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
港珠澳大橋迎來開通七周年。
自2018年10月23日正式開通以來,
一張以大橋為紐帶的
交通網絡不斷鋪設延伸,
正成為大灣區人員
和貨物往來的“大動脈”。
眼下,大橋又傳來好消息,
旅客總量超9334萬人次、
大橋游助推“南下”旅游熱潮、
“粵車南下”新政即將落地……
快隨小布一起來了解!
01
旅客總量超9334萬人次
車輛累計超1942萬輛次
據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截至10月22日,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往來粵港澳三地的旅客數量已超過9334萬人次,車輛累計超過1942萬輛次。
7年來,港珠澳大橋各項通行政策與時俱進、不斷放寬,帶動大橋“車暢人旺”。2019年港珠澳大橋邊檢站共查驗出入境人員1288萬人次,車輛86萬輛次;而到了2024年,該邊檢站查驗客流量已增長至2700萬人次,車輛增長至555萬輛次。
![]()
港珠澳大橋。通訊員黎釗德/攝
“2025年至今,經口岸出入境客流車流已分別超過2510萬人次和546萬輛次,同比分別增長17%和25%。隨著口岸客流車流增長態勢持續,預計2025年全年,口岸客流將突破3000萬人次,車流將突破600萬輛次。”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站長陳發球表示。
![]()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車流增長態勢持續。朱文/攝
02
大橋游助推“南下”旅游熱
客流量創新高
持續增加的“南下”客流,是推動口岸流量增長的主要因素。港珠澳大橋同時連接濱海旅游城市珠海和香港、澳門兩座國際旅游都市,區域旅游資源豐富獨特,同時大橋本身又是熱門景點,旅游吸引力十足。隨著內地赴港澳“個人游”城市持續擴容及赴港澳旅游“一簽多行”“一周一行”政策落地實施,依托港珠澳大橋打造的跨城精品旅游線路廣受歡迎,內地居民赴港澳悠閑娛樂、參觀交流數量明顯增多。
![]()
港珠澳大橋。李建束/攝
今年以來,經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內地旅客數量超過1015萬人次,其中持港澳旅游簽注人數超過460萬人次,雙雙創下口岸開通以來歷史同期新高。
此外,隨著2023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旅游開通試運營,內地和港澳游客攜帶身份證或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經預約購票等手續,便可通過“免出境”手續方式組團參觀港珠澳大橋,獨特的體驗吸引全國各地游客紛紛前來打卡。截至目前,經該邊檢站查驗游客已超過45.7萬人次,港珠澳大橋文旅功能進一步拓展。
![]()
港珠澳大橋藍海豚島。李建束/攝
“7年來,我站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開設口岸采集備案中心、增設現場自助備案設備、引入口岸志愿服務等20余項配套舉措優化通關環境,并持續完善三地客流車流預警等機制措施,不斷提升三地旅客出行體驗。”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政委李戍紅表示。
03
港澳居民“北上”大幅增長
融入大灣區生活圈
“北上”客流同樣大幅增多。港珠澳大橋的開通,讓香港到珠海、澳門的車程從3個小時縮短至約45分鐘。而隨著近年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等重大跨海通道相繼建成開通,以及2023年1月1日及7月1日“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正式落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軟硬聯通進一步加速,拉動“北上”尤其自駕“北上”港澳居民數量出現大幅增長。
![]()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通訊員黎釗德/攝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數據顯示,2023年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日均車流量約9000輛次,而2025年至今,日均已超1.8萬輛次,逢周末及節假日期間,日均車流超過2萬輛次,單日最高達到2.8萬輛次。
“我們一家人基本上每周都會自駕‘北上’,來購物,來旅游,我也會經常開車到內地不同地方學習交流。”澳門旅游大學研究生彭啟康就讀酒店和餐飲管理類專業,在“澳車北上”政策實施后,他立刻考取駕照申請自駕“北上”。現在,老中青三代已經完全融入了大灣區生活圈。
![]()
經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的出入境澳門單牌車。程霖/攝
“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成為推動口岸車流增長的“主力軍”。截至目前,完成邊檢備案港澳司機已超19.9萬人,車輛超16.4萬輛。
![]()
港珠澳大橋。李建束/攝
今年以來,經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的出入境港澳單牌車總量已超過309萬輛次。便利的自駕“北上”條件,吸引越來越多港澳居民選擇到內地消費購物、投資創業、安家養老,為港澳同胞融入祖國發展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和更廣闊的空間。
![]()
越來越多港澳居民選擇到珠海消費購物。鐘凡/攝
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經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出入境港澳居民約為450萬人次,而2025年至今,經口岸出入境港澳居民數量已超1436萬人次。
隨著未來“粵車南下”新政落地,出入境車流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為應對口岸流量高峰,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持續優化通行環境,協同推進“貨兼客”“大巴改客車”工程建設,有效提高通關效率;進一步深化珠港澳三地口岸執法聯絡協調機制,強化與港澳方的信息共享和勤務協作,實現節假日客流車流提前預警、有效疏導,并引進“快捷通道”備案前置采集設備、移動查驗終端、臨時人工查驗臺等新型邊檢裝備,通過自研軟件為“一站式”持續提速賦能,將口岸單方向最高驗放量提升至每小時1500輛次,以科技創新持續提升口岸通關體驗。
04
大橋成大灣區客流物流“大動脈”
更搭建起中外交流橋梁
內地與港澳“北上南下”雙向奔赴熱絡,經大橋中外交流同樣更為密切。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是內地唯一一個與香港國際機場陸路直達的口岸,口岸24小時通關與香港國際機場24小時運營形成無縫銜接,加上“經珠港飛”配套政策實施,讓旅客僅需一道內地邊檢手續,即可實現“珠海-大橋-香港機場”的國際聯程中轉,大橋口岸功能從陸路樞紐躍升為輻射全球220多條航線的“陸空門戶”。
![]()
旅客在口岸人工島機場柜臺預辦“經珠港飛”登機手續。李建束/攝
隨著中國免簽“朋友圈”的不斷擴大以及外籍人員來華便利措施不斷增加,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外國旅客數量持續攀升。今年以來,經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的外國旅客數量已超過42.1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26.7%。而自“經珠港飛”政策實施以來,在該新模式下已有超8.9萬人次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順利通關。
![]()
港珠澳大橋。李建束/攝
隨著通關環境不斷優化,港珠澳大橋已成為大灣區的經貿新通道和物流大動脈。自開通以來,經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出入境貨車數量超過296萬輛次,截至今年上半年,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口總值已超11538億元人民幣。
借助大橋口岸的全天候通關優勢和港澳機場密集的航線網絡,一條“大橋通關-港澳轉鏈-全球速達”的外貿出口新路線正加速形成。為助力駐地外貿經濟發展,幫助出口企業“搶時搶先”,港珠澳大橋邊檢站創新推出大宗商品靠前驗放、鮮活產品優先驗放、民生物資快速驗放“綠色通道”,持續優化“預報機制”,上線實施超寬通道提前加開、特種車輛專項查驗、危化車輛專道驗放等舉措,持續助力“中國制造”“出海淘金”。
![]()
港珠澳大橋。吳福明/攝
站在七周年的新起點,
隨著 “粵車南下” 等新政蓄勢待發,
通關服務持續升級……
港珠澳大橋必將繼續
以更強勁的 “動脈” 活力,
串聯起灣區的人流、物流、
資金流與創新流,
見證更多雙向奔赴的美好,
助力大灣區
在融合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文/珠海發布 李東捷 通訊員 黎釗德
視頻/珠海發布 董帥奇 龍麗娟
編輯/陳淑嫻
責任編輯/陽紫微
三審/常立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