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商業&貝多財經
進入10月, A股上市公司賽力斯的港股上市之路迎來關鍵節點。
繼10月13日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H:601127,下稱“賽力斯”)在港交所披露聆訊后的資料集(招股書)后,該公司于次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H股全球發售及在港交所上市的相關議案,離上市再近一步。
![]()
從今年4月28日遞交申請到10月13日通過聆訊,賽力斯赴港IPO的腳步不可謂不快。若港股上市流程進展順利,該公司也將成為首家實現“A+H”上市的豪華新能源車企,進一步提升其綜合競爭力。
不過從財務數據的角度切入,2025年以來,賽力斯依舊面臨著銷量與營收雙雙下滑、負債率高企等隱憂。且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脫離華為獨有技術紅利的賽力斯能否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將顯得格外關鍵。
截至2025年10月22日,賽力斯暫未在港交所啟動招股。但僅就A股而言,賽力斯的市值亦超過2500億元,是毫無疑問的車企巨頭。
一、深耕造車多年,依靠華為“飛升”
據招股書介紹,賽力斯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業務的技術科技型企業,業務涵蓋新能源汽車及核心三電等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及服務。
賽力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該公司以彈簧、減震器業務起家,后拓展摩托車業務,并通過與東風汽車合資的方式進入整車制造領域。在于2016年全面轉型至新能源領域的同時,賽力斯登陸上交所,股票代碼為“601127”。
時間來到2021年,賽力斯與華為達成跨界合作并發布核心品牌“問界”。截至目前,已推出問界M5、問界M7、問界M8和問界M9四款車型,產品價格在20萬元至50萬元區間,通過差異化定位實現對不同市場的覆蓋。
![]()
其中,問界M5創下上市當年新品牌單車交付量破萬的最快紀錄;問界M7成為中國市場30萬元級最暢銷自主品牌車型,2024年交付量約20萬輛;問界M9則成為中國市場50萬元級車型銷量冠軍,2024年交付量逾15萬輛。
賽力斯2025年4月發布的問界M8表現同樣不俗,該款車型定位家庭智慧旗艦SUV,搭載超過40項先進技術,包含MOFs+UVC除菌模塊,A/B路雙路隔離冗馀低壓供電技術等6項行業首發的技術,上市后24小時大定突破3萬輛。
弗若斯特沙利文顯示,問界品牌2024年下半年以82%的NPS凈推薦值登頂新能源汽車口碑榜首,且2024年全年總交付量達38.71萬輛,同比增長268%,并連續三年獲得新能源汽車品牌新車質量表現第一名。
二、債償壓力高企,深度綁定問界
但細究賽力斯的財報可知,該公司現階段依舊面臨著巨大的債償壓力。截至2025年6月末,賽力斯的資產總額約為1129.12億元,負債總額約為859.02億元,76.1%的資產負債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
此外,雖然賽力斯2025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仍有144.37億元,但出現了11.8%的同比下滑;截至6月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216.65億元,遠不足以覆蓋超628億元的應付賬款和票據規模。
![]()
2022年至2024年,賽力斯分別實現收入340.56億元、357.89億元和1451.14億元,其中2024年的增長率高達305.5%,創歷史新高;凈利潤分別為-52.21億元、-41.57億元和47.40億元,同樣在2024年實現了扭虧為盈。
進入2025年后,賽力斯的凈利潤持續保持增長態勢,由2024年上半年的13.59億元增長126.42%至30.77億元;然而該公司的收入卻不增反降,由2024年上半年的650.14億元降至623.59億元,降幅約為4.1%。
![]()
針對“增利不增收”的不尋常現象,賽力斯在招股書中解釋稱是因問界M8的上市預期影響了潛在消費者的下單時間,導致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42.5%,問界M8推出后該公司二季度銷量環比大幅增長115.5%,同比增長10.8%。
但在問界品牌快速搶占市場的同時,賽力斯對問界的依賴也愈發顯著。2025年上半年,問界品牌車型的銷量約為15.20萬輛,為賽力斯貢獻了七成以上的銷量;收入約562.81億元,在其總收入中的占比高達90.3%。
![]()
![]()
相比之下,賽力斯旗下其他汽車品牌的收入則呈下滑態勢,由2022年的107.62億元降至2024年的70.31億元,收入占比也由31.6%斷崖式下跌至4.8%。截至2025年6月末,該項收入的占比僅剩4.5%。
2022年、2023年、2024年度和2025年上半年,賽力斯其他汽車品牌的經銷商門店分別為1882家、1317家、400家和456家,該公司在招股書中坦言,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其將銷售重點轉向了問界品牌。
三、資源紅利分流,亟待技術獨立
不可否認的是,在多數車企對華為智選模式持審慎態度時,率先與華為達成合作曾為賽力斯帶來了顯著的增長,但這種深度綁定合作方的經營模式,也將其獨立運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暴露在了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
賽力斯亦在招股書中坦言,盡管該公司正計劃通過研發新車型、提升供應鏈柔韌性的方式改善產品結構,但如果問界品牌出現需求下滑、市場表現惡化或負面輿情,都將可能對其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而隨著華為智選模式的業內影響力逐步擴大,包括北汽、江淮、奇瑞、上汽等在內的多家車企紛紛與華為展開合作,除“開山之作”問界之外,鴻蒙智行旗下目前還擁有包括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在內的“四界”品牌。
日趨多元的產品結構,也意味著華為現有的研發、渠道與營銷資源有很大概率被分流至不同品牌,賽力斯昔日獨有的華為“技術紅利”正逐漸褪去,未來還有可能面臨問界與“兄弟品牌”同臺競爭的局面。
根據媒體統計的9月華為系純電車型銷量排行榜,全新嵐圖知音以3670輛的成績躍居榜首,智界R7、阿維塔07緊隨其后,銷量均突破2500輛大關,而賽力斯今年新發布的車型問界M8則位列第四名。
![]()
另據賽力斯最新發布的產銷數據,2025年前九個月賽力斯的總銷量為34.07萬臺,同比下滑7.79%;其中新能源汽車售出30.46萬臺,同比下滑3.82%,意味著該公司存在著核心品牌市場地位失守、銷量下降的風險。
![]()
為鞏固自身在品牌運營中的自主權,賽力斯已于2024年7月以25億元的價格從華為手中購回“問界”系列商標專利。此番報考港股上市,該公司也計劃將募集資金中的70%用于研發投入,以提升核心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
不過,賽力斯能否成功形成不可替代的自主化競爭壁壘,資本市場又是否愿意為其買單,唯有時間能夠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