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的人生下半場,該如何書寫?是含飴弄孫享天倫,還是云卷云舒度余生?
在北侖,77歲的鄭亞根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20年來,她將掃帚變成“人生畫筆”,在晨露與晚霞間勾勒出“堅守”的模樣,也讓自己的晚年,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
△鄭亞根正在清掃地面
10月29日,天剛蒙蒙亮,柴橋薪橋北路的一條巷子里,“唰唰”的掃地聲再次響起。鄭亞根握著掃帚,枯黃落葉、零星紙屑在她手下“乖乖歸隊”,很快堆成整齊的小堆。
這是她與北侖的“晨光約定”,一守便是20年。
故事要從這座上世紀建成的工廠家屬院說起。這里沒有專業物業打理,住著不少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剛入職工廠的職工,老人們沒力氣清掃樓道積灰,年輕人忙著趕早班沒時間收拾路面垃圾,臟亂曾是這里的常態。鄭亞根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
△鄭亞根在樓道里清掃
更藏在她心里的,是一份對遠方的牽掛。她的孫子在山東青島上大學,自己沒法常伴左右,“我照顧好這兒街坊的時候,也會想著我家孫子在外地,能有人幫襯一把。”這份樸素的心意,成了她風雨無阻的動力。
寒來暑往,她的腳步從不停歇。夏天5點天剛亮就出發,冬天天寒地凍,多裹件棉襖,6點也準能見到她的身影。
從家屬院的主干道,到8棟樓的樓梯;從1樓到4樓,每層轉角平臺都要反復清掃兩遍。一圈下來,最少也要1小時,遇上刮風下雨,落葉、淤泥增多,她常常要忙到七八點才能回家。
![]()
△鄭亞根清掃后,路面變得整潔清爽
一開始,老伴謝興昌很不理解:“一把年紀了,在家歇著不好嗎?”直到一個雨天,他遠遠看到鄭亞根蹲在積水中,用凍得發紅的手指一點點摳排水溝里的淤泥,泥水濺滿了褲腿,卻沒見她抱怨一句。“我辛苦一點,大家出行就能方便一些。”那一刻,謝興昌忽然讀懂了妻子堅持的意義。
“我是退役軍人,也是黨員,這樣的事,我咋能不跟上?”如今,每天清晨的清掃隊伍里,也多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謝興昌拎著垃圾袋,跟在妻子身后,時不時提醒一句“慢著點,臺階滑”。從曾經的不理解,變成現在她最貼心的“后勤員”。
![]()
△老伴謝興昌是鄭亞根最暖心的“后勤員”
也是謝興昌的主動“報料”,讓記者找到了鄭亞根。“我天天看《北侖新區時刊》,也經常關注上面常登的正能量新聞。”謝興昌笑著說,我們北侖好人多,我老太婆就是其中一個,我想把她的事說出來,讓更多人知道,鼓勵鼓勵她,也想告訴大家,我們北侖有多暖!”
鄭亞根的付出,街坊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記者采訪當天,20多歲的工廠職工汪興拎著一袋香蕉匆匆走來,不由分說就塞到鄭亞根手里:“奶奶,剛買的,您嘗嘗!”汪興說,他在院里住了5年,每天上班都能看見鄭亞根清掃的身影。
![]()
△來看望奶奶的汪興
在他眼里,鄭奶奶的付出遠不止掃地——誰家急著出門忘關窗,她會幫忙合上;誰家晾著衣服突遇大雨,她會幫助收起;就連家屬院的綠化帶,也被她打理得生機勃勃,她精心種下不同花種,讓小院四季有景:海棠綴枝、茉莉飄香、蘭花幽遠、君子蘭挺括。原本斑駁的院墻下,也因這些花草變得格外熱鬧溫馨,成了院里人路過都忍不住多看兩眼的風景。
“奶奶把院子當成自己家,也讓我們這些外地租客有了‘家’的感覺。”汪興羞澀地說,“送點水果不算啥,就是想讓她知道,我們都記著她的好。”
![]()
△頭發花白的俞奶奶,慢慢趕來
不遠處,頭發花白的俞奶奶拄著拐杖慢慢趕來,拉著鄭亞根的手不住夸贊:“20年啊!不圖錢不圖名,天天這么掃,就憑這股韌勁,誰不佩服?以前院子又臟又亂,現在這么干凈舒服,全靠她!”
而這20年里,鄭亞根也聽過不少質疑的聲音:“老太婆,這么大年紀了,圖啥呢?”每次聽到這些,她都只是笑笑,轉頭把地掃得更干凈。“圖啥?”她總說,“做好事,我心里舒坦。”
![]()
△鄭亞根與謝興昌家門口“光榮之家”標識
這份“舒坦”,漸漸感染了整個家屬院。如今,居民們主動把垃圾分類整理好,放在指定位置;有人看到路面有落葉,會順手歸攏到一起;孩子們放學回家,看到垃圾也會彎腰撿起——曾經雜亂的老院,在鄭亞根的堅持下,慢慢實現“逆生長”,成了鄰里和睦、干凈整潔的“幸福院”。
“我也快80歲了,但只要身體吃得消,就會一直做下去。”如今每個晨光熹微的清晨,鄭亞根仍會準時出現,用掃帚續寫堅守。
![]()
△鄭亞根在清掃樓道
一把掃帚掃過20載,掃凈了路面塵埃,更掃暖了人心。而善意從不會被辜負,平凡人的堅守里,藏著最動人的力量。
若您路過柴橋街道后所村的街巷,遇見那位正在默默清掃的奶奶,不妨停下腳步,向她道聲“辛苦了”。
讓每一份平凡的堅守
都能被看見、被溫暖
![]()
來源丨記者 石沁奕 毛晨煙
編輯、一審丨王哲藝 二審丨王昱嘯 三審丨陳旻茗
責編丨沈焰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