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特朗普在訪韓期間突然宣布,已下令國防部立即重啟核試驗。他說此舉是為應對其他國家核試驗計劃的“對等”行動。
再聯系普京剛剛宣布成功測試“波塞冬”核動力超級魚雷,這款武器能引發放射性海嘯摧毀沿海城市。美俄核博弈驟然升級,世界瞬間被推回冷戰邊緣。
![]()
搞笑的是,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強調,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核武器,我尋思,他吹核武器多也就隨他了,可問題是,他拿什么導彈搭載核彈頭?他有高超嗎?還說我們5年內就能從遠遠落后趕上,這是損他們倒退還是夸我們速度太快呢?
但他突然要恢復核試驗。真的只是為了與俄羅斯保持“對等”嗎?有沒有覺得,大統領這似乎是對自己的核武庫失去自信了。
美國最后一次核試驗是1992年進行的,時隔三十多年重啟,技術上的借口是檢驗庫存核武器可靠性。但明眼人都清楚,美國人似乎真的有點對自家的核武庫心里沒底。
![]()
普京最近的“波塞冬”魚雷和“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測試,看來的確刺激到了特朗普。雙方都開始玩火,卻又都聲稱自己是被迫的。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今年4月曾明確表態,如果美國重啟核試驗,俄羅斯可能采取對等措施回應。這不幸一語成讖。
北約不久前剛在荷蘭舉行“堅定正午”核演習,歐洲多國戰機演練用美國核彈實施打擊。俄羅斯隨即舉行戰略核力量綜合演訓,這不都是核威懾的延續嗎?
![]()
特朗普宣布重啟核試驗的時機也耐人尋味——他正在韓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向俄羅斯傳遞信號的同時,是不是也在提醒其他大國?
美國在歐洲部署約105枚B61-12型戰術核彈,還加速生產更先進的B61-13型。核武器當量可控、核沾染降低,使用門檻不就變相降低了嗎?
俄羅斯去年更新核威懾政策,降低了核武器使用門檻。雙方步步緊逼,危險螺旋不斷上升。
美國國內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內華達州眾議員、民主黨人丹娜·泰特斯就公開反對重啟核試驗,揚言要通過立法手段阻止。可見特朗普的決定即便在美國國內也存有爭議。
![]()
核試驗重啟的代價是什么?大國軍備競賽只是表象,更深層的是核不擴散體系可能崩潰。
聯合國《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前景不明,美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續約渺茫。規則正在被拋棄,世界將回歸弱肉強食的叢林。
美國部分政治人物公然主張重啟武器級核材料生產,作為軍控談判籌碼。把核材料當談判籌碼,這不等于拿著火把在火藥庫旁跳舞?
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戰爭,美國國內政治分裂,雙方都需要展示強硬姿態。核威懾成了最便捷的政治秀場,可這場秀的票價可能是全人類的未來。
![]()
歐洲國家看似在美俄核博弈中選邊站隊,實則悄悄推進自身核力量建設。法國提升核威懾水平,英國建造新一代核潛艇,德國探討歐洲“核共享”。
特朗普第一任期退出《中程導彈條約》,如今又準備拋棄核試驗禁令。國際軍控體系的一塊塊基石被撬動,防護欄正在逐一倒塌。
不過,以美國的現狀,時隔多年要重拾核武技藝也困難重重,隨便舉幾個例子:
——在“哨兵”項目的預計成本飆升,大幅度超出估算之后,以及五角大樓官員表示沒有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來繼續推進該項目之后,該項目宣布重組,并且哨兵計劃部分資金,已被川普同志挪用去修自己的“空軍一號”了。
——美國空軍新型“哨兵”洲際彈道導彈建設過程中,原本為了“更高效、更經濟和更快捷”,計劃對原“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井進行改進后,重復使用,裝填“哨兵”洲際彈道導彈。但是在去年“哨兵”導彈價格飆升后,五角大樓對其進行成本違規分析時發現,現有的發射井基本無法重復使用,需要建造新的導彈發射井。
![]()
——重啟一次核試驗需要好幾年,至少數萬人在現場組織和準備試驗。但幾十年來,美國這一能力已經明顯下降。
——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稱,未來十年,美國核武庫的維護和升級將耗資近1萬億美元,錢從哪來?而民兵3的服役年限,只到2036年。
所以,個人是很不看好,吹牛當然容易兌現就難了。
![]()
最后,冷戰結束一度讓世人看到擺脫核戰爭陰影的希望,今天卻有人想走回頭路。歷史不會簡單重復,但愚蠢會重演。
不管怎么說,這對我們而言至少不算是壞消息,咱們的核試驗做得最少,一起恢復后,可以提升下我們的試驗數據量和檢驗下我們的設計成果,你做初一就別怪我做十五,現在搞軍備競賽,那可是咱們這個工業巨獸的拿手強項,誰怕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