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特朗普與阿爾巴尼斯在白宮簽署了一筆85億美元的稀土大單,特朗普宣稱一年后美國將實現稀土自由,然而,這看似風光的協議背后,實則暗藏玄機。
特朗普為何對稀土如此急切?原因在于美國的“稀土焦慮癥”已經到晚期。稀土雖名為“土”,卻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從手機、芯片到戰機、導彈,都離不開它。長期以來,中國在稀土領域占據全球主導地位,從礦山開采到產品加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市場份額超70%,其提煉技術更是獨步天下。此前,中國對稀土出口管制的收緊,讓美國瞬間感受到了“卡脖子”的滋味,加征關稅等手段也未能奏效,因此,美國不得不將目光投向了擁有稀土資源的澳大利亞。
而澳大利亞之所以“接盤”,也有著自己的算盤。一方面,85億美元的投資無疑將為澳大利亞的經濟帶來新的增長動力,礦山老板們自然喜笑顏開。另一方面,這也是澳大利亞向美國表忠心的一種方式,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澳大利亞試圖通過此舉來鞏固與美國的關系。此外,澳大利亞還希望借此提升自己在與中國談判鐵礦石價格時的地位,認為這樣就能在貿易談判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然而,美國想要通過與澳大利亞的合作實現“稀土自由”,恐怕只是一廂情愿。從現實情況來看,美國面臨著諸多難以克服的困難。首先,稀土的提煉與加工極其復雜,中國擁有全球最全的冶煉流程和厚厚的專利壁壘,而美國本土的成套設備寥寥無幾,甚至連化工輔料都需要從中國進口。想要在一年內復制中國的稀土產業鏈,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
其次,環保和人工成本也是美國難以逾越的障礙。稀土提煉是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美國國內環保組織對這類項目的監管十分嚴格,項目審批流程繁瑣,耗時漫長。而且,美國工人的工作制度與中國不同,人工成本較高,這無疑將增加稀土產業的生產成本。再者,即使美澳能夠成功生產出稀土產品,其價格也很難與中國競爭。市場是檢驗產品的唯一標準,蘋果、特斯拉等企業更注重產品的成本和質量,如果美澳的稀土產品價格過高,這些企業自然會繼續選擇與中國合作。
對于美澳的這一舉措,中國的回應顯得十分淡定。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全球產供鏈是市場和企業選擇的結果。這一回應看似輕飄飄,實則蘊含著強大的自信。中國擁有稀土領域的核心技術和完善的產業鏈,無論是技術、市場還是資金,都占據著優勢地位。如果美澳的行為擾亂了全球供貨秩序,中國完全有能力進一步升級出口管制,同時,中國的稀土企業也在不斷向深加工領域進軍,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美澳的這筆稀土大單,更像是一場政治表演。特朗普的“稀土自由”口號喊得響亮,但在現實面前,卻顯得有些蒼白無力。澳大利亞試圖通過與美國的合作來實現利益最大化,但也可能因此而得罪中國,面臨鐵礦石訂單減少等風險。而中國則憑借著自身的實力,穩坐釣魚臺,靜觀美澳在這場“稀土大戲”中如何表演。在真正的工業體系面前,政治手段只能是輔助,美澳想要在稀土領域打破中國的優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甚至可能最終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