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代化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要通過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干出來。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以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所作的工作報告和重要講話,以及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集中體現了全黨的智慧和全國人民的意愿,彰顯了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我們要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以理論主動把握“時與勢”,以精神主動厚植“根與魂”,以實踐主動統籌“破與立”,在理論自覺、精神自強、實踐自為有機統一中,把握歷史主動,錨定目標任務,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接續奮斗。
![]()
理論主動:
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辯證統一
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確思想指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歷史主動,首先在于理論主動,表現為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對時代方位的精準錨定,對思想理論的主動創新,展現出鮮明的唯物特質,是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高度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所作的工作報告和重要講話,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實踐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歷史主動精神貫穿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表現為對真理生命力的深刻體悟和對理論創新的主動求索。歷史主動精神,既要求始終不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也要求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的真理性,并使其不斷豐富和發展。歷史主動精神根植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表現為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與能動運用。改造客觀世界,要求歷史主體充分認識到歷史發展規律,使自己的思想、決策、行動等自覺地遵循和符合客觀規律要求。同時,歷史主體又并非完全消極被動的客體,而是能夠運用客觀規律,發揮自己的能動性來創造歷史。全會對“十五五”重要地位的判斷和階段性要求的把握,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內在規律,為“十五五”時期進一步改造主觀和客觀世界提供了強大武器。
歷史主動精神內蘊于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大歷史觀,表現為對歷史大勢的深刻洞察和對時代發展方向的主動把握。全會準確判斷世情、國情、黨情,把握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明確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我國發展處于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為我們錨定新時代的關鍵五年,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提供了科學行動指南。
精神主動:
歷史自覺與中國自信的高度統一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中國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激發,志氣、骨氣、底氣空前增強。歷史主動內化于精神主動,表現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高度歷史自覺精神、“長風破浪會有時”的強大歷史自信精神、“人生萬事須自為”的澎湃歷史創造精神。全會對中國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的精準判斷,對中國“四大優勢”的重要論斷、對“十五五”系列目標任務的重大決斷,是歷史自覺與中國自信的集中體現。
歷史主動精神蘊藏于中國共產黨勇于自我革命的鮮明政治品格中,表現為直面時代、正視矛盾的問題意識。歷史自覺精神,是走在時代前列、自覺判斷歷史階段的先鋒志氣,是正視當前問題、自覺直面主要矛盾的斗爭勇氣,是預判未來趨勢、自覺布局戰略藍圖的革新銳氣。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起航的歷史性時刻,黨中央自覺站在時代潮流最前列、攻堅克難最前沿,胸懷“兩個大局”,立足“十五五”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新形勢,自覺擔當起改革發展穩定重任、直面矛盾風險挑戰,彰顯了以歷史自覺精神洞悉時代大勢的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
歷史主動精神內化為中國共產黨“以史為鑒”的歷史思維,表現為基于對歷史成就的深刻認識而形成的強大信心。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信,既是對奮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對奮斗精神的自信,兩者有機統一于“十五五”規劃的宏偉藍圖。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已成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十五五”之際,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和充分的理由堅定歷史自信。
歷史主動精神融匯于中國共產黨“敢為天下先”的開拓創新理念,表現為激發億萬人民創造偉力的進取精神。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力量。歷史創新精神,根本上體現為人民的首創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充分激發全體人民的歷史主動精神。全會使全國人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干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氣神空前飽滿,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創造力空前迸發。
實踐主動:
戰略定力與創新創造的有機統一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續奮斗。歷史主動外化為實踐主動,在于主動順應歷史大勢、抓住歷史機遇、引領歷史發展。這需要我們在戰略定力中堅持創新創造,用發展的中國理論指導發展的中國實踐,用偉大的中國精神推動偉大的中國實踐。
以接續擔當扛起歷史使命。歷史主動精神鑄就于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前赴后繼、頑強奮斗,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重大勝利的光輝歷程,表現為“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新時代的歷史主動,重點在于以實踐主動,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這要求深刻把握“立說立行”與“久久為功”的辯證統一。全會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深刻分析當前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彰顯出“中國之治”的獨特實踐智慧,既為我們干事創業、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偉大事業發展提供了實踐方略,又在自覺踐行歷史主動的進程中,不斷拓展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實踐維度。
以改革創新把握歷史機遇。新時代的歷史主動,關鍵在于實踐主動,用好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一招,這要求深刻把握“守正不渝”與“創新不止”的辯證統一。未來五年,我國正處于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全會以審時度勢的戰略眼光錨定改革坐標,既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全過程,提供最根本政治保證,又緊扣“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核心要求,推出一系列有前瞻性、針對性的改革舉措,激活發展全局,“十五五”期間改革方向更加明確、路徑更加清晰。
以系統思維引領歷史發展。歷史主動精神熔鑄于中國共產黨堅持運用系統觀念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戰略謀劃,表現為“兩個輪子一起轉”的統籌部署。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重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正確認識并妥善處理若干重大關系。其中,發展與安全是重中之重。新時代踐行歷史主動精神,必須深刻把握“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的辯證統一,統籌發展和安全。全會堅持整體性思維,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既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又堅持將安全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為“十五五”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提供了科學方略。
回應時代之問,激揚歷史主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責無旁貸。唯有以理論自覺錨定真理方向,以精神自強激蕩奮進動能,以實踐自為創造時代偉業,將歷史主動精神融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會精神的各項任務中,切實轉化為“十五五”時期干事創業的實際行動,方能譜寫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光輝篇章!
作者系河北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新媒體編輯:宗敏
如需交流可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