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 資料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祁驛
編輯| 介明鋼
國內汽車銷量持續走高的背后,終端經銷商正遭遇生存寒冬。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汽車經銷商虧損比例已攀升至52.6%,價格戰、補貼退坡等多重壓力下,行業洗牌加速。
4S店網絡收縮成為直觀信號。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介紹,上半年全國4S店數量從3.2萬家縮減至3.14萬家,凈減少約650家,其中2749家門店退網,同時有少量新網點補充。按照這一趨勢,全年4S店凈減少預計將接近1500家。
品牌陣營分化明顯。郎學紅指出,傳統燃油車4S店網絡整體呈收縮態勢,邊緣合資品牌如雪佛蘭、斯柯達首當其沖,本田、日產等主流合資品牌及BBA、捷豹路虎等豪華品牌的網點也在縮減。與之相對,零跑等新能源品牌網點數量持續增加,部分豪華品牌經銷商轉而經營華為系等同等價位的新能源獨立品牌。
豪華品牌正經歷深度轉型調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李顏偉表示,受銷量下滑影響,豪華品牌原有網絡出現過剩,投資過億、占地廣的大店運營成本高企,不少門店選擇關閉。新投資人接手后,多采用“關大店開小店”模式降本增效,400至800平米的門店成為主流,單店投資降至150萬到400萬,同時通過兼并同城網點優化布局。
林肯淘汰大店后補充小店,依靠售后業務維持單店運營;沃爾沃通過小店與競品競爭;奧迪則在空白區域補建低成本網點。李顏偉強調,轉型并非單純縮店,而是網絡優化,寶馬去年關閉160家門店的同時新開100余家,實則通過原址重建降低成本,以此應對新勢力競爭,提升單店效率。
經銷商的經營壓力仍在加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9月底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年9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4.5%,雖較8月下降2.5個百分點,但仍位于榮枯線之上,行業景氣度呈下降趨勢。有54.8%的經銷商反饋新車銷量未達預期,僅有45.2%的經銷商完成或超額完成目標,預計當月乘用車終端銷量約為220萬輛。
客流增長乏力、價格倒掛持續、盈利能力下滑成為經銷商面臨的主要挑戰。自然到店客流減少,線上線索轉化率偏低,而舊款車型滯銷加劇了價格倒掛現象,讓經銷商資金鏈更趨緊張,疊加剛性經營成本,盈利空間不斷被壓縮。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本月發文指出,當前經銷商新車銷售大面積虧損,普遍處于現金流赤字經營狀態,資金鏈斷裂風險持續加劇。消費不振與廠家批發量壓力下,經銷商庫存高企,為緩解資金壓力被迫低價拋售,陷入“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的循環,同時還面臨融資到期履約困難,現有流動資金維持時間已壓縮至極限。
原創視頻
![]()
智電“下半場”:當智能技術拉平,標準的價值將被看見
全尺寸旗艦 百萬級奢享 全款一口價28.99萬起 凱迪拉克新CT6上市
掃描進入小程序
第43屆春大河國際車展
2026年4月
鄭州國際會展中心
汽車豫報 ▏大河車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