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一場看似平靜的航空合作協議,實則折射出大國博弈的新一輪暗流。俄羅斯將與印度聯合生產SJ-100客機的消息甫一曝光,就引發了國際輿論場的劇烈波動。
外界不禁發問,曾經高調并肩的中俄航空合作,為何走到分道揚鑣的地步?俄羅斯轉身擁抱印度,又是否真能化解其深陷的困局?
在“誰坑誰”的背后,真正的問題或許不在于合作本身,而在于合作背后的戰略邏輯正在發生劇烈重構。
![]()
先看俄羅斯為何急于“轉身”。中俄聯合開發長途寬體客機CR929項目,原本被視為打破西方航空壟斷、重塑全球航空力量格局的破題之作。
但從2023年俄方正式退出項目開始,這場合作已經難以掩飾其裂痕。表面上是技術路線分歧,實際上卻是戰略信任的潰散。
俄羅斯堅持使用其自研的PD-35發動機,硬件參數上早已落后于中方的長江-2000,而研發進度更是被西方制裁拖得千瘡百孔。
![]()
更關鍵的是,中方已經不再需要俄羅斯的技術兜底,長江-2000完成300小時極限測試,不僅性能領先,還擺脫了制裁鏈條,這意味著中國擁有了完全自主的航空核心能力。
而俄羅斯的算盤也并不復雜。當技術成為拖累,市場自然就成了最后的籌碼。但問題在于,俄羅斯并沒有足夠的終端市場來消化自己那套落后卻昂貴的航空工業遺產。
西方市場封鎖,中國市場轉向自主,唯有印度,還可能充當這個“接盤俠”的角色。于是,俄印聯合制造SJ-100項目應運而生。
![]()
UAC與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準備在印度本土組裝這款100座級的窄體客機,瞄準印度未來十年200架的市場缺口。
看起來是“互利”,實則是“互算”。俄羅斯想借印度的制造能力與市場,拖住自己搖搖欲墜的航空產業;而印度則想借俄羅斯的技術積累,為其“印度制造”戰略添磚加瓦。
但兩者之間的根本問題從未解決,俄羅斯的技術交付能力在制裁高壓下日益萎縮,PD-35進展停滯,甚至不得不推出26噸推力的PD-26作為“降配替代”,還提出“三發客機”的奇葩方案。
![]()
而印度的工業執行力同樣令人擔憂,HAL長期以來在戰斗機項目上交付延誤、質量問題層出不窮。這場合作更像是兩個各有缺陷的伙伴抱團取暖,卻未必能熬過寒冬。
更諷刺的是,俄羅斯的轉向,正是對中方技術獨立的某種“側面承認”。CR929項目更名為C929后,中國不僅保留了項目主導權,還將國產化率推進至90%以上。
以上海為總裝中心,覆蓋1200家本土供應商,碳纖維一體化翼梁技術甚至高于波音787,在成本上也實現對俄羅斯的全面壓制——單機價格控制在9800萬美元,而俄方版本高達1.2億美元。
![]()
更重要的是,C929正加速推動EASA與CAAC雙認證,目標直指亞太-中東航線市場,打開的是全球性的戰略通道,而不僅是國內替代。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中方對俄方提出的PD-35技術轉讓請求“并未響應”。不是冷漠,而是清醒。在全球供應鏈高度政治化、技術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將戰略核心技術拱手讓出,無異于自毀根基。
而俄羅斯的技術價值,在脫離中國的平臺后,正迅速貶值。曾經寄希望于以技術換市場,如今卻發現,市場也在按技術說話。
![]()
相比之下,印度的算盤也并不復雜。面對美國揮舞的關稅大棒——50%的商品加稅,26%的鋼鋁征稅,再加上對俄油貿易的制裁威脅,莫迪政府不得不尋找新的平衡點。
既想要美國的F-35生產線,也不愿放棄俄羅斯的技術轉移。這不是“智慧外交”,而是“高壓下的多頭下注”。但問題在于,下注可以分散風險,卻也可能稀釋收益。
尤其是在航空工業這樣一個對技術積累、供應鏈穩定性要求極高的產業領域,一旦合作雙方在核心能力上無法對接,最終只會落入“互相埋怨、互相拖累”的舊路徑。
![]()
真正的分水嶺,其實出現在2025年初的那一刻。長江-2000發動機的突破,不只是一個技術節點,而是一個戰略信號。它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完成了從“技術追隨者”到“技術制定者”的轉變。
過去依賴蘇聯遺產的路徑結束了,未來必須靠自己修路。而C929項目的推進,正是這一戰略的具體化。
如果說中俄在CR929合作中曾有過“同床異夢”,那么俄印SJ-100項目則更像是“各懷鬼胎”。俄羅斯想借印度延緩自己的產業崩盤,印度則試圖在大國夾縫中做個勤快的“承包商”。
![]()
但無論是從技術成熟度、供應鏈穩定性,還是市場拓展能力上,這場合作都缺乏實質性支撐。這一次,到底誰在坑誰?恐怕誰都不占便宜。
俄羅斯的“戰略收縮”與“技術甩賣”,是無奈之舉;印度的“對沖下注”與“制造野心”,是壓力下的應激反應;而中國的“技術自主”與“國際規則塑造”,則是一個全新路徑的開端。
合作可以繼續,項目可以更換,但大國之間的信任與利益,不能靠“短期交易”來維系。俄羅斯若真想在全球航空產業中扳回一城,就必須面對技術落后的現實。
![]()
印度若想成為制造強國,也該先解決好自身的能力與制度困境。至于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需要“聯合開發”才能邁步的追趕者。
信息來源:美媒:普京訪印前,俄印簽署飛機制造協議 參考消息2025-10-29 14:46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