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外資豪華車在中國的高利潤好日子再也回不來了!
當地時間10月24日,保時捷公司發布了公司的財報數據,前三季度的經營利潤僅為4000萬歐元,相比去年的40.35億歐元,直接暴跌了99%。
![]()
根據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全球銷量同比下滑至21.25萬輛。而在競爭激烈的中國車市,保時捷前三季度只賣出了3.22萬輛車,同比下滑26%。
面對如此糟糕的業績,保時捷已經開始準備裁人了。
事實上,身為大眾汽車的搖錢樹,保時捷市值曾一度高達800多億歐元,是歐洲市值最高的車企。如今突然不賺錢了,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
其實,保時捷如今的窘境,并不是一兩句能說清的,它是多方面導致的。
首先是產品戰略重組帶來的特殊支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作為老牌豪華燃油車,保時捷一直在電車和油車之間猶豫不決。其實說白了,就是以前掙錢太容易了,所以才不想革自己的命。
今年9月的時候,保時捷宣布推遲部分純電動車型,延長了多款燃油的生命周期。原定于2030年推出的電動平臺研發計劃也被重新規劃。與此同時,全新的燃油和插混產品開發被提上日程。這種戰略路線的變更,直接給保時捷帶來了高達18億歐元的巨額支出。
另外內部裁員、取消獨立的電池領域業務投資,也給保時捷帶來了額外支出。保時捷預計,2025財年與戰略重組相關的總成本將達到約31億歐元。
![]()
其次是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持續下跌。
長期以來,中國都是保時捷的關鍵市場。尤其是2021年在中國創下了9.5萬輛的銷量紀錄,但之后銷量就一路下滑。加上中國新能源的飛速發展,國產豪車比如仰望、問界、理想、蔚來都紛紛崛起,保時捷已經有點力不從心。
![]()
今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在華銷量同期下滑26%,僅占其全球銷量的15%。而在之前,中國曾一度貢獻保時捷全球三分之一銷量。就連保時捷首席財務官布雷克納都說,預計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下滑將延續到2026年。
![]()
第三則是美國進口關稅成本上升。與奔馳、寶馬等其它豪車不同,保時捷在美國并沒有工廠,這也就導致它成為了關稅的受害者。根據數據,僅一個關稅,就在今年前9個月給保時捷帶來了33億歐元的額外支出,全年將給保時捷帶來約7億歐元的損失。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保時捷表示將在未來幾個針對美國市場漲價。可以預見到是,隨著價格上漲,保時捷在美國的銷量或將進一步減少。
事實上,除了保時捷,其他豪華車企的日子也不太好過。
數據顯示,奔馳集團第三季度全球銷量為52.53萬輛,同比、環比分別下降12%、4%。為了應對壓力,上半年奔馳就宣布了大規模裁員和成本削減計劃。另一巨頭寶馬集團近日也下調了2025年業績預期。
寫到這里,我不由想起了那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將時光撥回二十年前,當時國內高端汽車市場全是外國品牌,它們憑借在燃油車領域積累的技術實力,在國內豪車市場獨霸天下,賺得盆滿缽滿。
這還不到三十年,國內汽車市場的格局早已發生了巨變,國產豪車已經開始站穩了腳跟,我們的消費者也開始對外國品牌祛魅,比亞迪仰望、華為問界、理想蔚來……這些車企一步步將外資品牌從豪華王座上拉了下來。
可以預見的是,油車進步的空間已經不大,而新能源還有無限的可能,我們的車企未來大有可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