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狹頌》摩崖石刻位于甘肅隴南市成縣境內的天井山麓,是西狹古棧道的重要歷史遺跡和漢代摩崖石刻中保存最完好的隸書名品,在文化、歷史、金石、書法史上都具有重要影響。
![]()
開幕式現場
10月29日,一場旨在對《西狹頌》進行多維度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探索的展覽“探賾西狹——全國書法名家專題學術邀請展”在隴南市成縣美術館啟幕。此次展覽由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中共隴南市委宣傳部、隴南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隴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成縣縣委、成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成縣縣委宣傳部、隴南美術館(隴南書畫院)、成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成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隴南市書法家協會和成縣美術館協辦。
![]()
開幕式現場嘉賓
開幕式上,中共成縣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冉彥清,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隴南美術館館長王小靜,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胡抗美,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原所長、京華印社社長魏廣君,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副所長謝小銓,中共隴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唐進軍先后致辭;隴南市政協主席梁英宣布展覽開幕。開幕式由中共成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江林主持。
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曾翔,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原副所長蔡大禮、魏杰,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院學術部主任蕭文飛,中國美術館藏品征集保管與修復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薛帥杰,鄭州美術館館長、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羅鳴,江蘇海洋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郭嘉穎,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隸書委員會副主任孫健,陜西省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主任羅小平,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王厚祥、唐朝軼、趙際芳、梅躍輝等書法家、學者;甘肅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賈得梅,甘肅簡牘博物館原館長、西北師范大學簡牘學首席專家張德芳,甘肅省人民政府參事、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研究員高天佑,天水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原主席楊清汀,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黎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蔡副全,西北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左廷鑫,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博士李銳進,隴南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賈攝新、呂程、楊劍鋒,成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段志俊,成縣文化館原館長張尊銘,書法家廖宏斌、文達等甘肅省文化界代表;隴南市政協主席梁英,隴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靜,隴南市政協原副主席張俊蘭,隴南市政協秘書長張文芹,隴南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魏朝暉,隴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馬瑞琴,中共成縣縣委書記王輝,成縣政協主席納康清,成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牛雪潔,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羅娟等嘉賓出席開幕式。
![]()
冉彥清致歡迎辭
冉彥清向遠道而來的嘉賓表示歡迎和感謝,他介紹道,成縣作為千年古縣,鐘靈毓秀、文脈綿長,境內的《西狹頌》摩崖石刻是中華書法藝術的瑰寶,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此次展覽的舉辦,既是對《西狹頌》文化的深度挖掘,也是成縣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契機,成縣將以此次展覽為紐帶,進一步擦亮文化名片,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
王小靜介紹展覽情況
王小靜詳細介紹了“探賾西狹——全國書法名家專題學術邀請展暨座談會”的籌備過程、核心內容與亮點特色。她表示,本次展覽籌備歷時數月,得到了全國書法名家的積極響應與大力支持,兼具學術性與藝術性。通過集體臨摹與創作研究,展現不同書家對《西狹頌》的不同理解,激活《西狹頌》的生命力,展現其在新的時代語境下個性創作的無限可能。
![]()
胡抗美致辭
胡抗美在致辭中站在學術高度,從線條和空間闡釋了《西狹頌》在漢隸中的獨特地位與藝術價值,強調當代書家應深入經典、積極探索,推動書法藝術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
魏廣君致辭
魏廣君結合自身創作體驗,分享了對《西狹頌》筆法、結體與精神內核的理解,肯定了本次展覽作為搭建全國書法名家交流平臺的重要意義。
![]()
謝小銓致辭
謝小銓表示,中國國家畫院始終致力于推動傳統藝術的傳承創新,此次與地方聯合舉辦專題展覽,是各方文化資源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嘗試。
![]()
唐進軍致辭
唐進軍表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時代的重要使命,《西狹頌》作為隴南和成縣的文化瑰寶,是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資源。本次展覽的舉辦,為隴南文化事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以此次展覽為契機,進一步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資源,加強文化交流合作,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
梁英宣布展覽開幕
![]()
楊江林主持開幕式
此次展覽緊扣“探賾西狹”主題,匯聚了全國55位書法名家的專題臨創精品,采用“臨摹+創作”雙軌展示模式,全方位呈現當代書家對《西狹頌》的多元解讀與藝術探索。除了展覽,本次活動還同步了學術座談會。座談會上,出席活動的專家學者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既有對歷史文獻的細致梳理,也有對藝術理念的碰撞交鋒,更有對傳統書法如何融入當代生活的思考探索,為《西狹頌》的傳承創新提供了學理支撐。
![]()
座談會現場
本次展覽開啟了挖掘隸書資源、弘揚地方文化、探索隸書專題研究與創作的新模式,搭建了隸書創作研究的學術交流平臺,展示了全國隸書創作研究的現狀與成果,展現了當代書家奮發有為的新風貌和對傳統書法藝術的守正與創新,發揮了專業書法院所應有的學術作用。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1月18日。
![]()
![]()
![]()
![]()
![]()
![]()
展覽現場
編輯 | 張婷婷
視頻 | 張婷婷
制作 | 殷 鑠、劉根源
校對 | 安亞靜
初審 | 殷 鑠
復審 | 馮知軍
終審 | 陳 明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6年出版43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58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