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她以一首《奇妙能力歌》火遍大江南北。
年紀輕輕便發布個人專輯。
她憑借“特立獨行”的音樂風格,江湖俠氣的婉轉唱腔。
在華語樂壇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批粉絲被她的靈氣吸引,不遠千里奔赴她的演唱會。
![]()
但在粉絲期待已久的演唱會舞臺上,她卻經歷了職業生涯中最難熬的幾分鐘。
而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也給娛樂圈所有明星提了個醒。
![]()
“不趕什么浪潮,也不搭什么船,我自己有海”。
這是陳粒微博置頂的一句話,也是她音樂生涯的真實寫照。
從獨立音樂人到廣受歡迎的唱作人。
![]()
她始終在自己的那片“海”中遨游。
陳粒的音樂之路一直以特立獨行著稱。
而她的成功,本身就是對傳統音樂產業規則的一次次打破。
![]()
2015年,陳粒發了人生中的第一張個人音樂專輯《如也》。
在這張專輯中,她把自己內心的感受直接寫在歌里,再去尋找新的表達方式。
由于她在歌中表達方式多種多樣,所以陳粒的音樂風格也一直都難以定義。
![]()
有樂評人評價她的作品包含著“哲學式思考、哥特式造句、在黑暗里的幽微和自賞”。
可這種獨特的風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性格使然!”陳粒表示,在描述一些情緒時,她不愿意用肉麻的方式說出。
![]()
所以她會在創作手法上另辟蹊徑。
從這段其實也能看出,陳粒的音樂之路一直充滿自我挑戰、自我突破的痕跡。
正是因為不斷地進行自我挑戰,陳粒的音樂事業開始變得風生水起。
![]()
發布專輯《如也》后。
《奇妙能力歌》《易燃易爆炸》等作品一炮而紅。
更加奠定了陳粒江湖氣與少女感交織的基調。
但她并未止步于此。
![]()
發布《如也》后的第二年,陳粒緊接著又發布了它人生中第二張專輯《小夢大辦》。
專輯中,陳粒引入新元素,一步步地突破自我。
用音樂作品,無聲地說明了她內心世界的精彩。
![]()
在創作方式方面,陳粒也和別的歌手不太一樣。
自《小夢大半》開始,陳粒建立了“野詞人”創作機制。
她將網友投稿的碎片歌詞進行重新組織,最終形成一首能打動大眾的歌曲。
![]()
之后,她甚至還發起了“移動錄音車”的項目。
采集街頭聲音,將市井的喧囂巧妙轉化為音樂素材。
![]()
陳粒的這種音樂創新的態度,是難得的,極致探索的。
但誰能想到,這個在樂壇獨樹一幟的“音樂鬼才”,竟然從沒有經過系統地訓練。
![]()
很少有人知道,陳粒大學學的專業和音樂沒有一點關系。
這種看似“不務正業”的跨界,反而塑造了她與眾不同的藝術視角。
![]()
陳粒畢業于上海市對外經貿大學的行政管理專業。
在大學期間,她就表現出了對音樂的熱愛,并萌生了玩樂隊的想法。
于是,在網上了解到校外有一個正在尋覓主唱的“空想家”樂隊后。
![]()
陳粒立馬跑去試音,隨即與樂隊一拍即合。
就這樣,陳粒陰差陽錯地走上了音樂道路。
![]()
而在陳粒加入之后,“空想家”樂隊也漸漸折騰出了不斐的成績。
他們不僅取得了搖滾大賽上海賽區冠軍的榮譽。
![]()
還順利成為了當年上海迷笛的開場樂隊。
樂隊的成員們在大學的那三年里,用熱情和青春澆灌著夢想。
但時過境遷,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
2014年,與樂隊相伴3年后,陳粒還是選擇了離開。
這個決定背后,蘊含著她對音樂自由表達的執著與追求。
獨自為王的道路注定是不平坦的。
![]()
脫離團隊的陳粒開始嘗試自己制作專輯。
那時的陳粒,窮的只剩下了信仰。
但陳粒卻驗證了那句“優秀的人到哪里都不會被埋沒”。
![]()
慢慢地她發現自己的作品開始登上音樂排行榜。
隨后一首首“陳粒制造”的熱播歌單也在各大排行榜出現。
陳粒的音樂事業從此步入快車道。
![]()
2015年,她在北京舉辦了個人的第一場演出。
那小小的一塊場地,竟然能夠擠六百余名觀眾。
而在前一年,樂隊來北京演出時,臺下只有二百多名觀眾。
![]()
從校園樂隊主唱到獨立音樂人。
陳粒始終在不斷地挑戰自我,突破自我。
令人感動的是,在剛開始追逐音樂夢想的路上,有一個人一直陪伴在陳粒左右。
![]()
陳粒發布的首張專輯《如也》中,有一首名叫《祝星》的歌曲。
“祝星”不僅是歌名,還是一個女孩的名字。
祝星與陳粒互相陪伴著走過了黎明前最難捱的黑暗時期。
![]()
在《如也》發表時,陳粒為她創作了《祝星》這首歌。
祝星也參與了《如也》專輯封面的制作。
可以說,這首歌曲承載了兩人共同走過的回憶。
![]()
不過后來,祝星出國,兩人緣盡。
但一生很長,一個人能陪另一個人走一段路就已經足夠幸運了。
2016年,陳粒在演唱會上最后一次公開演唱《祝星》。
![]()
路還要繼續走,陳粒繼續在音樂道路上自由翱翔著。
即使分開了,相信祝星也會祝福陳粒在接下來追逐音樂的道路上,一帆風順
但天不遂人愿,近日意外還是發生了。
![]()
2025年10月26日。
在音樂節舞臺上的陳粒,經歷了她職業生涯中的第三次耳返事故。
這一次,爆音來得格外猛烈。
![]()
視頻記錄下了那個令人揪心的時刻。
正在演唱的陳粒突然頭部緊縮,表情痛苦地轉向一側,聲音明顯顫抖。
她勉強完成了幾句演唱,但很明顯,觀眾能看出她在強忍不適。
![]()
“今天演出耳機又爆了,直接痛哭。”
演出結束后,陳粒在社交媒體上這樣描述。
她與朋友的聊天記錄顯示,這已經是她第三次遭遇類似的設備故障。
![]()
但在臺上,盡管承受著劇痛,她卻只字未提,堅持完成表演。
對此,陳粒表示,觀眾是因為喜歡她、支持她,才會不遠萬里,冒著大雨來聽她的歌。
為了這份喜歡,她也必須堅持下去。
![]()
事發第二天,陳粒工作室發布官方技術說明,確認事故的原因是演出過程中,耳返電源出現故障中斷了。
“音樂節由于設備使用頻繁、轉場時間緊迫,確實是耳返故障的高發場景。電源管理、線路老化、接口松動等問題都可能引發爆音。”技術人員這樣解釋。別在耳朵上的耳麥一旦出現問題,很有可能直接損傷耳朵。
這種意外的出現,對藝人來說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
而意外背后,是一個需要整個行業正視的安全隱患。
即便財富再多,名氣再大。
但在一些突發狀況面前,那些身外之物并不能完全保障一切。
![]()
而此次在演唱會上突發意外的陳粒,也給所有明星提了個醒。
在出席活動時,應該保護自己,把自身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活動路演的主辦方也應該對安全問題做到重視再重視,嚴查再嚴查,預防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
而在經歷了三次爆音后,陳粒發布聲明稱將調整工作節奏和工作方式。
那一天的耳返爆音,或許將成為她音樂生涯中的一個轉折點——不是轉向退縮,而是走向更加謹慎和專業。
![]()
舞臺上的燈光總會熄滅,而掌聲也終會停歇。
但關于藝人安全問題的思考卻會長久地回蕩在每一個人心中。
同時也希望陳粒能夠早日走出陰影,與團隊聯手,一起加強安全保障。
![]()
也希望所有藝人都能夠吸取經驗與教訓。
在出席活動時,把安全問題放在首位考慮,加強防護意識。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