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統一進程面臨美日軍事威懾與歐洲軟性干預的三方圍堵,中國堅決反對外部干涉。面對美國對臺軍售的拖延與欺騙,以及島內政治新變局,統一大業將如何突破重圍?
據央視新聞報道稱,10月21日,高市早苗當選日本新一任首相,高市早苗是個右翼分子,且多次叫囂“臺灣有事日本必介入”這種話。她的上臺,意味著接下來,日本將會頻繁炒作臺灣議題。
賴清德此人則在高市早苗當選后,第一時間發文祝賀,還妄稱其是“臺灣堅定的友人”。因此遭到國臺辦的強勢警告。
國臺辦首先警告日本,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慎之又慎的處理涉臺問題。并警告賴清德之流,“倚外謀獨”注定失敗。
![]()
我們注意到,自從九三閱兵之后,美國、日本等國家已經難掩焦慮,開始在“作死”的邊緣瘋狂徘徊。
上個月,美日進行了“堅毅之龍”演習,創下1.9萬人的參演紀錄,更關鍵的是,美軍首次在日本實戰部署“堤豐”中程導彈系統。
這套系統作戰半徑覆蓋臺海,與去年相比,新增的海軍陸戰隊遠征導彈系統讓演習呈現出明顯的進攻性轉向。
不僅如此,美國還拉攏了整個西方國家來對付中國,歐洲議會今年上半年的代表團竄訪,說明除了美日,歐洲正在成為第三股干涉勢力。
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聯盟”升級看似來勢洶洶,實則“表演成分”居高,毫無含金量,中國大陸甚至不用一兵一卒,就能有效反制。
就拿歐洲來說,中國駐歐盟使團通過精準打擊“一中一臺”論述,引用國際法形成法律壓制,同時暗示中歐經貿合作可能受影響。
這種多層次警告立刻產生效果,迫使歐洲議會重新評估介入的代價。事實證明,在俄烏沖突持續消耗歐洲精力的背景下,歐洲激進涉臺政策的空間極為有限。
![]()
而日本,空有野心,高市早苗曾多次提及,要把自衛隊更名為“國防軍”,妄圖復興“軍國主義”,但這一點,美國首先就不會讓她得逞,日本被美國視為監視中國的前沿陣地,一旦臺灣真的有事,美國只會第一時間放棄日本,而日本想要介入,只會淪為東風導彈的“活靶子”。
美國虛張聲勢,不過是想向“臺獨”傳遞錯誤信號,在臺灣回歸之前大撈特撈。
臺灣媒體近日報道稱,美國軍工新創公司Anduril創始人拉奇幾周前親赴臺灣,交付所謂“用于對抗中國入侵的飛彈和武器系統”。
此人在全球熱門播客“喬羅根體驗”中直言不諱地推銷“豪豬戰略”,聲稱要把臺灣打造成“超多刺的豪豬”。
他基于所謂的“中國27”指導政策,即所有武器研發都以“2027年可能入侵”為想定,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恐懼經濟學”。
美國軍火商為了賣武器,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什么謊話都說得出口。
![]()
現實是美國一邊要求臺灣快速武裝,一邊卻在軍售交付上拖沓不前。去年6月核準的720套彈簧刀300型無人機及Altius-600M攻擊型無人機,直到今年8月才部分交付。
而原定2026年底前交付的66架F-16V戰機確認延宕,交付日期不定。這種“既要賣武器,又不愿真正武裝”的行為,已經足以說明一切。
而臺當局卻仍在自欺欺人,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一面承認“交付確實有挑戰”,一面又強調“戰力不受影響”。
但臺灣并不是人人都糊涂,正當外部干涉愈演愈烈之時,10月18日的國民黨主席改選結果出來了。鄭麗文以65122票、50.15%的得票率當選,次日就收到大陸最高層的賀電。
鄭麗文在回電中,明確強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并提出“共同為中華民族復興開辟道路”。
如果接下來,國民黨真的能堅定地走務實風格,堅持“九二共識”,加強兩岸交流,那么兩黨共識必然重建促成民間交流突破,國民黨新領導層可能開啟兩岸交流新窗口,民間力量的覺醒將成為制約“臺獨”的關鍵因素,兩岸統一或能早一天到來。
![]()
如今,美軍售延遲引發臺防務體系信任危機,F-16V交付問題只是開始,隨著更多軍售項目延期,臺當局即便愿意自欺欺人,臺軍內部也不會再相信美國的鬼話。而美國所謂的“豪豬”戰略,只會促使大陸采取更果斷的反制措施。
縱觀全局,美國等外部干涉反而在加速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的覺醒。當臺灣民眾看清軍售背后的商業算計,當歐洲議會意識到介入的代價遠超收益,當國民黨重新找到在兩岸關系中的定位,統一的時與勢正在向我們期待的方向傾斜。
歷史大勢從不由幾場軍演或幾次竄訪改變,那些試圖靠販賣恐懼發財的軍火商,那些在紅線邊緣試探的政客,終將被證明只是統一進程中的短暫插曲。
而真正決定未來的,是兩岸同胞對共同家園的守護,對民族復興的渴望。在這個意義上,每一個外部干涉的舉動,都在讓更多臺灣同胞看清:誰的承諾值得信任,誰的利益與他們一致。
當“豪豬戰略”的幻想破滅,當軍售延宕的真相大白,兩岸統一必然加速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