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有形之景,探尋無形之魂。
10月24日,伴隨著悠揚的《運河船歌》與深情的音詩畫《遇見》,無錫市“讀城”行動發布會在榮巷歷史文化街區舉行。這場以“遇見江南·讀懂無錫”為主題的發布會,標志著無錫系統化、多維度的“無錫讀城”行動全面啟動,引領全民在“讀城”中“懂城”,在“懂城”中“愛城”。

在歷史中遇見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現場,大屏幕上,泰伯、李紳、顧愷之、徐霞客、錢鍾書等無錫先賢“穿越”而至,共同吟誦無錫源遠流長的歷史。
![]()
隨后,民族實業家“榮德生”與年輕的規劃師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翻開榮德生先生的《無錫之將來》,能清晰地看到他勾勒的無錫城市脈絡,百年前的藍圖與今日城市的璀璨現實交相輝映。
![]()
現場播放了視頻短片《風雨國學魂》《食鮮江南》《水脈》《“園”滿》,上演了非遺時尚秀《經緯之間》,還有文旅推薦官講述《科技賦能文旅》……
通過一位位講述人的講述,把無錫這本大書立體和鮮活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
城市該如何閱讀?
“無錫讀城”行動構建了以“城脈、文脈、商脈、水脈、園脈、藝脈、智脈”為核心的“七脈讀城”內容體系,系統解讀無錫從古至今的城市發展邏輯。城脈是城市之根,通過解讀藍圖、品讀建筑,讓公眾讀懂專業規劃;文脈是城市之魂,通過挖掘地名故事、地方文獻,賡續無錫歷史;商脈蘊含城市之力,從百年老字號到現代產業集群,展現工商名城的活力與創新;水脈凸顯城市之韻,解讀大運河、太湖等水系,展現水與城的和諧共生;園脈盡顯城市之美,系統梳理古典與現代園林,構建園林文化認知體系;藝脈體現城市之雅,通過文藝創作與非遺傳承,呈現無錫的文化藝術生活;智脈連接著過去與未來、傳承與創新、現實與虛擬、服務與民生,聚焦科技賦能與人才驅動,以創新智慧定義城市未來。
![]()
發布會上,13個牽頭單位現場發布了專項“讀城”計劃: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文廣旅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聚焦“城脈”,立體解讀城市規劃與建筑肌理;市民政局、市黨史方志辦公室圍繞“文脈”,深度講述地名故事與文獻傳承;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立足“商脈”,全景展現老字號活力與工商名城魅力;市水利局、市文旅集團深挖“水脈”,生動講述太湖、運河、長江、二泉故事;市政園林局以“園脈”為核心,創新解鎖園林美學體驗;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牽頭“藝脈”,系統推出文藝惠民舉措;團市委聯合相關部門啟動“智脈”行動,以青年力量和科技賦能未來城市閱讀。
![]()
值得關注的是,無錫“讀城”行動在全面啟動前已取得豐碩成果:市委宣傳部推出“走讀城市文脈”線上線下活動、市委網信辦“讀城”微短劇《福禧千年》首播、市黨史方志辦公室加速推進《無錫史》的編纂、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積極打造工業遺產全場景體驗、市民政局開展“鄉村著名行動”……為無錫“讀城”行動全面啟動打下了基礎。
現場,無錫“讀城”主題市集吸引著市民的目光。老字號、文化創意、非遺、智慧未來四大特色展區各具特色,市民欣賞經典建筑縮微模型,沉浸式體驗“品茗聽泉賞曲”、VR影視交互、無人機展示等特色場景,深度觸摸城市文化肌理。
![]()
讀城是為了“懂城”
懂城是為了“愛城”
最終實現
“一座城、萬千人、共享美好”的愿景
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無錫讀城”行動的深層價值,在于為無錫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的動能,“七脈讀城”也將作為彰顯城市魅力、凝聚市民共識、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品牌工程,持續推動無錫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本次活動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無錫市委宣傳部、濱湖區委主辦,無錫市委網信辦、市黨史方志辦公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水利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旅游局、團市委、市文聯、市文旅集團承辦。
![]()
來源:無錫日報
編輯:嚴琳
校對:王雪靜
責編:楊珍
點贊+轉發
分享小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