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兩點左右,美國海軍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上,兩架戰機在短短半個小時內先后墜入大海。第一架墜海的是一架MH - 60型直升機,緊接著,一架FA - 18F超級大黃蜂戰機也墜入海中。美國方面給出的解釋是,這兩架飛機所使用的航空煤油可能受到了水的污染,進而導致發動機運轉出現異常。然而,這一解釋存在明顯漏洞,無法合理解釋為何后續前往救援這兩架落水機組人員的飛機,并未遭遇同樣的故障。
![]()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此次在中國南海的行動,本可看作是其一次“告別演出”。美國或許想借此機會在中國南海展示實力,給包括菲律賓在內的一些對中國抱有不良企圖的國家壯膽。但沒想到,這次行動不僅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出了大洋相,可謂是“露臉不成反露丑”。這也為尼米茲號漫長的服役生涯,畫上了一個并不圓滿的句號。
盡管在此次墜機事件中,美國海軍的表現令人詬病,但其中仍有一些值得我國海軍借鑒學習的地方。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美國海軍對落水機組人員的營救速度相當之快。對于目前正在越來越多地裝備航空母艦的中國海軍而言,這一點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在未來的臺灣統一之戰中,我們的戰機難免會受到損傷,若在臺灣周邊海域發生落水情況,如何快速且安全地營救我們的飛行員,無疑是中國海空軍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在這一點上,我們確實需要虛心向美國海軍學習。
![]()
墜機事件發生后,一些自媒體開始進行不實炒作。有的聲稱是中國先進的電子對抗手段,導致美國戰機接連墜落;更有甚者,編造是中國軍機上的激光干擾器,致使美國軍機不停掉落。這些說法看似是在吹噓中國武器裝備的強大,實則是對美國目前海空軍的真實狀況缺乏了解。
以美國海軍當前的狀況來看,其航母長期處于疲于奔命的狀態,數量上難以滿足使用需求。再加上美國軍艦、軍機長期存在的保養問題,發生這樣的墜機事故,其實是遲早的事。只不過此次湊巧,兩架戰機同時墜落。
此外,美軍目前人員輪換,尤其是航空母艦戰斗群的人員輪換,也出現了嚴重問題。這與美國目前修造船能力不足有著密切關系。美軍名義上擁有11艘航空母艦,但等待維修的航空母艦竟多達6艘。這充分說明,美軍現有的軍艦輪換體制存在巨大漏洞,根本無法支撐其所謂的全球戰略。
![]()
不過話說回來,尼米茲級航母此次在南海出洋相,與中國確實存在一定關聯。一方面,美國本身就抱著干涉中國相關事務的不良企圖,公然將航母開到中國南海。在此過程中,美國航母戰斗群的一舉一動,都被我國海空力量密切監視。
前不久,林肯號航母戰斗群在通過南海時,就曾被我國的055導彈驅逐艦貼身監視。這種全方位的監視,無疑給美軍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特別是美軍通過九三閱兵已經清楚認識到,中國海軍具備在遠距離上消滅其整個航母戰斗群的能力。
![]()
因此,美軍航母在通過中國南海,尤其是在進行艦機起降作業時,精神本就高度緊張。再加上南海地區氣候多變,風浪較大,起降條件惡劣,這無疑給美軍艦機起降作業帶來了極大困擾。由此可見,中國海軍日益壯大的軍力,已經給美國海軍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另一方面,在中國南海地區及其周邊復雜多變的局勢下,美國海軍想要插足南海事務,面臨著諸多難題。除了艦只數量不足、保養狀況不佳等問題外,美國海軍心里也清楚,其那些看似先進的軍艦,在中國海軍新型裝備面前,究竟能發揮多大作用,他們自己心里都沒底。
![]()
因此,未來美國若想干涉南海事務,恐怕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其規模仍然龐大的潛艇部隊,尤其是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然而,即便這些潛艇進入中國南海,也必須小心翼翼。畢竟,海狼級的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就是在南海撞上海底山脈,導致嚴重受損,至今仍未修復。
綜上所述,美國海軍想要來中國南海惹事,未來恐怕是越來越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