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去看了好幾部片子,包括《偷天盜日》、《陽光俱樂部》、《下一個臺風》等等,都屬于有優有劣、還算能看卻又提不起勁來寫的電影……可昨天看的新片《即興謀殺》就不一樣了,它成功勾起了我的吐槽欲。
鑒于該片是導演程亞楠的第一部電影,編劇的履歷也不算出色,所以原則上我不會罵多狠,但是該說的問題仍然得說——沒法子,誰讓《即興謀殺》還不是純粹的爛片,而是那種“努力了個寂寞”的拙劣之作呢?
其實這年頭,懸疑片想要拍出別出心裁的新意已經很難了,所以我也不指望能看到多么出人意料的真相或者意想不到的反轉,只要把過程講述好、節奏把握好、線索結局都理清,那就算是好片了……可惜,《即興謀殺》確實太生澀了。
![]()
首先,影片的鋪墊和“埋針”就處理得很硬,雖說在“契科夫之槍”的理論原則下,許多線索都容易讓人猜到關鍵劇情,可還是應該盡量軟化和自然才好。
片中一開場司機林文帶著何思怡去古宅的路上,就莫名其妙地指出沿海公路的一段容易出事故,生怕大家不知道接下去這里會出事,還有何思怡對吳麗云述說自己好友被淹死了,也很沒頭沒腦,要知道何思怡這次回家名義上是來拿家產的,并且一開始就對吳麗云展現出了強烈敵意,兩人之間話都沒法好好說,卻如此突兀地告訴對方這么私密的事情,稍微有點經驗的觀眾,恐怕立馬就能猜出身份互換的反轉了。
其次,影片的人物關系也寫得很淺,連帶著不高明的懸疑戲可看性變得更差了。
《即興謀殺》里的出場角色不算多,人物關系也不復雜,這就對劇情編排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電影幾乎把所有關鍵戲肉全堆在了何思怡、吳麗云、林文三人身上,滿溢到了有些前后矛盾和臃腫的地步,而操盤手之一的羅醫生卻只充當了單薄的煙霧彈,作用本該更吃重的女傭阿珍和家主何先生則淪為了連符號都稱不上的工具人,“經常來家里”的潘律師更是全程不在線,只在片尾來露個臉說通知,怎么看都是編導筆力不夠,干脆把他寫丟了事。
這種“框架搭得有模有樣,最后卻是個空蕩蹩腳的花架子”懸疑片,看起來真的難受。
![]()
最后,影片在主題選取上也十分糟糕,本身就沒多少東西講,在懸疑驚悚的鏡頭下凹了大半天造型,最后還試圖強行通過“原生家庭之痛”來上價值,實屬低劣的畫功還要畫蛇添足。
說真的,拋開結局最后揭露何先生死亡真相的反轉,《即興謀殺》從頭到尾都是一部純粹的懸疑片,沒什么多余的情緒敘事或者作者性表達在里面,你把它當成是劇本殺電影都沒問題,而且影片一直在賣力營造驚悚氛圍和亦真亦假的曖昧,盡管方式是模仿的、效果是一驚一乍的、鄧家佳的“時裝秀”是浮夸的,可至少大方向是對的……結果完了突然來一句“不是天底下所有父母都愛孩子”的控訴,這般強扭,升華是肯定談不上了,就連之前那點兒努力都給抵消掉了。
《即興謀殺》又弱又僵的水平,搞得我都覺得之前飽受詬病的“陳思誠系”懸疑片算是眉清目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