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制品,尤其是發酵乳制品,自古以來即被認為具有促進健康的功能。早期科學家如諾貝爾獎獲得者伊利·梅奇尼科夫提出,發酵乳制品中的益生菌能抑制腸道有害菌,延緩衰老。
現今,腸道微生物組被公認為人體健康的重要調節器,乳制品通過其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γ-氨基丁酸(GABA)、共軛亞油酸(CLA)、乳鐵蛋白、短鏈脂肪酸(SCFAs)等,調節腸道菌群及宿主免疫代謝,兼具營養與功能性。最新研究亦揭示乳制品可能通過改善代謝效率、減輕炎癥,優化營養吸收,從而提升運動表現。
![]()
乳制品的營養與功能成分
牛奶主要成分包括水、乳糖、脂肪、蛋白質、礦物質與維生素。乳糖是其主要碳水化合物,通過小腸乳糖酶水解為葡萄糖與半乳糖,在發酵乳制品中,乳酸菌大量分解乳糖,顯著降低乳糖含量,提升乳糖不耐癥患者的耐受性。牛奶寡糖(BMOs)具備益生元特性,選擇性促進雙歧桿菌群生長,阻斷病原菌黏附,維護腸道屏障。 蛋白質部分,酪蛋白占80%,乳清蛋白占20%,后者富含支鏈氨基酸。乳清蛋白及其消化產物釋放多種具有抗菌、抗炎、降壓等生物活性的肽段。
乳鐵蛋白作為免疫調節劑,增強自然殺傷細胞活性,調控T細胞反應。脂質方面,牛奶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酸及對心血管有益的共軛亞油酸和短中鏈脂肪酸。維生素D在牛奶中含量雖低,但具有多重健康益處,包括促進骨骼健康及免疫調節。礦物質如鈣、磷、鎂的生物利用率高,乳糖及酪蛋白磷肽協同促進鈣吸收。 此外,乳脂球膜(MFGM)含有磷脂、蛋白質等具抗炎、抗菌及促進神經發育作用的活性分子。乳源外泌體和攜帶的miRNAs為新興研究熱點,它們穩定存在于胃腸道中,可能調節腸道免疫和菌群平衡。
發酵乳制品的微生物與營養特征
與經過巴氏殺菌或超高溫處理(UHT)無活菌的牛奶不同,發酵乳制品如酸奶、干酪、克菲爾等富含活性益生菌,顯著促進有益菌群如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的生長,增加SCFAs產量,減少腸道炎癥。不同發酵乳制品因微生物組成和發酵工藝差異,產生獨特的風味和生物活性。
乳制品與腸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及免疫影響
腸道微生物組作為調節營養代謝與免疫功能的關鍵生態系統,其組成受出生方式、哺乳、抗生素使用及長期飲食模式等多因素影響。乳制品攝入能夠改變腸道菌群結構,促進乳糖發酵及蛋白質耐受性,緩解乳糖不耐與牛奶蛋白過敏(CMPA)的癥狀。特定菌株通過促進調節性T細胞生成和SCFAs產生,支持免疫耐受與腸道屏障功能,有助于減輕食物過敏及系統性炎癥。
![]()
發酵乳制品、腸道微生物群與免疫調節之間的分子相互作用
乳制品攝入與心血管代謝健康
大量流行病學與臨床研究表明,適量攝入乳制品,尤其是發酵乳制品,與較低的高血壓、肥胖、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乳制品中的鈣、鎂、鉀及抗高血壓肽類通過調節血壓和脂質代謝發揮保護作用。發酵乳制品攝入還可降低促炎因子如IL-6及CRP水平,緩解慢性低度炎癥。
腸道-心臟軸與乳制品的潛在作用
腸道菌群通過產生SCFAs、尿毒素、酚類代謝產物和三甲胺N氧化物(TMAO)等,影響血管功能、炎癥狀態及心臟健康。發酵乳制品可減輕餐后TMAO濃度升高,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腸道菌群多樣性及功能,提示其在心臟代謝疾病管理中的潛力。
體育鍛煉、生活方式與乳制品-腸道微生物的交互影響
適度運動提升腸道菌群多樣性及SCFAs生成,增強免疫與腸道屏障,助力代謝健康。發酵乳制品補充有助于運動后恢復,改善葡萄糖代謝,減輕肌肉酸痛,優化運動員腸道菌群結構,增強體能和免疫功能。
基因組學與個體化營養
借助高通量測序技術,腸道微生物組的基因組(宏基因組)分析揭示其與宿主代謝、免疫及藥物反應的復雜關聯。乳制品作為傳統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微生物組的調節作用提示個體因微生物差異而異的營養反應,為精準營養策略提供基礎。
討論與展望
乳制品特別是發酵乳制品在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調節免疫反應、緩解食物過敏、促進運動表現及改善心血管代謝健康方面發揮多重作用。乳制品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與腸道益生菌協同作用,為開發個性化營養與治療方案提供新方向。盡管觀察性研究較多,未來需設計隨機對照試驗結合多組學數據,明確因果關系與個體差異。 此外,乳制品在食物過敏(如CMPA)及乳糖不耐癥的管理中具潛在益處,發酵過程降低蛋白過敏原,增強免疫耐受。心血管保護與低度炎癥緩解機制亦逐漸明確,結合運動等生活方式干預,乳制品可作為綜合健康促進策略的一部分。 未來研究應關注乳源外泌體及miRNAs的生物利用度及功能驗證,明確其在人體內的機制作用。個體腸道菌群差異性強調精準營養的重要性,常規微生物組檢測或將成為臨床營養評估新工具。
參考資料:
[1]Modrego, J.; Pantoja-Arévalo, L.; Gómez-Garre, D.; Gesteiro, E.; González-Gross, M. Dairy-Gut Microbiome Interactions: Implications for Immunity, Adverse Reactions to Food,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A Narrative Review. Nutrients 2025, 17, 3312. https://doi.org/10.3390/nu17203312
撰文 | 梅斯醫學
編輯 | 木白
版權說明:梅斯醫學(MedSci)是國內領先的醫學科研與學術服務平臺,致力于醫療質量的改進,為臨床實踐提供智慧、精準的決策支持,讓醫生與患者受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