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令"立即重啟核試驗",又一次把全球推向了核危機的懸崖邊。而其口中所謂的“核試驗”,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和擔憂。
![]()
(特朗普宣布重啟核試驗,核專家認為“大可不必”)
1、繼美俄之后,又一國加入“核競賽 ”
美國最后一次進行完整核爆試驗還要追溯到1992年9月,那時候蘇聯剛解體不久,冷戰剛剛落幕。整整三十年過去了,美國的核試驗場早已荒草叢生,相關技術人員也大多退休轉行。
那么特朗普到底在打什么算盤?
先來看看最近國際舞臺上發生了什么。不久前,俄羅斯試射了一枚核動力巡航導彈,雖然沒帶實彈頭,但這個動作已經足夠讓白宮坐立不安。特朗普口中的"他國正在進行核試驗",很可能就是指這件事。不過這里要劃重點:俄羅斯進行的只是核載具測試,和真正意義上的核爆炸試驗完全是兩碼事。
![]()
(伊朗總統宣布,計劃加強其核設施重建)
但這個時候,伊朗似乎出現“應激反應”,距離上次被美軍鉆地彈空襲5個月后,突然放出話來要"以更大力度"重建核設施,雖然他們堅稱是為了民用,但這個時間點未免太過巧合。
說到底,特朗普這番表態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政治秀。真正的核試驗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準備,需要國會撥款,需要專業團隊。而現在白宮既沒有相應預算,也沒有完善計劃。那么問題來了:這場核恫嚇的鬧劇,究竟要演到什么時候?
2、"重啟核試驗",是特朗普的一場秀
事實上,美國從未真正停止過這類試驗。根據能源部公布的信息,近年來在內華達試驗場進行的亞臨界試驗就多達十余次。這些試驗能在不違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前提下,幫助科學家獲取核材料在極端條件下的數據。說白了,就是在法律允許的灰色地帶繼續研究核武器。
但特朗普想要的顯然不止這些。當他說"既然其他人都在測試,我認為我們也應該這樣做"時,仿佛聽到了冷戰時期核軍備競賽的回響。不過現實情況是,美國和俄羅斯都擁有足夠的數據和實力,根本不需要通過實際核爆來驗證新型核武器。
![]()
("民兵3"洲際導彈試射,已經充分驗證美國核實力)
更讓人困惑的是,美國空軍今年5月剛剛試射過"民兵3"洲際導彈。如果特朗普只是想要進行導彈測試,那根本沒必要大張旗鼓地宣布"重啟核試驗"。這種反常舉動背后,恐怕藏著更深層的戰略考量。
看看時間點就很能說明問題,美國內部黨爭嚴重,特朗普需要展現強硬姿態;美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即將到期,談判陷入僵局;北邊核問題持續發酵...在這一系列敏感事件的背景下,拋出"重啟核試驗"這顆震撼彈,無疑能給對手施加巨大壓力。
3、三重障礙,橫亙在眼前
值得玩味的是,美國核專家以及五角大樓高層幾乎異口同聲地反對恢復核試驗。他們心里清楚,維持現有的核試驗禁令對美國最有利。為什么?因為這會永遠保持美國在核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就像賽車比賽中領先的選手,最希望比賽就此終止。
![]()
(美國能源部長賴特,為特朗普引發的“核恐慌”降溫)
但特朗普顯然不這么想。他的邏輯簡單而直接:既然規則約束不了對手,那就打破規則。這種思維在商業戰場上或許奏效,但在核戰略這個領域,卻可能引發災難性后果。
試想一下,如果美國真的重啟核試驗,俄羅斯會作何反應?中國又會如何應對?這場多米諾骨牌一旦倒下,后果不堪設想。
而且現實情況是,美國要想真正進行核爆炸試驗,還需要跨越技術、法律、政治三重障礙。且不說需要2-3年的準備時間,光是國會撥款這一關就夠特朗普頭疼的。更不用說內華達試驗場周邊的民眾會作何反應——誰愿意自家后院升起蘑菇云呢?
所以,特朗普核試驗宣言更像是一場戰略訛詐。但這種玩火的行為,風險實在太大。畢竟,核戰略不是生意場,一旦失手,就沒有重來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