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CCTV-15播出的《全民開麥》節目中,張淇再次演繹了《難卻》《武家坡2021》。
![]()
兩首歌都不是張淇第一次演繹,但每首歌,張淇都對它們進行了全新的歌曲情境詮釋。
這一次的《難卻》是張淇一個人的舞臺,他通過嗓音和演唱,演繹了一場有三個主角的戲劇故事。這個故事中:張淇既是冷眼旁觀的歌者,也是臺上的戲中人,更是臺下的看官。通過他的演唱,三個角色進行了數十載古今交融的多時空對話與傾訴,讓一首歌、一出戲、一場難卻的黃粱夢都融合于一個凄婉又刻骨的故事。
![]()
與《難卻》不同,這一次張淇在《全民開麥》節目中演繹的《武家坡2021》是一首合作舞臺。此前,張淇曾與蕭敬騰、曾黎、郭霄等人分別合作演繹過這首國風戲歌。
雖然是同一首歌,但仔細聽會發現它們的美感各有不同。原因在于張淇非常擅長根據搭檔、演出場景、演出環境等因素,對歌曲演繹進行靈活的細節調整與把控。同一首歌在他的演繹下有不同的視聽驚喜與光彩。
正因如此,張淇的每一次演繹都是讓人難卻難忘的。
至今仍然記得,第一次看張淇唱國風類歌曲,是在2021年播出的《披荊斬棘的哥哥》二公舞臺上。
彼時的他,就像一襲黑袍紅衫、額間一抹赤焰紅的玉面悟空。
![]()
獨具一格的老生唱腔技驚四座,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也正是他的《悟空》舞臺讓我對國風歌曲的聽感有了質的改觀。原來,國風歌曲也可以如此與眾不同,不僅層次精妙,還有桀驁不馴、戰天斗地的精神能量。
當時以為,披哥的《悟空》是張淇投入特別多才華、創意、精力、真摯才打磨出的精品舞臺,后續張淇能否持續創造類似的封神舞臺還未可知。
沒想到,差不多半年之后,張淇又一次用作品顛覆了我的認知。
在芒果TV《我們的滾燙人生》節目中,張淇改編了GAI周延的《烈火戰馬》,讓觀眾看到了張淇融合京劇、Rap、搖滾等多種音樂元素的更大可能。
此后,張淇呈現的每一個國風舞臺作品都給人一種極致美感與視聽震撼的深層沖擊。
2022年5月,張淇通過和詩以歌,以搖滾融合京劇的方式,作曲并演唱《風雨夢來》,重新詮釋了南宋詩人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風雨夢來》的京劇部分演繹,張淇特別用老生的念白、唱腔傳遞詩人相對淡然卻又感慨壯闊的心態。
不久之后,張淇又在《我們的歌》第四季第5期節目中對《武家坡2021》進行改編,并與蕭敬騰合作演繹,成為當季節目收官前唯一一個QQ音樂熱力值超過1500W的舞臺作品,也是整檔節目最出圈的一個舞臺作品。
對《武家坡2021》進行改編時,張淇直接將京劇《紅鬃烈馬》中的《武家坡》選段的唱詞“一馬離了西涼界”引入舞臺編排,除了戲腔的改編與歌詞再創作,他還特意為舞臺設計了具備起承轉合的戲劇場景,讓人以觀看戲劇表演的方式欣賞到了京劇與流行音樂的驚艷融合。
相比于改編《武家坡2021》,2023年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中,張淇創作了更深入融合京劇藝術的歌曲《觀溪》。在《觀溪》創作中張淇除了作詞、作曲,還為了豐富歌曲的情韻、境界自學陶笛,融入歌曲創作。
![]()
張淇對國風音樂的融合創新是多樣且不斷豐富的。
2024年,張淇在《我們的歌》第六季,改編了《難卻》。張淇除了將老生唱腔、戲曲程式、戲劇的“手眼身法步”、陶笛等融入到歌曲改編與演繹,還首次引入昆腔,實現了不同戲劇藝術與流行音樂的融合碰撞。
![]()
而2024年9月21日晚山東衛視播出的《戲宇宙》節目中,張淇把《身騎白馬》從一首歌擴展成一部融合了京劇、薌劇、木偶戲、舞蹈、土樓建筑、流行音樂等多種文藝形式的沉浸式劇目。
![]()
今年北京衛視“居庸山月”中秋晚會中,張淇演唱的《居庸關懷古》則是一首兼具樂府詩浪漫與邊塞詩豪邁的國風搖滾。整首歌曲演唱層次豐富,大開大合的歌曲氣勢中流動著嗓音演繹的曲韻玲瓏。
![]()
從《悟空》,到《風雨夢來》《觀溪》,再到《難卻》等,從2021年開始將京劇元素與流行音樂進行融合創作到現在,張淇的音樂創作既是豐富多樣的,也是日益成熟自如的。
對了,張淇在摯愛的京劇之外,還初步解鎖了豫劇、昆曲、臺州亂彈、藏戲、薌劇等多種戲劇門類,還將不同戲劇元素融入了國風作品的創新演繹中。比如《龍韻》《戲韻情長》《十保官》《四郎探母2024》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