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趟亞洲行,真可以說是一波三折,還沒起身來東亞,韓國就先潑了一盆冷水,李在明指出:不能將中國拒之門外,美韓同盟讓對華關系變得微妙。
![]()
而當特朗普剛到亞洲,還沒來得及擺出“老大”架子,美國海軍的兩架飛機就在南海墜毀。
接連兩次丟臉,讓特朗普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急需一場漂亮的亮相挽回局面,于是把日本這一站當成“翻盤”的關鍵,這是怎么回事?
特朗普想靠日本“翻盤”
這次在日本接待他的人,是剛剛上任不久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特朗普對她的態度異常熱情,一改過去那種居高臨下的風格。
![]()
在社交媒體上,他連發幾條動態,大夸高市“聰明、有遠見”,還稱她是“亞洲最有潛力的領導人之一”。
正式會面時,他更是放話稱,美日同盟關系已達到“史上最強”,并保證“無論何時,美國都會支持日本”。
這番話,日本政府聽得心花怒放,日本媒體甚至評論說,高市早苗得到的待遇,比當年的安倍晉三還高。
![]()
為了迎接特朗普,日本政府調動了約1.8萬名警力維安,整個東京戒備森嚴,規格堪比國賓級訪問。
不少日本民眾對此抱怨浪費,但高市顯然樂于接受這份排場,她還特地送上了一支安倍生前曾使用的高爾夫球桿,作為象征“延續友誼”的禮物。
還送了特朗普一頂帽子,為了給讓特朗普看到自己的態度,她還在記者會上暗示,會提名特朗普競選諾貝爾和平獎。
![]()
要知道,該獎項是特朗普最希望得到的獎,這段時間,特朗普可是為這個獎做了太多“事”了。
比如多次公開宣稱自己“解決了七場戰爭”“阻止了八場戰爭”,并將此作為競選口號,還參加泰柬簽署和平議會。
表面上,這是一場你情我愿的政治秀,特朗普借日本的舞臺展示影響力,高市則借美國的背書鞏固權力,看上去皆大歡喜。
![]()
除此之外,特朗普不僅口頭上承諾美日安全合作,還和日本簽署了稀土和關稅合作協議,并提到日本會增加美軍采購。
對剛上任、需要穩住政治局面的高市早苗來說,這些承諾無疑是“救命稻草”,而在地緣上,雙方或將強化戰略協同。
尤其是在中美戰略博弈持續升級的背景下,高市早苗大有迎合特朗普“印太戰略”之意。
![]()
這一戰略意圖,從五角大樓的動作就能看出來,特朗普訪問日本的同時,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宣布即將訪問日本、韓國、越南和馬來西亞,意在強化亞洲軍事合作網絡。
表面上,這套動作是為了給盟友“安全感”,實際上是通過“糖衣”掩蓋自己的戰略利益。
但就在特朗普和高市早苗笑容滿面、媒體閃光燈不斷的時候,一通電話從北京打到了東京...
![]()
高市的“雙面策略”與日本的現實困境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10月28日打電話給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這個時間安排得非常精準。
![]()
王毅外長先是祝賀茂木連任,然后強調中國對日政策“穩定、連續”,并提醒日本政府走好對華關系的第一步,用了“扣好第一粒紐扣”的表述。
這句話釋放的信號很明確:中國在密切關注日本動向,不允許新政府一上臺就走錯方向,其核心原因在于點中了日本的關鍵依賴——中國不可替代。
首先在經濟方面,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日本的汽車、電子、機械等核心產業,對中國市場高度依賴。
![]()
通話中,茂木敏充立即回應日本“無意與中國脫鉤”,實際上是在提醒高市早苗不要過度推進親美路線,以免影響中日經濟關系。
其次是安全層面,即便日本強調與美國的同盟關系,它也清楚,一旦在臺灣等核心問題上挑戰中國底線,中國的軍事反制絕非空談。
日本沒有足夠能力冒這個風險,再加上國內政治制約,高市屬于自民黨內強硬派,但黨內務實派仍占一定力量,他們擔心過激外交會破壞日本與周邊國家的穩定。
![]()
茂木能繼續擔任外相,本身就顯示出務實派在黨內仍有影響力,這也解釋了日本外交的“前臺高市、后臺茂木”現象。
高市在公開場合強調親美、推動印太合作,而茂木在幕后與中國溝通,保持關系穩定,這并非矛盾,而是權衡利弊的策略。
日本既想依靠美國保障安全,又必須維持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因此只能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
![]()
參考資料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