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過,又到了北方很多城市的供暖期了,這時候一些南方城市的人們可能要羨慕集中供暖的城市了。畢竟南方的冬天說實話挺不好過的,空調的制熱體驗感不如集中供暖的,到了南方才知道空調制熱還會出現自動除霜。
![]()
但是不是每個小區的供暖都值得南方人羨慕,不同城市的供暖標準不一樣,一樣的標準下,不同地方也不一樣,甚至同一棟樓,樓上樓下都會有點差別。雖然每一家溫度不太一樣,但是大多數地方交的錢是一樣的。
交著同樣的錢,自己家卻不熱,甚至不達標,達標了但是不夠溫暖,這是一些人的看法。因為有些地方供熱的標準就是18度。
![]()
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標準不對等了。
那么如何提高呢?
最簡單的就是提高這個溫度標準,有些地方的標準要高一些,室內溫度要求達到22度。
但是這樣就合理嗎?有人提出了異議,因為有時候氣溫本身就高,室內溫度高,跟供暖關系不大,這個錢還是交得很不情愿。
想要的是按照進水和回水溫度計算
![]()
一些新的小區在室外的管道井里其實是有這個東西的,但是沒有啟用熱流量計費方式。
供熱問題對于北方城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但是卻不容易解決。
就比如熱是傳遞的,如果你周圍鄰居都供熱了,可能同等條件下你家就會溫度高,反過來,同樣的錢可能會低很多。
但是不住的人交了所謂的蹭熱費也心不甘情不愿。
這個問題難以做到做到盡善盡美,所以現在有些人已經選擇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選擇了自己供暖,拋棄了集中供暖。
到底哪種方式最合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