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昌
張世昌 沈航
從國內看,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這四大優勢既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底氣所在,更是“十五五”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這四大優勢,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確定了一個穩定可預期的發展環境,一個容量巨大的增長空間,一個自主可靠的供給網絡,和一個持續創新的不竭源泉。
“十五五”時期是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時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需要充分發揮制度、市場、產業、人才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系統合力
四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長期發展實踐中積累的戰略財富,其體系并非要素的簡單疊加,而是遵循特定邏輯形成的有機整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是根本保障,核心在于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協調能力,通過新型舉國體制整合資源、凝聚合力,為其他優勢的釋放提供方向引領和機制支撐;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是內生動力,14億多人口形成龐大消費與投資需求,為創新實踐和產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完整產業體系優勢是堅實載體,涵蓋41個工業大類的產業布局構建起上下游協同的生態網絡;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是關鍵要素,2億多技能人才為制度創新、市場拓展和產業升級提供智力支撐。
這樣的結構邏輯決定了四大優勢的系統特性和協同效應。制度優勢通過組織動員能力將市場、產業、人才資源導向戰略目標;市場與產業形成供需互動的良性循環;人才貫穿于制度執行、市場運作和產業發展全過程,成為優勢迭代的核心動能。四大優勢相互滲透、相互強化,形成“制度護航—市場發力—產業落地—人才支撐”的體系,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系統合力。
構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制度優勢為發展指明方向,市場優勢激發內生活力,產業優勢夯實實體根基,人才優勢匯聚創新動能。四者協同作用,回應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辯證要求,成為應對風險挑戰、把握戰略機遇的關鍵支撐。
四大優勢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深刻揭示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制度優勢通過頂層設計和戰略調控,實現短期增長與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有機平衡;市場優勢既滿足社會再生產的現實需求,又吸引全球創新資源,推動經濟體系自我優化;產業優勢提供價值創造的物質平臺,通過上下游協同與關鍵技術突破增強體系韌性;人才優勢作為生產力最活躍的因素,貫穿制度、市場、產業的全過程,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能。
四大優勢相互支撐、循環賦能,構建起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支撐體系,不僅為“十五五”時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物質基礎,也通過實踐不斷反哺制度完善、市場擴容、產業升級與人才培養,形成優勢與發展的雙向反饋機制。
賦能高質量發展重點在轉化效能
制度優勢的轉化是首要環節。要完善黨的全面領導制度體系,加強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同時,要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為市場優勢、產業優勢和人才優勢的釋放創造制度環境和政策條件。在市場牽引層面,要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消費升級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等領域培育新型消費場景,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創新資源,不斷拓展中國市場的全球輻射力。在產業支撐層面,要立足完整產業體系優勢,推動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加快傳統產業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打造更具韌性與競爭力的現代產業生態。在人才驅動層面,要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完善戰略科學家培養與引進機制,壯大工程師隊伍,健全技能人才激勵體系,促進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通過制度保障市場公平、市場引導產業方向、產業集聚人才資源、人才支撐制度創新的良性循環機制,四大優勢將在實踐轉化中實現互促共進,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現實生產力。要深刻把握四大優勢協同的內在邏輯,以制度創新激活發展潛能,以實踐成效檢驗轉化成果,讓制度優勢更彰顯、市場活力更充沛、產業根基更堅實、人才紅利更豐厚,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新篇章。
(作者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
楊廷 制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