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家長圈里流行一句話:“誰家孩子上了國際學校,誰就贏在了起跑線。”
孩子穿著英倫風校服,打高爾夫、學馬術、練棒球。
家長發朋友圈,配文常是“讓孩子從小接觸世界”。
那時候,國際學校是“身份”的象征,是中產階層寄托希望的地方。
他們相信,只要舍得投入幾百萬的學費、海外的留學規劃、英文授課環境,孩子未來就能順利留學、回國拿高薪,成為“海歸精英”。
![]()
然而,2025年,這套邏輯正在崩塌。
國際學校的光環正在褪色,投入和產出不再成正比。
越來越多家庭發現,他們花掉的不是錢,而是一個中產夢。
01
十年前,中產父母最怕的,是孩子輸在起跑線,現在,他們最怕的是孩子卷在同一條路。
在那場名為精英教育的熱潮中,國際學校幾乎成了城市家長的共識。
對他們來說,公立體系意味著高強度競爭和標準化篩選,而國際學校代表自由、創意、見識與階層躍遷。
他們愿意掏出高昂的學費,只為讓孩子少刷一點題、多看一點世界。
在深圳厚德學院,國際部一年的學費高達25萬元。
上海德威學校每年近40萬,北京鼎石一年43萬還不算寄宿費。
![]()
一些頂級學校甚至要求學生選修高爾夫課、馬術課和橄欖球課,光這幾項每年就得花去二三十萬元。
在很多中產家庭的賬本里,這些錢是咬牙擠出來的。
有人賣掉房子換學區,有人砍掉家庭度假,只為供孩子一所“看起來體面”的學校。
他們相信,這是一場對未來的投資,孩子只要出國鍍金,再回來就能逆襲人生。
但殘酷的是,夢想買得起,回報卻不確定。
02
近兩年,越來越多家長開始醒了。
他們驚訝地發現,孩子花了數百萬、拿了洋文憑,卻在求職市場上四處碰壁。
2023年,中國留學生回國人數超過60萬,是十年前的兩倍。
回來的“海龜”,再也不是稀缺資源。
不少企業HR的反饋是:“除非是哈佛、麻省理工,其他留學生都差不多。”
一位北京海淀的母親算過賬。
兒子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國際教育,12年學費加留學共花了600多萬,可是如今孩子在外企實習,月薪剛夠租房。
![]()
另一對深圳家長,投入500萬送孩子出國,如今孩子回國月薪7000元,直言:“和普通大學生沒差”。
更讓人心酸的,是那些表面光鮮、內心掙扎的爛尾娃。
他們從小被培養成世界公民,卻發現自己既融不進國外,也找不到在國內的落點。
有的畢業后在國外找不到工作,被迫回國;有的回國后語言、文化錯位,處處不適應。
當初父母以為買的是通往世界的門票,結果只是通往焦慮的單程票。
03
如果說過去的國際學校是稀缺教育資源,現在更像是一場被資本推高的幻夢。
這幾年,不少國際學校接連傳出停辦、倒閉。
曾經在深圳名聲響亮的厚德書院,從2016年創立到2024年停辦,只用了八年。
這所學校號稱全碩博師資,家長們爭相報名,如今校門緊閉。
同樣的故事在北京、上海頻頻上演。
很多學校因為招生困難、資金鏈斷裂、資質不穩紛紛退場。
家長才發現,所謂的國際教育,有的只是換了外殼的培訓生意。
更諷刺的是,越是經濟緊縮,國際學校的費用漲得越快。中產家庭的收入沒漲,房貸、物價、學費卻連年上漲。

過去還能咬牙堅持,現在則是“進退兩難”,退學心疼,繼續上更心疼。
而孩子,也未必真能適應這種教育環境。
語言壓力、文化隔閡、同齡人競爭、學習節奏全變成焦慮的源頭。
有孩子因為長期不適應而厭學,甚至出現抑郁。
教育的初衷是讓孩子更自信、更自由。
但在這場精英教育的豪賭里,太多家庭賠掉了金錢,也賠掉了笑容。
04
如今,越來越多家長開始重新思考,國際學校到底值不值?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有人把孩子轉回公立體系,有人選擇中外混合課程,也有人放下焦慮,專注孩子的興趣與心理成長。
他們終于意識到,教育的本質不是貴,而是適合。
真正的國際化,不是穿校服講英語,而是讓孩子有獨立思考、解決問題、面對不確定世界的能力。
![]()
家長們慢慢學會了一件更重要的事,別用錢替孩子走路,別把孩子當投資項目,別讓教育變成家庭的內耗。
教育從來不是競賽,它是一段旅程,有的路寬,有的路窄,有的孩子適合沖刺,有的孩子需要慢走。
家長能做的,不是逼他贏,而是讓他有選擇的權力。
在通貨膨脹、就業焦慮、社會分化的今天,也許真正的成功教育,不是把孩子推向貴族學校,而是讓他學會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05
國際學校的退潮,像一面鏡子,照出了這代中產父母的幻覺。
他們以為能用金錢換來階層躍遷,卻發現那只是另一場內卷。
教育不該是炫耀的籌碼,而該是孩子成長的土壤。
孩子需要的,不是光環和包裝,而是被理解、被支持、被允許犯錯的空間。
![]()
一個真正聰明的父母,不會讓孩子成為精英機器。
而會讓他成為一個有方向、有勇氣、能在現實中立住腳的人。
當中產家庭不再為國際教育的標簽焦慮,當他們學會用理性和耐心對待成長,或許,我們才真的找回了教育最該有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