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中國法學會組織撰寫的《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中英文)》(2024)正式發布,這是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連續17年向國內外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中國法治建設取得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其中,政法改革持續向深度和廣度進軍,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報告全文共16部分,約6萬字,包括:前言;卷首;關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立法、監督工作;關于依法行政;關于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工作;關于審判、檢察、公安和司法行政工作;關于人權法治保障;關于知識產權保護;關于生態文明法治建設;關于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關于法治文化;關于涉外法治工作;結束語;“數”說中國法治建設2024;2024“首創”紀事;附錄。
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強化執法監督,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國新收行政復議案件74.96萬件,同比增長94.7%;辦結64.1萬件,同比增長82.1%。經過行政復議后,90.3%的案件未再進入行政訴訟程序,實現案結事了。依法辦理涉企行政復議案件7.9萬件,糾正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和不當行政行為6500余件。
報告指出,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政法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舉措。政法改革持續向深度和廣度進軍,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其中,聚焦司法責任制完善配套制度,最高人民檢察院取消一切對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基層檢察機關的不必要、不恰當、不合理考核,不再執行檢察業務評價指標體系,不再設置各類通報值等評價指標,不再對各地業務數據進行排名通報,更加注重業務管理、案件管理、質量管理,引導司法人員嚴格依法公正辦案;出臺《關于人民檢察院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修訂《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追究條例》,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聚焦執法司法權規范運行機制,最高檢制定依法規范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和行刑雙向銜接工作的專門意見;聯合公安部出臺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工作規范,檢察機關對偵查機關監督立案2.8萬件;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技術工作的意見》,服務高質效檢察履職辦案,上架運用680余個法律監督數據模型,涵蓋全部檢察業務條線,數字賦能作用日益凸顯。聚焦訴訟制度健全規則程序,最高檢研究嚴格不批捕、不起訴標準;聯合司法部深化審查起訴階段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以程序公正促進實體公正;會同有關方面積極推動檢察公益訴訟立法,推動在礦產資源法、文物保護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中進一步明確檢察公益訴訟條款。聚焦社會穩定推進法治化,最高檢深化“有信必復”工作,全國檢察機關7日內程序回復率和3個月內辦理進展結果答復率分別為99.8%、99.4%。聚焦高質量發展強化制度供給,最高檢部署地方監督糾正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突出問題,健全派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工作機制,加強金融監管執法司法銜接協作。
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共辦理各類案件409.96萬件,同比下降3.6%。其中最高檢辦理8980件,同比上升9.4%。
報告指出,2025年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也是習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五周年。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更高水平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作者:徐日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