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
十月,荷蘭政府對中資企業發起了一次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將聞泰科技全資持有的安世半導體徹底剝離控制權,整個過程如閃電般迅速,令人措手不及。
3
本以為事件發酵后官方會有所顧忌,未曾料到,荷蘭方面在后續聲明中坦然承認:此舉雖不合常規,卻是“必要之惡”,是唯一可行路徑。
4
![]()
5
換言之,他們清楚這違背了基本商業準則,但堅稱別無選擇,必須執行。
6
那么,荷蘭為何如此表態?這是真實困境下的被迫之舉,還是借機迎合美國戰略意圖的政治表演?
![]()
7
荷蘭接管安世
8
荷蘭對安世半導體實施強制接管,并非一起普通的外資監管案例,而是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操演。其本質不是出于經濟考量,而是借助一部塵封已久的國內法規,巧妙繞開國際投資保護框架。
![]()
9
名義上是為了國家安全不得不采取的極端手段,實則是在大國角力夾縫中的被動妥協,是一場明知傷及自身信譽仍執意推進的政治切割。
![]()
10
這一決定所引發的震蕩波,早已超越單一企業的命運,正在動搖全球貿易秩序的信任根基,埋下深遠隱患。
11
《商品供應法》的啟用堪稱一次精準卻扭曲的“降維操作”。該法律誕生于二戰結束后的物資短缺時期,初衷是保障糧食、煤炭和石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公平分配,防止市場壟斷與投機行為。
![]()
12
在過去七十余年里,這部法律幾乎處于休眠狀態,僅在2022年俄烏沖突期間被短暫激活用于能源出口管制,始終圍繞“民生底線”展開。
13
如今卻將其適用范圍強行擴展至一家專注于車規級芯片制造的高科技企業,這在全球尚屬首次。如同用管理糧庫的制度去統管尖端科研機構,邏輯錯位顯而易見。
![]()
14
法律條文中模糊界定的“緊急狀態”概念,成為此次干預最理想的掩護傘,使一項原本用于社會救濟的工具,瞬間轉化為服務于地緣博弈的政治武器。
15
整套流程快得驚人:9月30日,荷蘭經濟事務與氣候政策大臣卡雷曼斯宣布啟動緊急權力;同一時間,安世半導體位于奈梅亨的工廠與研發中心即遭全面凍結。
![]()
16
公司運營權被迅速剝奪,99%股權被移交至一個由荷蘭政府主導的本地基金會托管,母公司聞泰科技從完全控股方淪為僅保留1%象征性股份的邊緣角色,徹底失去決策影響力。
17
次日,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企業庭直接罷免了董事長兼CEO張學政的職務,全程未舉行任何聽證或申訴程序,行政與司法聯動高效得近乎冷酷。
![]()
18
這場“先行動后公告”的突襲式執法,正是依托緊急法案賦予的特殊權限,使得非法行為披上了合法形式的外衣。
19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聞泰科技并非掠奪式投資者,相反,自2019年以約470億元人民幣完成收購以來,始終扮演負責任的所有者角色。
![]()
20
在其管理下,安世半導體營收由20億歐元躍升至26億歐元,增長接近三成;荷蘭本土員工規模從1200人擴增至1800人,實現雙向共贏。
21
聞泰持續注資反哺,向德國漢堡生產基地追加投資2億美元用于產能擴建,研發投入實現翻倍增長,協助清理歷史債務,并累計向荷蘭繳納各類稅款達1.3億歐元。
![]()
22
被剝奪控制權的企業,恰恰是在當地表現優異、貢獻突出的標桿型企業。這種強烈反差令所謂“風險防控”的官方說辭顯得蒼白無力,暴露出背后真正的驅動力量。
23
當荷蘭反復強調“這是唯一選項”時,人們自然追問:這份選擇題的答案,究竟出自海牙內閣,還是遠在華盛頓的政治指令?
![]()
24
背后的黑手
25
時間線往往比官方說辭更具說服力。9月29日,美國商務部發布針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穿透性規則”,進一步擴大技術封鎖范圍。
26
僅僅24小時后,荷蘭便閃電出手接管安世半導體。這種高度同步的節奏,絕非偶然,更像是外部壓力傳導下的即時響應。
![]()
27
荷蘭之所以陷入被動局面,根源在于其半導體產業存在致命軟肋——對美國核心技術的高度依賴。
28
以引以為傲的ASML為例,其最先進的EUV光刻機中,高達70%的關鍵零部件來自美國供應商;而本次涉事的安世半導體,其設計流程所依賴的Cadence等EDA軟件,同樣有七成源自美國。
![]()
29
技術命脈受制于人,導致荷蘭在關鍵決策上缺乏獨立回旋空間。
30
這并非空穴來風。9月下旬的一場美荷高層視頻會議中,美方已明確釋放信號:若聞泰科技繼續掌控安世,美國或將限制相關專利授權。
![]()
31
這不是簡單的施壓,而是近乎通牒式的警告。面對這一威脅,荷蘭真的沒有其他出路嗎?顯然并非如此。
32
在跨國并購實踐中,存在多種成熟機制可平衡安全與投資權益。例如,可通過談判要求外資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承諾不轉移核心技術、維持本地研發、保障就業崗位。
![]()
33
這類安排在歐美國家屢見不鮮,既能防范潛在風險,又能維護開放營商環境。
34
然而,荷蘭并未嘗試這些常規路徑,而是徑直選擇了最具破壞性的極端手段——資產沒收式接管。這一選擇本身就說明問題:其首要目標并非尋求最優治理方案,而是要在高壓之下迅速完成政治表態。
![]()
35
那部制定于1952年的舊法,最終成了遞交政治忠誠書的信封。
36
帶來的連環效應
37
荷蘭或許暫時緩解了來自華盛頓的壓力,卻親手引爆了一個長期隱患。以國內法凌駕于國際規則之上,開創了一個危險先例:主權國家可以僅憑“預判風險”就強行剝奪外資產權。
![]()
38
此舉嚴重損害歐洲長期標榜的法治形象與產權保障承諾。資本天生趨利避險,一旦規則變得不可預測,便會迅速撤離。
39
市場反應立竿見影。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調查顯示,62%的日本半導體企業已決定推遲在歐投資項目。
![]()
40
韓國三星電子隨即宣布暫停對一項擬投資50億歐元、位于荷蘭的研發中心項目的可行性評估。投資者的憂慮十分現實:今天能以“治理隱患”為由接管安世,明天就可能以任意理由查封我的工廠。
41
投資環境由此滑向不確定性深淵,信任基礎被嚴重侵蝕。
![]()
42
全球供應鏈也遭受連鎖沖擊。安世半導體生產節奏被打亂,其德國漢堡基地的產能利用率從正常的95%驟降至80%。
43
作為全球汽車芯片的重要供應商,它的波動迅速傳導至整車制造端。大眾位于狼堡的生產線被迫削減5萬輛汽車產量,寶馬慕尼黑工廠延遲新車型投產計劃,豐田在比利時的裝配線亦出現局部停工。
![]()
44
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發出警示,擔憂2021年全球“芯片荒”的重演。對普通消費者而言,這意味著提車周期拉長、購車成本上升。
45
中國的反制措施進一步加劇混亂。10月4日,中國商務部下令禁止安世在中國境內的子公司向歐洲出口特定功率半導體器件。
![]()
46
數億美元價值的晶圓積壓在惠州與東莞倉庫無法出貨,而急需替代貨源的歐洲車企發現,新供應商報價高出30%,交期延長數周甚至數月。
47
一場單邊行動,最終演變為多方受損的系統性危機。
![]()
48
回顧整個事件,荷蘭動用《商品供應法》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劇目。它選用一個早已脫離當代語境的法律工具,包裝一項赤裸的地緣決策。
49
在堅守國際契約精神與屈從美國技術霸權之間,它選擇了后者,將一家守法經營、積極貢獻的中資企業推上祭壇。
![]()
50
結語
51
此事件的影響遠超個案范疇,猶如一塊巨石投入全球化湖面,激起的波瀾仍在持續擴散。
52
它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所謂的自由市場原則與法治信仰,在強權政治面前何其脆弱。倘若今日荷蘭可如此行事,明日是否可能出現“日本接管特斯拉歐洲總部”或“韓國凍結輝瑞本地資產”的荒誕場景?
![]()
53
當一國開始以“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為由,跳過正當程序剝奪合法財產權益時,摧毀的不只是某筆投資,更是全球商業體系賴以生存的核心——互信。
54
這條被人為撕裂的信任鴻溝,可能需要數十年才能修復,甚至永遠無法彌合。
![]()
55
信息來源:
56
1.《安世立下規矩,日本歐洲全線停產,荷蘭承認誤判:強搶是無奈之舉》2025年10月30日 10:48 新浪網
![]()
57
2.《荷蘭這回要成最大背鍋俠!擔不起芯片斷供責任!甩鍋給公司領導人》新浪財經2025-10-30 03:39
58
3.《聞泰科技安世系子公司被荷蘭政府戴“緊箍咒” 遭強制接管 控制權旁落》新浪財經2025-10-12 16:31
5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