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人拍到中國的攻擊-11無人機在試飛時放下了著艦尾鉤,這款無人機早在2019年的閱兵式上就亮過相,如今又在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中現身,說明它并非只是展示品,而是真正投入了制造和使用,并且正在為登上軍艦做準備。尾鉤的安裝明確表示,這架無人機能夠在福建艦和076型兩棲攻擊艦上實現攔阻著陸,這個設計不是臨時加裝的,而是從一開始就規劃好的。
![]()
這架飛機外形扁平,樣子像一塊飛毯,雷達反射面積很小,大約只有0.001平方米,進氣口設計在機身頂部,排氣口也做了隱蔽處理,紅外信號被壓得很低,從2019年到現在,飛機多處做了改進,機翼接縫向內移動,排氣口單獨設置,機身中部可以拆卸更換模塊,這些改動都是為了適應艦上使用,例如機翼能夠折疊,方便甲板停放,零件損壞也能快速替換。
![]()
這款飛行器的智能系統相當先進,配備了光電瞄準設備和分布式雷達,即使不啟動電源也能探測到兩百公里外的目標,它能夠自主規劃航線,依靠衛星傳遞指令,執行打擊任務時無需人工持續干預,發動機采用國產設計,雖未配備加力裝置,但借助飛行控制系統仍可完成復雜飛行動作,整體而言,這架飛行器并非依賴強力推進,而是憑借智能化的操控實現卓越性能。
最關鍵的是,076型艦和無人機從一開始就是一起設計的整體,不是后來硬湊的組合。土耳其的“紅蘋果”無人機屬于臨時應急方案,而我們的設計思路是讓無人機承擔主要任務,有人機在后方指揮。央視發布的動畫中可以看到,殲-20S雙座戰機帶領多架攻擊-11執行任務,有的負責偵察,有的實施干擾,有的進行打擊,彼此配合非常順暢。
![]()
美國X-47B項目已經停止,MQ-25只能執行加油任務,既無法作戰也不具備隱身能力,法國“神經元”無人機還在測試中,航程短且載重有限,俄羅斯“獵人”無人機體積大但隱身效果差,電子系統也較為落后,并且尚未實現上艦部署,相比之下,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同時擁有電磁彈射航母、隱身無人攻擊機和人機協同系統的國家。
福建艦保持傳統航母的樣子,076就完全不同了,它是專門用來指揮無人機作戰的母艦。未來海戰不再依賴飛行員數量和飛機數量,而是依靠更多無人機、更快的人工智能計算和更穩定的通信系統。攻擊-11無人機部署上艦后,航母編隊的打擊范圍得到擴大,偵察距離變得更遠,自身也更難被擊中。
我想著,以后海戰會變個樣子,沖在前邊的變成無人機群,有人駕駛的飛機躲在后面指揮,減少傷亡,如果076艦開始大量部署,南海和西太平洋那邊的對手軍艦就會遇到麻煩,無人機價格便宜、隱蔽性強、續航時間長,它們成群結隊地飛來,對方的防御系統很難抵擋。
說實話,這種變化來得很快,不是慢慢發生的,人們還沒完全意識到,中國就已經把無人機和航母結合起來用了,這不像是在追趕別人,而是在開辟自己的道路,其他國家還在研究怎么改進老式飛機,而中國已經在思考如何用人工智能指揮一群小型飛行器進行作戰,這件事挺有意思的,也讓人感到意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