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人的操作讓不少人看得目瞪口呆——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前腳剛和中國高層會晤時信誓旦旦“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后腳轉頭就公開和臺當局互動,甚至用了極具挑釁性的稱呼。這種“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操作,連特朗普都不敢輕易嘗試,她卻做得“明目張膽”。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高市早苗為何敢如此挑釁中國?這件事又會給中日關系帶來什么影響?
![]()
一、會晤桌上的“承諾”與24小時后的“背叛”:一場精心設計的外交鬧劇?
10月31日下午,日本東京,一場備受關注的中日高層會晤正在進行。面對中方“恪守歷史承諾、妥善處理臺灣問題”的明確要求,高市早苗當場給出了“定心丸”:“日方將堅持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中的立場。”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這份聲明的核心就是日本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時不少人以為,這位日本首位女首相或許能為中日關系帶來一絲緩和的空間。
然而,打臉來得比翻書還快。會晤結束僅幾個小時,高市早苗就在社交媒體上接連曬出與臺當局人員會面的照片,不僅用了帶有官方意味的“會談”描述,甚至在文字中刻意模糊兩岸關系,字里行間透著對“臺獨”勢力的“支持”。更諷刺的是,就在她炒作“臺日互動”的同一天,特朗普在被問及“臺灣問題”時,還明確表示“中美根本沒聊這個”,并直言“別討論敏感話題”。連一貫喜歡“極限施壓”的特朗普都知道“臺灣問題碰不得”,高市早苗卻偏要“踩紅線”,這背后的野心,恐怕早就藏不住了。
![]()
二、從“安倍門徒”到“激進首相”:高市早苗的對華立場從未改變
其實,高市早苗的“反華底色”早有征兆。作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一手提拔的“得意門生”,她的政治立場幾乎是“復刻”了安倍的鷹派路線:去年就公開喊出“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把臺灣問題和日本的“安保利益”強行捆綁;今年4月還以政客身份竄訪臺灣,鼓噪所謂“供應鏈脫鉤”,明擺著是給“臺獨”勢力站臺。這次當選首相后,她更是迫不及待地露出了獠牙——一邊在會晤中“假意示好”,一邊用實際行動撕毀承諾,本質上就是一場“政治表演”:先穩住中國,再趁機搞“小動作”,試圖在中美博弈的縫隙中“漁翁得利”。
更值得警惕的是,高市早苗的“激進”不止于臺灣問題。她上臺后第一件事就是修改日本“安保三文件”,計劃把自衛隊升級為“國防軍”,甚至公開否認二戰侵略歷史,多次參拜靖國神社。這些舉動,無一不是在挑戰戰后國際秩序的底線。有人說她是“日本最危險的首相”,這話或許不假——一個既想擺脫二戰束縛、又想在臺海“玩火”的領導人,一旦掌權,只會把地區局勢推向更危險的邊緣。
![]()
三、中方“不制裁”的背后:不是軟弱,而是“精準反制”的智慧
面對高市早苗的公然挑釁,中國外交部第一時間發出嚴厲警告:“日方嚴重違反一中原則,中方已提出嚴正交涉!”但不少人注意到,中方并沒有像反制美國那樣立刻祭出“制裁大棒”。這難道是“手軟”了?其實恰恰相反,這正是中國外交的“精準度”所在。
一方面,高市早苗的上臺本身就充滿“妥協”——她能當選首相,很大程度上是日本自民黨內各派勢力博弈的結果,支持率并不穩固,甚至有人預測她可能成為“短命首相”。在這種情況下,中方沒必要“過度反應”,反而讓她借“對華強硬”轉移國內矛盾。另一方面,日本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根本“離不開”:中國連續15年是日本最大出口市場,2024年雙邊貿易額高達3500億美元,要是真搞“脫鉤斷鏈”,日本企業第一個不答應。中方現在的“冷靜應對”,既是在敲打高市早苗“別玩火”,也是在給日本國內“理性派”留空間——畢竟,誰也不想為了一個激進首相的“政治野心”,賠上兩國的經濟利益。
![]()
四、臺海不是“日本的棋盤”:中方的底線,從來不容觸碰
從歷史到現實,臺灣問題始終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容不得任何外部勢力指手畫腳。高市早苗以為靠“兩面三刀”就能蒙混過關,顯然打錯了算盤。中國外交部的表態已經說得很清楚:“一中原則是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動搖這個基礎,兩國關系就會出大問題。”言外之意,這次只是“警告”,如果繼續挑釁,等待日本的絕不會是“口頭抗議”那么簡單。
事實上,日本近年來在臺海問題上的小動作不斷:從炒作“臺海安全”到勾結美國搞“聯合軍演”,再到如今高市早苗的“公開勾連”,本質上都是想把臺灣當成“遏制中國的棋子”。但他們忘了,中國早已不是100年前的中國,臺灣也不是任何國家可以隨意染指的“殖民地”。特朗普不敢碰的“紅線”,高市早苗偏要碰,這種“政治投機”最終只會讓日本付出慘痛代價——無論是經濟上的“得不償失”,還是外交上的“孤立無援”,都將是必然結果。
![]()
結語:野心與現實的碰撞,高市早苗能走多遠?
高市早苗的“激進表演”,與其說是“對華強硬”,不如說是“政治投機”。她試圖通過挑釁中國、討好美國、拉攏“臺獨”來鞏固自己的權力,卻忽視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中日作為近鄰,合則兩利,斗則俱傷。特朗普都懂的“不碰臺灣”的道理,她卻非要“反其道而行之”,這種“逆潮流而動”的做法,最終只會被歷史證明是“自毀前程”。
對于中國來說,我們從不害怕挑釁,但也絕不會主動“挑事”。高市早苗如果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等待她的,只會是中方更堅決的反制和更冷靜的“清算”。畢竟,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任何外部勢力的“表演”,最終都只會淪為國際舞臺上的“小丑秀”。而這場鬧劇的結局,或許從高市早苗撕毀承諾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