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中美峰會開始之前,特朗普為何會率先示弱?而中方又給出了怎樣的回應呢?
10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方最高層在韓國參加APEC期間舉行了雙邊會晤,在會晤開始之前,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以“G2即將召開”來形容這場舉世矚目的會面。
![]()
中美分別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的經濟體,雙邊關系的起落將直接影響到國際形勢的格局,而目前雙方進行的貿易戰的走勢也將直接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影響。特朗普用“G2”來形容這次中美最高層之間的會面,不但表明了這次會面的重要性,同時也透露了自己對這場會晤的重視。
不過對于特朗普來說,這次會晤并不輕松,除了要考慮如何同中方談判之外,他還要面臨來自國內的巨大壓力。由于美國在毫無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加征了20%的“芬太尼關稅”,中方也在第一時間對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采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這讓美國的大豆在中國市場失去了競爭力,原來中國企業是美國大豆最大的客戶,但是今年中企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幾乎為零。
![]()
因為南北達科他州和印第安納州這些主要的大豆產地都是傳統意義上的“紅州”,也就是共和黨的鐵票倉,所以有媒體認為這次大豆滯銷事件將會給特朗普的基本盤帶來巨大的沖擊,甚至有媒體直接挑明,如果局勢繼續惡化,那農民們對特朗普的“忠誠”即將接受嚴峻的考驗。
雖然特朗普不斷放風正在考慮對大豆種植戶等農業從業者發放補貼,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目前已經有不少豆農已經開始出售生產設備來維持生計。據媒體報道稱,位于艾奧瓦州的一個拖拉機公司目前等待拍賣的農機數量比往年增加了30%,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這里贏下了過去三屆的總統選舉,但現在這里的農民卻對特朗普怨聲載道。
![]()
這次特朗普必須帶著大豆的訂單回到華盛頓,因此“G2”會晤開始之前,他不得不率先作出讓步。10月28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很可能會降低目前的芬太尼關稅,來換取中方加大對芬太尼相關物項的管制力度。而《華爾街日報》進一步指出,如果一切順利,那么“芬太尼關稅”的稅率將從現行的20%降低到10%。
美國當時之所以對華征收所謂的“芬太尼關稅”,其理由就是中國在芬太尼管控方面做得“不到位”。按照這一邏輯的話,應該征收的稅率越高,中方才可能對這方面越重視。如今他們卻反其道而行,希望用降低稅率的方式來讓中方加強管控,這無疑就是說他們之前的做法是錯誤的。所以有媒體認為,特朗普這次讓步,其主要目的是希望中方能夠在大豆進口管制方面有所放松。至于芬太尼管控,恐怕只是他給自己找的一個臺階而已。
![]()
既然特朗普率先讓步,那中方的表現也不能含糊。就在他作出上述表示的第二天,就有消息傳出有中國企業向美國訂購了3船大豆,總量大約為18萬噸,這批大豆預計將于明年1月份交貨。根據業內人士稱,中方在這一時間段內的大豆需求總量大約為500萬噸,而巴西等南美國家的產量完全可以填補這一缺口,這18萬噸美國大豆并不是非買不可。
所以這次中國的行動,更像是給美國的一個信號,就是要告訴他們貿易戰的主動權在中國一邊,只要美國能夠展現出足夠的誠意,那么中方并不是不近人情。就在收到中國的訂單之后,美國農業農村部部長羅林斯立刻在社交媒體上開始“報喜”,并將其歸功于特朗普強大的“外交能力”,稱特朗普的努力為美國的農民邁出了積極的一步。看來比起美國的農民,特朗普更需要這份來自中國的訂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