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娛樂圈,怕是沒人比鄭智化的心情更像坐過山車了。
![]()
前一秒還是全網(wǎng)心疼的“輪椅維權者”,下一秒就成了被群嘲的 “戲精”,剛發(fā)完道歉聲明想滅火,廣東演出的爆料又把他推上了新風口 —— 合著唱《水手》時能自己登臺,坐飛機就得四個人扶著喊 “沒人性”?這劇情反轉得比電視劇還刺激。
事情得從10月25日那條炸鍋的微博說起。64歲的鄭智化在社交平臺發(fā)文,字里行間全是委屈:深圳機場的升降車和機艙門差了25厘米,輪椅推不進去,司機還冷眼旁觀,自己最后 “連滾帶爬” 才上了飛機,末了甩下一句 “最沒人性”。
![]()
這話一出,網(wǎng)友的同情心瞬間被點燃,畢竟誰能想到,唱著 “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 的勵志偶像,會遭這種罪?評論區(qū)清一色幫他聲討機場,大有 “不討說法不罷休” 的架勢。
但深圳機場顯然沒打算背這個鍋,連夜甩出監(jiān)控視頻,直接把劇情擰了個180度。畫面里哪兒有什么 “連滾帶爬”?
分明是4名工作人員圍著他,有扶腰的、有托腿的、有機艙里接應的,全程一分鐘多就穩(wěn)穩(wěn)當當上了機,服務小哥甚至貼心到直接攙扶他的腿進艙門。
![]()
機場還補刀:那20厘米(鄭智化說25厘米)是安全規(guī)范,怕設備刮碰飛機,而且早有整改方案 —— 優(yōu)先給輪椅旅客安排廊橋、增派人手、試點新連接裝置。
網(wǎng)友們看完視頻直接懵了:合著我們的心疼全給錯了地方?有人翻出《水手》歌詞調(diào)侃:“當年唱‘擦干淚不要怕’的勁兒呢?四個專人伺候還叫沒人幫?”
更有人替工作人員抱不平:“這要是沒監(jiān)控,司機怕是要丟飯碗了”。輿論風向急轉直下,從 “心疼鄭智化” 變成了 “鄭智化道歉”,熱搜詞條也換成了 “鄭智化 夸大其詞”。
![]()
扛不住壓力的鄭智化在10月27日發(fā)了道歉聲明,說 “連滾帶爬” 是氣話,還夸推輪椅的小哥服務好,但話鋒一轉又說 “關注少數(shù)群體更重要”,那股子 “口服心不服” 的勁兒藏都藏不住。
可網(wǎng)友根本不買賬,畢竟監(jiān)控擺在那兒,“夸大其詞” 的帽子是摘不掉了。
本以為道歉能平息風波,沒想到下午1點多,微博上的一條爆料又把他架在了火上烤。
![]()
有網(wǎng)友曬出消息:“鄭智化在深圳登機前,剛在廣東‘走穴’演出,唱《水手》的時候是自己走上去的!”
這話瞬間戳中了大家的笑點和槽點 —— 合著搞錢的時候,當年的 “水手” 精神就附體了,自己拄拐也能登臺;到了機場要服務,就成了連20厘米高度差都跨不過去的 “弱勢群體”?
這反差實在太刺眼。要知道《水手》這首歌之所以能火三十年,靠的就是那種“在重壓下抬頭挺胸” 的勁兒。
![]()
當年鄭智化拖著病腿創(chuàng)作演唱,多少人把他當成逆境中的榜樣。可如今呢?演出掙錢時能自己登臺,坐飛機有人攙扶卻要喊 “沒人性”,難怪有網(wǎng)友吐槽:“這哪是水手,這是需要特殊伺候的‘船長’?”
更諷刺的是,這場風波里最無辜的是真正的殘障人士。他們平時面臨的無障礙設施缺失、服務不到位等問題,本該借著這次討論被重視,結果全被明星的“夸大其詞” 帶偏了節(jié)奏。
就像有評論說的:“大家都在吵‘到底滾沒滾’,誰還關心普通人登機要等多久升降車?”
![]()
當然了這個只是網(wǎng)曝的消息,但不管真相如何,這場鬧劇也算給公眾人物提了個醒:說話得講事實,人設不能靠“演”。畢竟當年的《水手》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它唱的是真實的堅韌,而不是按需切換的 “脆弱”。
至于深圳機場,倒是借著這場風波搞了波整改,輪椅旅客優(yōu)先廊橋、增派保障人員的措施已經(jīng)落地。這么看,或許這才是這場風波里唯一的“正向結果”—— 只是這結果,來得未免太戲劇化了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