴重不合理的外部接管。
多家外媒此前也注意到,荷蘭政府的行動“緊隨美方其后”。美國彭博社指出,特朗普政府在荷蘭之前剛剛擴大制裁范圍,此舉凸顯出敏感行業的中資企業正面臨著日益嚴苛的審查。
面對質疑,幾名所謂的消息人士還給聞泰科技“潑起了臟水”。英國路透社10月27日報道,4名熟悉政府想法的荷蘭消息人士聲稱,荷方之所以在9月采取行動,是因為擔憂中方團隊開始拆解歐洲業務并將生產轉移至中國。
這些消息人士稱,中方團隊曾計劃裁掉安世半導體40%的員工,并關閉該公司在德國慕尼黑的研發設施。在10月1日之前,中方團隊已轉移了位于英國曼徹斯特工廠的“機密”,包括芯片設計和機器設置,并計劃轉移位于漢堡工廠的實體設備。
但他們既沒有提供任何證據,還妄想荷蘭政府能與中方談判達成解決方案,將安世半導體管理層改組為統一的“荷蘭-中國結構”。
上周,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致客戶信,首次公開回應荷蘭安世半導體管理層的質疑,強調其中國實體嚴格依法獨立運營,并指責荷方“散布不實信息”。
近日,荷蘭對中國半導體領軍企業聞泰科技“下黑手”,強制接管其旗下核心資產安世半導體(Nexperia),可謂惹出滔天大禍,不僅中荷關系受到沖擊,全球汽車供應鏈也因芯片短缺而遭遇巨震。
據彭博社當地時間10月30日報道,聞泰科技方面當天表示,任何有關重啟安世半導體從中國出口的協議,都必須包括恢復該公司前首席執行官的職務這一條件。報道認為,這意味著,面對荷方,聞泰科技在解決這一僵局的談判中設定了“高門檻”。
![]()
聞泰科技在談判中設定了“高門檻” 資料圖
聞泰科技的發言人表示,作為安世半導體的母公司,聞泰科技正敦促荷蘭政府改變立場,并消除有關其竊取技術的不實指控。
這名發言人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稱,荷方的舉動很難讓人不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他們把安世半導體前首席執行官視為一個“軟柿子”(soft target),并將對其停職包裝為一次“勝利”。發言人補充強調,“恢復完整的控制權和所有權”是緩和緊張局勢并恢復穩定的必要條件。
同時,聞泰科技的發言人否認了該公司與其荷蘭子公司之間存在任何不當行為。
發言人表示:“不存在所謂的‘技術轉讓’或‘技術竊取’,也不存在所謂的‘商業秘密泄露’。”發言人補充說,“技術共享”在芯片制造領域是常規做法。
“此外,聞泰科技是安世半導體的合法控股股東,而安世半導體是聞泰科技的全資子公司——沒有必要,也沒有任何理由從子公司‘竊取’技術。”這名發言人表示。
據報道,對于聞泰科技的聲明,荷蘭經濟事務部仍在胡扯狡辯。
同樣是在一份聲明中,荷蘭經濟事務部發言人仍舊炒作渲染,安世半導體前首席執行官對該公司構成了所謂“嚴重威脅”,并振振有詞地宣稱,荷方強制接管安世半導體是“援引有關法律”,而該公司前首席執行官被停職則是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企業法庭“獨立調查的結果”。
![]()
安世半導體前首席執行官 資料圖
近期,荷蘭政府援引一項自1952年以來從未啟用的法律,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突然下令,強行要求安世半導體自9月30日起,一年內不得進行任何涉及資產、知識產權、業務及人員的調整。
荷蘭政府于9月30日已開始采取相關行動,但直至10月12日才對外公開。就在荷蘭政府采取行動的前一天,當地時間9月29日,美國政府發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對被列入“實體清單”、持股超50%的聞泰科技子公司,追加同等力度的出口管制。
荷蘭相關法院10月14日公開文件還顯示,荷蘭和美國曾就“穿透規則”進行過溝通協調,美國向荷蘭提出更換安世半導體中方首席執行官及“調整治理結構”等要求,以免受“穿透規則”的制裁。
目前,安世半導體在德國和英國的工廠生產半導體晶圓,再送往中國進行封裝和測試,約80%的最終產品都在中國完成。
此后有媒體探訪,荷蘭政府干預后,安世半導體東莞工廠自國慶中秋長假后限制出貨,計劃實施“上四休三”。聞泰科技稱,中國區“獨立自救”,拉通國內供應鏈。但供應鏈“中國化”不易,涉及技術轉移、客戶認證等難題。安世半導體正申請管制豁免,但何時恢復供貨尚無明確答案。
英國《金融時報》稱,聞泰科技表示,在荷蘭政府奪取其管理控制權后,他們在荷蘭、德國、英國的數百個崗位岌岌可危。荷蘭政府的舉動導致公司重要員工離職,使得許多工業運營暫停。
當前,荷蘭政府的錯誤行為已使全球汽車供應鏈遭遇“大地震”,美歐日車企紛紛遭殃。彭博社稱,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10月29日表示,安世半導體的芯片供應短缺加劇,歐洲車企近期也可能停產。
此外,德國《商報》引述供應鏈風險分析公司Prewave的報告指出,“歐洲所有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企業均使用產自中國的安世半導體芯片”。報告分析了七大行業107家歐洲龍頭企業的供應鏈關系,結果顯示,86%的企業均從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的生產基地采購芯片,這意味著“歐洲大部分工業都面臨潛在風險”。
10月1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法新社記者提問,荷蘭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接管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導體后,該企業14日發表聲明,稱中方已禁止該企業從中國出口產品。外交部能否證實?
林劍表示,這個問題具體情況建議向中方主管部門了解。我要再次重申,中方一貫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針對特定國家企業采取歧視性做法。有關國家應切實遵守市場原則,不要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中方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