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都說好,但我覺得它不真,我就不看了。” 最近鳳凰網的采訪里,老戲骨郭凱敏這話一出口,直接給還在討論《繁花》美學的網友潑了盆冷水。
![]()
這位土生土長的上海演員,愣是沒給王家衛的金字招牌留面子,直言劇版《繁花》太 “表面”,滿屏的霓虹光暈反倒像香港版的移植,讓真正生活在上海的人看得渾身不自在。
這話可不是空穴來風。打開《繁花》,黃河路的餐館亮如白晝,和平飯店的旋轉門閃著金光,連阿寶遞張郵票都像在拍時尚大片。
![]()
但上海觀眾的記憶里,90年代的日子哪有這么 “發光”?有人翻出老劇《孽債》《股瘋》對比,那邊的弄堂里堆著煤球爐,菜場里滿是討價還價的喧囂,這才是多數人經歷的日常。
郭凱敏的吐槽算是說到了心坎上:創作者總愛往時代臉上貼金,卻忘了最打動人的是藏在細節里的煙火氣。
![]()
更有意思的是,這場“真實之爭” 早就在網上吵翻了天。喜歡的人把王家衛夸上天,說他拍出了上海的 “腔調”,連苔圣園的菜盤都還原了當年的樣式;反對的人直接開懟,說金宇澄小說里1300個 “不響” 的留白,全被拍成了鑼鼓喧天的爽劇,活脫脫成了《了不起的阿寶》。
其實兩邊都沒說錯 —— 王家衛本就帶著香港人的懷鄉濾鏡,把記憶里的上海和想象攪在了一起,拍出的自然是 “王家衛式上海”,而非郭凱敏們經歷的那個真實版本。
![]()
郭凱敏那句“虛假內容會被觀眾拋棄”,最近好像真被應驗了。就在大家還在爭論真實度的時候,《繁花》突然又爆了個大瓜:青年編劇 “古二” 在小紅書扔出7段錄音,總時長超一小時,直接把王家衛和劇組架到了火上烤。
錄音里的料可真不少。這位編劇先說自己寫了大量重頭戲,還兼著王家衛的生活助理,月薪才幾千塊,最后連個編劇署名都沒撈著。但劇組早有回應,說他只是前期資料收集的,早就離組了,片尾給的“前期責任編輯” 已經夠意思,還譴責他偷錄對話不地道。
![]()
更讓吃瓜群眾興奮的是錄音里的娛樂圈秘辛。王家衛安排唐嫣戲份時,居然說“唐嫣很裝”,讓工作人員先暖場再叫她來;還提到陳道明想接戲又怕 “危險”,因為記不住長臺詞還愛改劇本;
連老戲骨游本昌都被說 “不是省油的燈”。要知道唐嫣之前拿視后時,還特意感謝王家衛 “發掘自己”,這前后反差簡直比劇情還刺激。
![]()
不過熱鬧歸熱鬧,這些錄音的真假還沒個準信。現在平臺已經把錄音全屏蔽了,發聲的公眾號也被封了,王家衛和唐嫣那邊更是一聲不吭。最諷刺的是,本來是編劇維權的正經事,最后倒變成了全民扒明星八卦的狂歡,核心的創作權益問題反倒沒人關心了。
從郭凱敏吐槽“不真實”,到錄音風波暴露的行業亂象,《繁花》這出 “戲外戲” 比正片還跌宕。王家衛花十年拍的劇,終究沒能逃過 “真實” 的拷問;而偷錄曝光的維權鬧劇,更讓大家看清:比起鏡頭里的虛假,行業里的貓膩才更該被好好整治。
![]()
畢竟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是劇情還是人心,摻了假遲早會露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