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正道輪胎柬埔寨工廠的首條輪胎緩緩下線。從破土動工到產品問世,僅用時十個半月,“中國速度”在這片東南亞土地上再次上演。
![]()
而就在四天前,萬力輪胎也迎來了其柬埔寨基地的首胎下線。這并非巧合,而是中國輪胎行業一場波瀾壯闊“集體遷徙”的縮影。在正道之前,賽輪、通用股份、萬力、雙星等巨頭早已在此扎根,一個龐大的“中國輪胎-柬埔寨制造”產能網絡已然成型,正深刻地重塑著全球輪胎產業的貿易格局。
![]()
“新跳板”:關稅紅利驅動下的戰略西進
中國輪胎企業為何不約而同地選擇柬埔寨?答案直指全球最大的輪胎消費市場——美國。
近年來,柬埔寨與美國在雙邊對等貿易協議(ART)談判中取得進展,市場普遍預期,柬埔寨輸美輪胎的關稅有望穩定在10%左右的較低水平。這與美國對中國本土輪胎征收的高額關稅形成了鮮明對比。巨大的關稅差,使得柬埔寨成為中國輪胎企業規避貿易壁壘、直通北美市場的理想“跳板”。
這一戰略預期得到了數據的有力支撐。據柬商業部統計,2025年前4個月,該國汽車輪胎出口額飆升至4.37億美元,同比勁增76%,全年預計將突破8.7億美元,較2023年翻番。這背后,正是中國輪胎巨頭集體投資帶來的產能釋放。
“軍團化”:從單點突破到全產業鏈深耕
中國輪胎企業在柬埔寨的布局,已從早期的單點設廠,升級為“軍團化、全鏈條”的深度深耕。
規模與全鏈的引領者——賽輪集團:自2021年起,賽輪在此投資超10億美元,不僅建成年產2100萬條半鋼胎的巨型工廠,更在貢布省打造橡膠全產業鏈經濟特區,實現了從原材料到成品的本地化閉環。
![]()
盈利與擴張的標桿——通用股份:其柬埔寨工廠創下“當年投產、當年盈利”的行業奇跡,僅用兩年時間便實現第1000萬條輪胎下線,成為公司強勁的利潤新引擎。
![]()
速度與效率的典范——正道輪胎:總投資超20億元,一期設計年產能600萬條半鋼胎和120萬條全鋼胎,二期新增150萬條全鋼胎。從備案到投產不到兩年,正道展現了驚人的執行力。
多元化布局的參與者:萬力輪胎的海外首廠、雙星輪胎的合資高端工廠、福麥斯輪胎的新建基地,以及江蘇托普輪胎在實心胎細分市場的破局,共同構成了一個覆蓋半鋼、全鋼、高性能、特種輪胎的完整產品矩陣。
![]()
“新引擎”:從成本優勢到全球競爭力重塑
這場聲勢浩大的產能“遷徙”,其意義遠不止于規避關稅。它正在成為中國輪胎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的“新引擎”。
供應鏈韌性增強:柬埔寨擁有超42萬公頃的橡膠種植面積,為中國企業提供了穩定、低成本的原材料供應,有效對沖了全球供應鏈風險。
制造成本優化:柬埔寨的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及能源成本(如正道自建熱電廠實現蒸汽自供)相比國內具有優勢,為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利潤空間。
市場響應提速:在柬埔寨設廠,不僅貼近歐美市場,更能輻射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大大縮短了交貨周期,提升了客戶服務能力。
結語:從“中國制造”到“全球智造”的戰略躍遷
正道輪胎首胎下線的掌聲,是獻給所有在柬埔寨奮斗的中國輪胎人的。它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中國輪胎企業不再僅僅是依賴成本優勢的“世界工廠”,而是正在通過全球化布局,主動整合全球資源、主動規避貿易風險、主動貼近終端市場的“全球運營商”。
![]()
柬埔寨,這個東南亞國家,已然成為中國輪胎產業全球化棋局中的關鍵“落子”。隨著華盛橡膠等更多企業的計劃落地,這個“中國輪胎軍團”的規模將持續壯大。他們能否借力柬埔寨這個戰略支點,在全球市場的浪潮中劈波斬浪,不僅關系到單個企業的未來,更將決定中國輪胎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新高度。這場大戲,值得全球市場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