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釋放大豆復購經貿緩和信號,中國便迎來美方的態度反轉。
美國貿易代表通告全球,將繼續對華調查。
這一“變臉”舉動,使得剛剛回暖的中美經貿關系再度蒙上陰影。
![]()
近日,中方承諾本作物季采購 1200 萬噸美國大豆,未來三年每年還要穩定采購 2500 萬噸,釋放出穩定貿易的積極信號。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通過全球媒體放話,要繼續依據 1974 年貿易法第 301 條調查中國。
![]()
短短 48 小時里的劇情反轉,讓所有人都摸不清中美經貿關系的走向。
要弄明白這背后的邏輯,得先從美國大豆的 “滯銷危機” 說起。
![]()
2025 年的美國農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困境。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當年 10 月全國大豆庫存達到 18.2 億蒲式耳,也就是約 4700 萬噸,比去年同期暴增 45%,庫存消化周期拉長到 14 個月,而往年正常水平只有 6 到 8 個月。
這場危機的根源,藏在中美貿易的變化里。
![]()
2024 年中國還是美國大豆最大買家,采購量占美豆出口總量的 52%,但 2025 年特朗普政府不僅沒取消 7.5% 的對華大豆關稅,還新增了 “出口安全審查”,大豆要做額外的轉基因檢測,通關時間多拖了十幾天。
![]()
中國企業等不起,只能轉頭買巴西大豆,這一年中國對美大豆采購占比跌到 18%,巴西則飆升到 65%。
中方的大豆采購訂單,正好踩在這個關鍵節點上。
美國財長貝森特接受采訪時特意強調,“美國豆農的困境不再出現,未來幾年應該會生意興隆”。
這不是一筆簡單的農產品交易,背后還有一整套政策交換,中方暫停了 10 月 9 日公布的出口管制措施,對稀土實施 “精準調控”,還強化了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出口監管。
美方則把芬太尼類物質進口關稅降到 10%,延續了對華 24% 懲罰性關稅的暫停政策,讓中國輸美商品綜合稅率落到 47% 左右,更重要的是暫停了 “50% 控股禁令”,這個被稱作技術封鎖 “核按鈕” 的規則,原本會讓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資企業子公司自動受制裁。
![]()
市場早就預判到了緩和的可能,會晤前美股、A 股就提前上漲,上證指數一度沖破 4000 點,這是多年沒見過的行情。
所有人都以為,這場農業危機能成為中美經貿轉暖的突破口,可沒想到,合作的暖意還沒散開,打壓的冷水就潑了下來。
![]()
最先動手的是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他們搞的 “清潔購物車行動” 來得猝不及防。
FCC 直接給亞馬遜、eBay 這些大平臺下了死命令,下架兩類中國電子產品:要么是在 “禁售名單” 上的,要么是沒拿到 FCC 授權的。
華為的智能手表、海康威視的攝像頭、中興的路由器首當其沖,一夜之間從美國電商平臺上消失。
海康威視美國子公司很快發了聲明,說這一舉措導致季度營收減少 2.1 億美元,市場份額從 18% 降到 11%。
![]()
更讓市場不安的是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的聲明,他明確說要繼續推進 301 調查,盯著 2020 年那份首階段貿易協議,查中國有沒有 “不公平貿易行為”。
這個調查的分量可不輕,依據 1974 年貿易法第 301 條,只要美方認定存在問題,隨時能加征進口關稅。
2018 年特朗普政府就用過這招,當時加征的關稅讓美國零售商成本直接上升 12%,不少企業苦不堪言。
這次重啟調查,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第一時間表態反對,說 “暫停 50% 控股禁令后,美國芯片企業對華營收環比增長 8%,若重啟調查將導致營收再降 15%”。
這種 “一邊拿好處一邊施壓” 的操作,其實和特朗普的行事風格分不開。
作為商人出身的總統,他最擅長 “先硬后軟再硬” 的談判套路,把政治博弈當成討價還價的生意。
在他看來,中方買大豆、松綁稀土都是 “施壓的成果”,既然能逼中方退一步,再逼逼說不定能退兩步。
![]()
更現實的是,2026 年中期選舉不遠了,艾奧瓦州這些農業州的選票很關鍵,既拿到中國訂單穩住農民,又用調查展現對華強硬,這種 “兩頭討好” 的算盤很明顯。
面對這波反轉,中方的回應保持了一貫的沉穩。
在 10 月 31 日的外交發布會上,針對彭博社的提問,中方代表沒有糾纏于調查本身,而是反復強調釜山會晤 “加強經貿合作” 的共識。
這種回應背后是實打實的底氣,尤其是在稀土領域。
中國稀土冶煉分離產能占全球 85%,美國本土只有一家稀土加工廠,2024 年產量僅能滿足本土需求的 19%,重啟關停工廠至少要 3 到 5 年。
![]()
美國能源部的報告顯示,稀土永磁體的替代材料成本是現有材料的 4.2 倍,性能還下降 28%,根本滿足不了軍工和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中方的 “精準調控” 既擊中了痛點,又留了談判余地,不是全面禁止,只是調整出口配額。
更關鍵的是,中方已經亮明了反制底線,會依據《反外國制裁法》,對協助美方調查的企業列入反制清單。
這不是空泛的表態,而是有明確法律依據的行動準則,傳遞出的信號很清晰,合作可以談,但要是耍手段,中方有能力奉陪。
中美經貿關系從來不是 “誰贏誰輸” 的零和游戲,而是需要雙方守住共識、兌現承諾。
1200 萬噸大豆能解一時之困,但要讓美國農業真正走出危機,讓中美經貿擺脫 “反復搖擺” 的怪圈,靠的不是出爾反爾的打壓,而是實打實的互信與合作。
畢竟在全球經濟緊密相連的今天,沒有誰能在持續的對抗中真正獲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