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黔中安順,黃果樹大瀑布下群山蒼翠,虹山湖公園湖光瀲滟。9228平方公里的土地,宛如一位才華橫溢的生態詩人,以“綠”為筆觸,落筆于生態與發展的恢弘詩行,將山水“高顏值”與發展“高質量”寫成一首激蕩人心的綠色詩篇。
![]()
黃果樹大瀑布自然生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安順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這一科學論斷的深刻內涵,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全力筑牢綠色生態屏障,推行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勝勢。
今天的安順,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正于綠水青山間磅礴匯聚。
守護高顏值 ?綠韻沁黔中
“安順的美麗山水太迷人了,我真想把家安在這綠色山水間。”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一位來自河南的游客沉醉于黃果樹大瀑布的雄渾壯闊,由衷贊嘆。
這個“十一”黃金周,無數游客涌入安順,尋覓綠水青山間蘊藏的獨特自然魅力。這份贊譽,正是近年來安順堅守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的生動回響。
![]()
九龍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借助良好生態發展康養
安順山水美如畫,離不開厚植生態“底色”。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實施國家儲備林建設和新一輪退耕還林,累計營造林510萬畝以上,實施了嚴格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加大了對非法砍伐、破壞林地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不斷擴大森林面積。如今,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2%以上。
綠色映底蘊,山水見初心。從植綠造綠再到河湖治理,安順圍繞水生態保護做文章,把打造水美安順放在首位,構建了市、縣(區)、鄉和村四級河長體系,加強對12個國控、省控斷面監測、讓安順每條河流、每個水庫、每個湖泊都有河長來管,迎來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生態新格局。
生態優勢就是發展優勢,更是未來的生產力,我市持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氣、水、土壤、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定保持優良。
![]()
虹山湖公園
看水質,水環境質量保持良好,全市縣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9.04%,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污水處理率提升至95%、98.93%。
聞空氣,安順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9.5%,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PM2.5濃度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
天藍、水凈、地綠、氣爽......每一處潛心保護的山水,都成為安順撬動“金山銀山”的有力支點。
轉化高產值 ?綠景奔共富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生態本身就是價值。”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折射出的是保護自然和生產力發展相統一的科學生態觀,其核心是“兩山”價值的轉換。
近年來,安順在不斷厚植“綠水青山”生態本底的同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作為“兩山”轉化的主渠道,將“青山顏值”轉化“富民經濟”,不斷推動綠水青山生態“顏值”轉換為金山銀山市場“價值”。
![]()
石頭寨村美麗自然風光
金秋十月,走進黃果樹旅游區黃果樹鎮石頭寨村,青山環繞,河水潺潺,一幅寧靜祥和的田園鄉村畫卷徐徐展開。村子里,一棟棟民宿錯落有致,灰青色石頭墻與周邊的綠樹青山相互映襯,格外和諧。
石頭寨村,這個依山傍水的布依族傳統村寨,憑借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民族文化,在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近年來,全村依托美麗的山水生態景色,旅游業快速發展。”村黨支部書記伍小江介紹,“依托自然山水風光和傳統村落歷史文化,村里大力發展‘森林康養?避暑之旅’鄉村旅游產業。”目前,全村通過引進企業投資,建成民宿10多家,共有客房100多間,生意紅火,民宿產業帶動村民就業增收上百人。
生態經濟“點綠成金”。借助美麗山水,安順“生態+旅游”產業蓬勃發展,生動詮釋了生態價值的多元實現路徑。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總收入分別增長11%、12%,接待境外游客增長325%,帶動避暑旅居產業異軍突起,避暑房產銷售增長41%。
同時,安順良好的生態基底,為特色富民產業發展也提供了廣闊空間。近年來,依托山林資源,安順通過“生態+特色產業”模式,讓生態優勢轉化為富民產業發展動能。
![]()
西秀區雞場鄉茶果場生態茶園
在西秀區,林下中藥材撐起了當地村民的“致富傘”;在鎮寧,鎮寧蜂糖李拓寬群眾致富路;在關嶺,花椒樹成為石漠化治理和富民產業發展的典范……全市上半年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林地面積126萬畝,實現林業生態產值34.53億元。
安順的實踐證明:守護綠水青山,終會收獲金山銀山;當生態底色越來越亮,發展的路子就會越走越寬。
創新高質量 ?綠能涌新潮
![]()
關嶺崗烏納卜林業光伏電站
走進關嶺自治縣盤江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光伏板猶如“能源之海”,不知疲憊地吸收著光與熱的能量,又源源不斷地將其轉化為清潔電能,點亮千家萬戶。如今,關嶺自治縣光伏項目數量已達30座,裝機規模達425萬千瓦;在建光伏6座,裝機規模78.4萬千瓦。
在紫云自治縣貓營鎮,貴州首座集中式、數字智能化、規模最大的儲能電站生產正忙,一排排形似集裝箱的白色儲能電池倉,用電低谷時儲存電力,用電高峰時釋放電力,避免電力系統“忙閑不均”,可以保障7萬戶人家同時用電,被人們戲稱為“超級充電寶”。
新興產業“逐綠而興”。新質生產力,其底色必然是綠色。安順的實踐有力印證著這一方向——
近年來,安順市依托豐富的風能、太陽能、水能及生物質能等資源,積極推進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
關嶺自治縣永寧風力發電場
截至今年7月,全市累計建成電力裝機規模達1201.976萬千瓦;今年1至7月,累計發電量106.48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50%。在項目推進上,我市堅持以規劃為引領,高效推動新能源項目落地見效,已并網新能源項目61個,總裝機容量697.176萬千瓦。
以“綠”生“金”,擦亮工業制造“向綠底色”。近年來,安順持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統籌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強做優新能源、數字經濟等產業。
![]()
固達電線電纜(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無論是獲評“2023年國家級綠色工廠”的固達電線電纜(集團)有限公司、貴州國塑科技管業有限責任公司,還是全面完成技術提升和設備更新的紅星發展、紅星山海、貴州匯景等規上企業,高效綠色的生產工藝正逐步支撐起安順綠色制造的“基本面”。
生態經濟,重在資源利用的綠色化、精細化。時下的安順,正有效推動產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耗低碳化、生產過程綠色化、制造流程數字化,全面推進重點行業綠色升級,加快推進安順經開區、安順高新區、普定經濟開發區等園區開展循環化改造,累計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7家、省級綠色工廠13家,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入更多綠色動能。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未來的安順,必將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書寫出更多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新篇章。
來源:掌上安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