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中國國防部在例行記者會上就臺灣問題發表嚴正聲明,釋放出強烈政治與軍事信號,這是在連續五天保持官方沉默后的一次重磅回應,標志著大陸對當前臺海局勢的關切已上升至戰略層級。
當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宣讀關于臺海局勢的聲明,大屏幕同步播放著東部戰區實兵演練的實時畫面,美國扣押臺F16V戰機,這些行動與發言人“堅決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的表述形成強烈呼應。
![]()
精準打擊威懾升級
2025年10月30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大校明確指出:“解放軍將堅決粉碎任何‘臺獨’分裂圖謀和外來干涉,‘螳臂擋車,必將被歷史潮流埋葬’。”
這一表態擲地有聲,既是對賴清德當局近期一系列“倚美謀獨”行為的直接警告,也向外部勢力劃出了清晰紅線。
![]()
此次發言特別點名批判賴清德在紀念“古寧頭戰役”時的言論,質疑其“是否真的看不懂歷史的走向”。
國防部強調,所謂“以武拒統”不過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在解放軍壓倒性的軍事優勢面前,任何分裂行徑都將徹底失敗,這一措辭罕見嚴厲,反映出大陸方面對“臺獨”勢力與日俱增的零容忍態度。
而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4月1日,東部戰區啟動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的聯合演訓時,已通過公開宣傳材料精準呈現臺北市漢口街的高清影像,此地正是賴清德辦公場所所在地。
![]()
這一舉動被廣泛解讀為對“臺獨”核心人物的高精度情報鎖定與實戰化威懾,意味著大陸不僅具備打擊能力,更已掌握關鍵目標的實時動態信息。
演習中展示的技術能力令人矚目,米級分辨率的衛星與無人機偵察系統、多譜段情報融合分析、在99%強干擾環境下仍保持穩定的通信鏈路,以及模擬高超音速導彈從發現到打擊的全流程閉環操作。
![]()
這些戰果充分體現了解放軍在無人作戰、電子對抗、精確制導和聯合火力打擊等“新域新質”作戰領域的顯著躍升,此類演練已超越傳統威懾范疇,進入實戰預演階段。
美國對臺軍售“踩剎車”
與此同時,島內應對能力暴露出嚴重短板,據披露,演訓啟動后,臺防務部門雖緊急召回休假官兵,卻因臺北早高峰交通擁堵導致集結延誤,暴露出城市化條件下動員體系的脆弱性,臺軍所謂“快速反應”機制在真實壓力測試下顯得捉襟見肘。
![]()
在國際層面,美國對臺軍售近期出現明顯遲滯,盡管美國國會通過新國防授權法案,撥款10億美元支持所謂“臺灣安全合作倡議”,并推動與臺“共研武器”項目,但實質性進展極為有限。
原承諾出售的高端無人機系統及反制裝備,總價值高達千億元新臺幣,至今仍未交付。
分析認為,美方態度轉變背后是擔心過度武裝臺灣可能刺激大陸采取更果斷行動,提前引爆危機,以及美國自身面臨嚴峻財政壓力,軍費緊張,對外軍援執行效率低下。
![]()
同時也是源于全球戰略資源分散,中東胡塞武裝持續襲擾紅海航道,已耗費大量軍事與外交精力。
而美軍內部也評估認為,其干預臺海沖突的成功概率已從2020年的70%下降至目前的40%,反映出對中國軍事現代化速度的深切憂慮。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安東尼·科頓、印太司令阿基里諾等人頻繁提及“2027年是臺海關鍵節點”,聲稱解放軍將在該年前具備“全面攻臺能力”。
![]()
此類言論雖有爭取國會撥款、強化盟友信心之目的,但也側面印證了美軍對臺海局勢掌控力的削弱。
島內政治分化
島內政治生態亦出現分化,國民黨等藍營勢力在大陸軍事壓力下呼吁“和平對話”,前主席朱立倫提出所謂“2D戰略”,即加強防御(Defense)與推動對話(Dialogue)。
![]()
然而其所謂“對話”回避“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僅聚焦經貿交流與海基會復談,被批評為缺乏誠意的“拖延戰術”。盡管其民調支持率短暫回升,但未能轉化為實質性政策調整。
高雄市長韓國瑜雖公開呼吁“放下武力”,但大陸始終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不會在主權問題上妥協退讓。
現實數據更揭示出臺灣社會的深層矛盾,臺股在歷次解放軍演訓期間屢現大幅下跌,2025年4月“海峽雷霆”行動期間一度重挫3.2%,部分半導體企業訂單延期交付,產業鏈穩定性受到沖擊。
![]()
這些都暴露出臺灣經濟高度依賴大陸市場的結構性現實,“抗中保臺”的政治口號與經濟社會運行之間存在巨大鴻溝。
賴清德當局仍試圖通過強化軍購維持“以武拒統”幻象,推動所謂“臺灣安全保障法”,計劃采購5000枚“標槍”反坦克導彈,并尋求與美日深化軍事合作。
然而臺灣財政狀況捉襟見肘,大規模軍購難以持續,其“豪賭式”安全策略愈發顯得不切實際。
![]()
相比之下,大陸在軍事建設、戰略規劃與綜合國力方面已建立起全面優勢,從“聯合利劍”到“海峽雷霆”,解放軍的演訓已由象征性威懾轉向全流程、全要素、全場景的實戰檢驗。
按照當前發展節奏,至2027年前形成對臺海局勢的壓倒性掌控能力,已成為普遍預期。
![]()
必須強調的是,中國政府始終秉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方針,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并非針對臺灣同胞,而是針對外部干涉勢力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行徑。
和平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但若“臺獨”勢力執意挑釁、突破紅線,統一進程將不可避免地以非和平方式推進。
![]()
結語
歷史大勢,浩浩蕩蕩,統一是大勢所趨,分裂是死路一條,賴清德之流的“窩點”可以被精準定位,其政治命運也將最終由歷史與人民裁決。
美國試圖“以臺制華”,但實力與意志均已難以為繼,臺海的未來,不在華盛頓的算計中,也不在臺北的幻想里,而牢牢掌握在14億中國人民手中。
![]()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