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趙梔
編輯 | 趣解商業資訊組
溜溜梅母公司溜溜果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溜溜果園”)于2025年4月16日所遞交的港股招股書滿6個月,于10月16日正式失效。
![]()
圖片來源:港交所截圖
這意味著這家以“溜溜梅”為核心產品的休閑食品企業,不僅錯失年內上市窗口,更將面臨對賭協議觸發的股權回購壓力。
2025年4月16日,溜溜果園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獨家保薦人為中信證券、國元國際。
比招股書失效更緊迫的是公司背負的對賭協議。IPO前,溜溜果園在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控股股東楊帆先生持股為37.97%,李慧敏女士持股為4.37%,聚潤投資持股為36.53%,凱旋之星持股為5.35%,凱萊之星持股為3.56%。
招股書披露,在D輪融資中,溜溜果園與華安基金、興農基金簽訂的協議明確約定,公司需在2025年內完成上市,否則控股股東楊帆夫婦需以年息6%的利率回購上述機構持有的股權。公開資料顯示,該輪融資規模約3億元,若觸發回購,楊帆夫婦將面臨數千萬元的財務壓力。
市場分析指出,在僅剩兩個多月的情況下,溜溜果園若想完成上市需同步推進數據更新、重新遞表及聆訊流程,時間窗口已極為狹窄。
溜溜果園公司網站介紹,公司專注于為消費者提供青梅果類零食及其他創新零食選擇,在“梅+”產品開發戰略的引領下,打造了豐富的青梅類產品矩陣。
![]()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于2024年,按零售額計,該公司在中國果類零食行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4.9%。此外,根據同一資料來源,于2024年,按零售額計算,他們在中國梅產品行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7.0%。于2021年至2024年,按零售額計,公司在青梅果類零食行業及西梅果類零食行業連續四年排名第一。
盡管公司在青梅制品細分市場占據領先地位,但產品結構單一、營銷費用高企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溜溜果園的營收分別為11.74億元、13.22億元、16.1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68億元、0.99億元、1.48億元。
2024年,梅干零食、西梅產品、梅凍三大品類為公司貢獻了60.3%、13.8%、25.4%的收入。從數據看,溜溜果園主要收入來源仍舊是青梅等梅類產品。
![]()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除了三大品類,溜溜果園還有梅味調味品、梅茶茶湯等產品,營收占比不到1%,尚未形成規模效應。
溜溜果園的崛起離不開營銷的功勞。“你沒事兒吧”的廣告火遍大街小巷,溜溜梅品牌通過明星效應和衛視廣告,成功打進了最愛吃零食的年輕人群體。
嘗到了明星代言的甜頭之后,溜溜果園的明星營銷一發不可收拾。其與楊冪的合作持續了長達十年時間。在此期間,2017年,溜溜果園還簽約關曉彤為旗下“尼嗒·有你好果子吃”代言;2021年簽約當時的頂流肖戰成為品牌全球代言人;到了2023年,時代少年團又接棒簽約。
流量經濟的背后是高昂的廣告與營銷費用支出。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溜溜果園銷售以及經銷開支分別為2.83億元、3.09億元和3.1億元,費用逐年提升。其他零售同行的銷售費用占比多在10%-12%區間,而溜溜果園2024年銷售費用占當年總收入比例則達19.2%,遠超過同類企業。
而如今,“你沒事兒吧”依然占據了溜溜梅品牌的核心記憶點,此后的代言人和廣告都沒有給消費者留下太深的印象。飯圈經濟來得快,去得更快,很難沉淀為品牌的長期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營銷并未掩蓋質量隱患。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共有464條投訴中包含搜索詞“溜溜梅”,其中多條直指有異物、有怪味等質量問題。
![]()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截圖
2021年9月,山西省市場監管局抽查發現溜溜果園生產的尼嗒芒果霉菌數超標,直接違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此外,隨著中國休閑零食市場競爭加劇,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百草味、來伊份等休閑零食巨頭紛紛切入果干蜜餞賽道,給溜溜果園帶來了不小的競爭壓力。
可見,相較于IPO,溜溜果園的長期命題,在于打破“梅類單品”與“營銷驅動”的雙重局限,在產品與品牌上構建堅實的價值壁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