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永不磨滅的印記:回顧中華民族痛擊日寇光復臺灣的時代英雄!
資料整理:黃埔少俠 總第:八百一十八期
一、中華民族光復臺灣的歷史進程與巨大犧牲。
臺灣光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赴后繼、浴血奮戰鑄就的偉大勝利。這一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武裝反抗與殖民初期斗爭(1895-1915年)?。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臺灣同胞立即展開大規模武裝抗日。丘逢甲、吳湯興、徐驤等義軍將領率領民眾,以簡陋武器對抗現代化日軍,持續5個多月,犧牲慘烈。19歲首領姜紹祖自盡前題下絕命詩:"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徐驤負傷高呼"大丈夫為國生死,可無憾"壯烈犧牲。1896年日軍制造"云林大屠殺",焚毀50余座村莊,殺害約3萬平民?。此后20年間,臺灣同胞始終以"奉清征倭"為號召,堅守祖國認同?。
?第二階段:文化抵抗與大陸支援(1915-1937年)?。
臺灣作家連橫出版《臺灣通史》,強調"國可滅,史不可滅";其子連震東被遣回大陸,孫子取名"連戰",寓含復興故國之意?。1931年后,臺胞認識到"欲救臺灣,必先救祖國",李友邦在浙江成立臺灣義勇隊,丘逢甲之子丘念臺組建東區服務隊,轉戰浙閩抗日?。殖民當局強制推行日語,臺胞以改姓"潁川"(陳姓發祥地)、"宮中"(仍為呂姓)等巧妙方式堅守中華文化認同?。
?第三階段:全面配合抗戰勝利(1937-1945年)?。
1941年中國政府發布對日宣戰布告,宣告廢止《馬關條約》;1943年《開羅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明確要求日本歸還臺灣?。1945年10月25日,我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舉行,我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臺灣同胞自發慶祝,作家吳新榮取出《中山全集》公開閱讀,壓抑50年的愛國情懷終得釋放?。
中華民族為光復臺灣付出巨大犧牲:乙未戰爭中1.4萬臺胞殉難?;
殖民統治期間約60萬臺灣民眾被殺害?;20萬臺籍日軍被征召參與侵華戰爭,其中許多人在南京大屠殺等事件中殘害同胞?。這些血淚史證彰顯了臺灣同胞與祖國大陸血脈相連的民族認同。
![]()
二、日本殖民統治的暴行:倭寇戰略意圖分析。
日本對臺灣50年的殖民統治是系統性掠奪與壓迫:
?1、軍事鎮壓與種族清洗?。
1896年"云林大屠殺":日軍以"清剿抗日分子"為名,對70余村莊無差別殺戮3萬平民?。
1902年"噍吧哖事件":假借"歸順儀式"誘捕5600余人集體槍殺?。
1930年"霧社事件":日軍動用飛機、毒氣鎮壓賽德克族起義,644人死亡幾近滅族?。
2、實施"保甲制度"強迫居民連坐舉報,建立高壓統治體系?。
?3、經濟掠奪與民生摧殘?。
強征全島96%私有林地建立"糖業帝國",使臺灣農民以低于市價50%出售作物?。
1930年代每年輸出80萬石稻米至日本,導致島內"饑餓輸出":人均大米消費量從1.32石降至0.93石?。
壟斷樟腦、食鹽、煙草專賣權,日本三井集團等財閥控制臺灣經濟命脈?。
?4、文化同化與精神奴役?。
日本在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禁止漢語、強制改用日式姓名、參拜神社?。
1937年后燒毀民間神靈牌位,推行日語教育禁止漢文?。
5、殖民當局將抗日義軍定義為"匪徒",合法化屠殺行為?。
日本占領臺灣的戰略意圖清晰:
?"帝國南進基地"?:作為侵略東南亞的跳板,1941年后臺灣成為日軍進攻菲律賓、新加坡的中轉站?。
?6、資源掠奪樞紐?:將臺灣變成"糖庫"和"糧倉",支撐其戰爭機器?。
?地緣戰略支點?:控制臺灣海峽、巴士海峽等國際航道,實施"八纮一宇"稱霸計劃?。
這種殖民統治給東南亞帶來深重災難:20萬臺籍日軍參與侵華戰爭,在南京大屠殺等事件中殘害中華同胞?;臺灣成為日軍轟炸菲律賓、進攻新加坡的后方基地?。日本將臺灣視為"實驗品",通過《臺灣番地征戰要略》制定征服方案,為全面侵華做準備?。
![]()
三、民族統一的歷史必然與時代使命。
臺灣光復加強并確立了兩岸不可分割的法理基礎:
?1、國際法依據?:《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波茨坦公告》重申這一原則?。
?歷史連續性?:三國時期《臨海水土志》已有臺灣記載;宋元后中國歷代政府在臺設官治理;1885年臺灣正式建省?。
?2、民族記憶紐帶?:臺灣同胞始終以"回歸祖國"為抗爭目標,丘逢甲"四百萬人同一哭"的詩句成為共同情感象征?。
當前兩岸統一的必要性體現在:
?捍衛二戰成果?:民進黨當局美化殖民歷史,將"日據"改為"日治",否認光復意義是對民族犧牲的褻瀆?。
?3、維護國家主權?:臺灣作為西太平洋戰略要地,其歸屬直接關系我國海洋權益與國家安全?。
?實現民族復興?: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終結。
![]()
四、總結:時代終將引領兩岸走向完全統一的明天。
全國人大常委會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正是為了強化兩岸共同歷史記憶,向世界宣示:臺灣回歸是國際正義的勝利,祖國統一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正如1945年臺灣同胞歡慶光復時所唱:"張燈結彩喜洋洋,臺灣光復不能忘"——這份民族認同,終將引領兩岸走向完全統一的明天。
![]()
2025年10月25日
?友情提醒:黃埔少俠歡迎各位評論區發表您的高見。歡迎各位關注、點贊、分享和評論!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