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死亡高峰期要來了?”
2. 從1962年開始,我國人口長期維持著出生人數高于死亡人數的增長態勢,整體呈現穩定上升趨勢。
3. 這一趨勢一直持續到2022年才首次被打破,當年全國人口總量出現負增長。
4. 更令人關注的是,2023年與2024年連續兩年延續了這一負增長局面。特別是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僅為954萬,而死亡人口卻攀升至1093萬,兩者差距接近140萬。
5. 面對這樣的數據變化,多位權威專家發出預警:中國即將迎來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死亡高峰階段。
6. 那么,這場被稱為“死亡高峰期”的現象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深層原因?
![]()
7. 嬰兒潮效應
8. 其實早在2023年,當全國死亡人口突破1110萬大關時,社會上就掀起了廣泛討論——在現代醫學高度發展的今天,為何會出現連續多年死亡人數反超出生人數的局面?
9. 尤其是2023年,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少了整整208萬人,這種斷層式差距引發了公眾對人口結構失衡的深切憂慮。
![]()
10. 經過深入分析,人們逐漸將目光聚焦到兩個關鍵的歷史時期:第一個是1949年至1957年之間。
11.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國家急需勞動力推動建設,因此大力倡導生育政策,鼓勵家庭多生子女。
12. 在這樣的背景下,幾乎每個家庭都會養育四到六個孩子,形成了新中國第一波明顯的“嬰兒潮”。
![]()
13. 當年出生的這批人,如今已普遍步入70歲以上的高齡階段。盡管現代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但自然規律無法逆轉,生老病死仍是不可抗拒的生命過程。
14. 據統計,這九年期間全國累計出生人口超過1億人,即便考慮早年較高的嬰幼兒夭折率,目前仍存活的人口規模也高達數千萬級別。
15. 再加上前后幾年出生的人群,每年因自然衰老導致的死亡人數達到千萬量級,也就顯得合乎邏輯了。
![]()
16. 第二個重要時間段則是1962年至1973年。在這段時期,國家剛走出三年困難期,經濟逐步復蘇,人民生活趨于穩定,生育意愿迅速回升。
17. 在這短短12年內,全國共迎來約2.6億新生兒,構成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生育高峰。
18. 如今,這批人群中最年輕的一代也已年滿51歲,絕大多數已進入中老年階段,部分甚至邁入高齡行列,面臨更高的健康風險和死亡概率。
![]()
19. 而且這一推斷并非空穴來風。例如,2023年某一線城市的社區死亡登記數據顯示,在當年去世的居民中,出生于上述兩個“嬰兒潮”時期的個體占比高達68%。
20. 可見,正是這兩代龐大人口群體正在集中步入生命末期,形成所謂的“收尾效應”。由于基數巨大,直接拉高了整體死亡人數。
21. 更值得關注的是,未來幾年這種情況不僅不會緩解,反而可能進一步加劇,死亡人數或將繼續維持高位甚至繼續攀升。
![]()
22. 年輕人不愿意生
23. 除了歷史人口結構的影響外,當前低生育率的現實也是造成人口負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此前在醫療條件相對落后的年代,許多輕微疾病都可能導致死亡。比如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死亡人數高達1083萬,反映出當時公共衛生體系的薄弱。
![]()
25.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和衛生服務體系的完善,傳染病、營養不良等傳統致死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死亡率顯著下降,人均預期壽命大幅提升。
26. 然而近年來,死亡率再度呈現上升趨勢,并伴隨人口總量負增長,其背后除了老齡化加劇之外,更深層的原因在于當代年輕人普遍缺乏生育意愿。
![]()
27. 回顧過去,獨生子女政策實施期間,多數家庭愿意響應號召只生育一個孩子。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養育成本急劇上升,住房、教育、醫療等壓力疊加,使得育兒負擔空前沉重。
28. 許多城市家庭每月收入扣除房貸、車貸及基本生活開支后所剩無幾,若再添一名新生兒,經濟壓力將進一步加重。
![]()
29. 教育支出更是成為壓倒性開銷之一。不少父母表示,為了孩子的學業投入大量金錢與精力,已經難以承受更多育兒責任。
30. 因此,即便政策放開,大多數家庭仍選擇維持獨孩或丁克狀態。
![]()
31. 實際上,2016年全面開放二孩政策曾短暫刺激生育率回升,當年出生人口一度突破1000萬。但此后便逐年下滑,未見持續反彈。
32. 盡管各地陸續推出育兒補貼、延長產假、提供托育服務等多項激勵措施,仍未能有效扭轉年輕人“不愿生、不敢生”的普遍心態。
![]()
33. 患病率的提升
34. 盡管醫療水平的整體躍升極大延長了人類壽命,使我國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從建國初期的不足40歲提升至如今的79歲,部分發達地區甚至超過80歲。
![]()
35. 曾經因缺醫少藥而導致的小病致命情況已極為罕見,像普通感冒發燒這類病癥如今幾乎不再構成威脅。
![]()
36. 這一切得益于全國范圍內建立起的龐大醫療網絡——目前已有109萬所醫療衛生機構和1578萬名專業醫護人員,覆蓋從一線城市三甲醫院到偏遠鄉鎮衛生院的各個層級。
![]()
37. 更為關鍵的是,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已達95%以上,徹底改變了以往“小病拖、大病扛”的就醫困境,重大疾病也能得到及時救治。
![]()
38. 然而,壽命延長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老年人口基數不斷擴大。目前全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3億,其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達3600萬。
![]()
39. 加之獨生子女政策長期影響以及當前生育率低迷,老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達22%,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
40.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是慢性病患病率的快速上升,尤其是血脂異常問題日益嚴重,高膽固醇血癥尤為突出。
![]()
41. 根據2018年全國調查結果,18歲以上成年人中血脂異常的總體患病率達到35.6%,相當于每十個人中就有近四人存在此類健康隱患。
![]()
42.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指出,我國血脂異常人群總數約為2億,其中確診高血脂患者達1億人。
43.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一問題不再局限于成年人群,兒童與青少年中的高膽固醇檢出率也在逐年升高,整體血脂水平呈持續上升趨勢。
44. 若不加以干預,預計在2010年至2030年間,僅因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一項因素,就可能導致我國新增約920萬例心血管疾病事件。
![]()
45. 結語
46. 當前中國面臨的死亡高峰,實際上是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是上世紀兩次大規模“嬰兒潮”帶來的龐大人口群體正集中步入老年;二是醫療進步使得更多人得以長壽,死亡時間向老年階段集中;三是生育率長期低迷,新生人口無法彌補自然減員。
47. 人口負增長與死亡高峰交織并行,不僅構成了當下人口發展的核心特征,也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內的主導趨勢。
48. 信息來源:北青網:中國人的第一致死病因居然是它!你需要這份更適合中國人的“健康飲食模式”
4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