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如今在巴黎郊外最頭疼的問題不是交通,不是高房租,而是:野豬。
對,你沒看錯,是那種拱地皮、撞籬笆、叫聲像機關槍的野豬。
最近,巴黎市郊的居民集體喊話:“我們的生活已經不是生活了,這是凡爾登戰場!”
的確,在巴黎近郊,野豬正迅速“占領”城市和郊區。它們破壞花園、摧毀高爾夫球場、翻爛公共綠地,搞得一片狼藉。
![]()
舉幾個例子。
在大巴黎伊夫林省(Yvelines)克萊羅國家森林邊上,當地人原本引以為傲的花園,如今已是一片廢墟。2000平方米的草坪被徹底翻爛,玫瑰花和草莓苗只剩回憶。居民布蘭丁(Blandine)無奈地說,這已經是她家第3次被野豬“洗劫”了:
“我們住在這兒十年了。最近五六年,差不多每18個月就要重整一次花園。這次我們‘奪冠’了,整個院子像經歷過凡爾登戰役一樣。”
布蘭丁的遭遇并非孤例。
野豬正在整個法蘭西島大區(?le-de-France)滲透:從芒特拉若利(Mantes-la-Jolie)的住宅塔樓腳下、圣馬克西曼(Saint-Maximin)的小區、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的居民樓旁,再到高爾夫球場、公園、體育場……它們幾乎無處不在。
![]()
法蘭西島獵人聯合會(Ficif)負責人托馬斯·佩蒂吉約(Thomas Petitguyot)表示:
“我們注意到野豬不僅破壞農作物,還越來越多地侵入城市和近郊地區的私人花園和公共綠地。”
在森林密布的伊夫林省,野豬帶來的災情不斷累積。例如布克高爾夫球場上周就被襲擊。
當地工作人員直言,這樣的事幾乎每周都有,野豬破壞訓練區、練習場,園丁能做的只有立刻修復。
普萊西爾(Plaisir)地區的居民區也遭殃,有居民在臉書上留言:“我親眼看到D30公路邊兩晚都出現兩只大野豬帶著三只小野豬,離路面不到一米遠。”
![]()
至于野豬為什么變多了,獵人聯合會的阿爾諾·斯泰爾(Arnaud Steil)分析得頭頭是道:
首先,氣候變暖,冬天不再寒冷,小豬幼崽的成活率大幅提高;其次,近幾年橡果大豐收,母豬營養好,產仔數增多,娃也越來越壯;再加上城市化讓野豬原有的棲息地變小,逼得它們不得不向城市靠近。
此外,他還指出,“人類其實也在無意中‘喂養’它們。有些人把果皮、菜葉堆在花園里當堆肥;還有人像喂鴿子一樣喂野豬。”
于是,野豬們發現:人類花園是個新大陸!那邊有堆肥,有蟲子,有樹葉,還有柿子、葡萄……白吃白喝還能刨地玩,誰還回森林?
![]()
面對這股無法忽視的“野豬洪流”,獵人們開始被下任務,要求加強獵殺力度。2022年獵人們打了9400頭,2023年打了11400頭,今年目標是12000頭。
但其實,這不僅僅是安全問題,錢也是大問題。
僅2023年,獵人聯合會就向農民賠償了125萬歐元,其中伊夫林省賠了33.2萬歐元,因該省有392公頃耕地遭破壞。而2024年,這一數字上漲到49.8萬歐元,對應590公頃耕地。
不僅如此,面對“城市野豬化”,政府也急了。伊夫林省宣布,全年都可以打野豬!不僅森林里開打,城市邊也設陷阱、夜間狙擊、行政圍獵……
僅2023年,全省就組織了109次干預行動,其中13次圍獵,96次夜間射擊,共擊斃403頭野豬。而2024年上半年,就已經干預了118次。
比如布蘭丁家,捕獸籠很快會在她家設置,因為她上次就眼睜睜看著 14 頭豬被“請”走。
![]()
但現在的問題在于,城市里打獵太難了。一是不安全,二是法規限制,三是居民投訴。更何況,豬已經學精了,知道哪里沒人敢動它們。
它們白天在工業區閑逛,晚上在居民區開趴,偶爾順路去球場刨個洞,回頭還去鄰居家的堆肥桶吃個夜宵。你說它過得像不像退休老干部?
So,下次你看見巴黎人情緒激動,不一定是政治問題,也許他家玫瑰剛被野豬連根拔起。
最后想問一個問題,野豬肉好吃嗎?
Ref:
https://www.leparisien.fr/yvelines-78/pres-de-paris-les-sangliers-gagnent-du-terrain-en-ville-cest-verdun-chez-nous-29-10-2025-ORQUN4YCQVEMJA4CGSBVBSQ2DQ.php
文|閃電
![]()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