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引起美國媒體高度關注,報道重點大多聚焦在有關“十五五”規劃建議的內容上。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表示,二十屆四中全會呈現中國未來五年推動經濟增長的優先方向,也為國際社會觀察中國如何規劃2026年至2030年其全球貿易與經濟戰略提供窗口。
美國《外交學者》雜志報道稱,“十五五”規劃被外界視為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轉折點——從傳統增長模式轉向以先進技術和創新為核心的新增長范式。這場轉型,對全球經濟發展可謂影響深遠。
中國的五年規劃給世界帶來確定性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十四五”規劃即將圓滿收官,“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際,召開的重要會議。美國媒體對中國的五年規劃進行了介紹。《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發表文章說“幾乎所有國家都將感受到中國五年規劃的影響”。
制定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一個特色,國際社會對五年規劃的關注,本質是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確定性的關注。中國五年規劃通過其中長期戰略穩定性和政策連續性,在全球面臨地緣政治沖突、保護主義抬頭、氣候危機等多重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為動蕩中的世界經濟提供了寶貴的“確定性”。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每五年發布一次的系統性發展藍圖,向全球清晰傳遞未來經濟增速區間、內需擴張規模與重點產業路線圖。這種“透明承諾”使跨國企業、供應鏈伙伴和國際投資者得以提前布局,減少因政策突變帶來的風險折價。五年規劃列出的重大工程、綠色投資、數字經濟與新型城鎮化目標,實質上是面向全球發出的長期訂單,為相關國家出口和企業投資提供了可量化的市場確定性。
與西方選舉周期驅動的短期政策搖擺不同,中國通過五年規劃把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中長期愿景轉化為跨部門、跨地區的統一行動綱領,并在財政、貨幣、產業、環保等政策上保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這種制度化的政策延續性降低了海外機構對華業務的合規與監管不確定性。當逆全球化、單邊主義盛行時,中國五年規劃成為各國企業尋找“確定性紅利”的首選坐標,為世界經濟注入難得的穩定預期與發展信心。
從“十五五”規劃獲得合作新機遇
四中全會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在此基礎上再奮斗五年,到2035年實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彭博社報道稱,“投資者有望從中了解中國將如何推動經濟發展,并選擇未來的投資賽道。” 美國《連線》雜志報道稱,中國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領域不斷發展進步,正引領全球綠色轉型,這對中國、對世界來說都是好事。
中國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新質生產力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統籌發展與安全,并穩步擴大高標準開放。這為全球伙伴在產業、貿易、綠色與數字等領域提供了可預期、可參與、可落地的合作新機遇。
從四中全會公報內容看,國際社會可以在人工智能、5G、生物技術等領域與中國開展合作,共同推動技術進步;可以在清潔能源、環保技術、可持續城市等方面與中國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可以在電子商務、數字支付、大數據等領域與中國合作,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可以在交通、能源、通信等領域與中國合作,共同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可以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領域與中國合作,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等等。
“十五五”規劃為中國與國際社會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機遇,各方可以共同努力,實現互利共贏的發展。
責任編輯:季 風
設計排版:盧一凡
![]()
歡迎訂閱!
復制鏈接至TB:
【淘寶】https://m.tb.cn/h.Uk9jgPF?tk=K2kRdfgvr8z CZ0001
「《北京周報》全年電子雜志訂閱 1—52期 PDF文件
贈筆記本禮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