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月的天水,麥積煙雨浸潤著隴上江南,渭河之畔的風承載著“羲皇故里”的千年文脈與工業精神,輕撫著這片孕育大國工匠的沃土。
![]()
10月16日,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揭牌儀式舉行。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的成立,開啟了服務國家核工業戰略和甘肅省“強工業”戰略的全新篇章,為天水乃至全省的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智力支撐。
![]()
今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在整合原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原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辦學資源基礎上,組建成立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大學。
![]()
五十載深耕核工業,匠心傳承育英才
五十載風雨兼程,學校始終堅守“核”之堅韌與奉獻、“工”之精密與務實。從服務國家核工業戰略的初心使命,到職業本科大學的宏偉藍圖;從國家級優質高職院校的淬煉成長,到全國創新創業50強高校的跨越提升;從現代化校園中裝備先進的核工程技術實訓中心,到與產業鏈精準對接的教學科研設備;從覆蓋核工業全鏈條的專業體系構建,到近5年培養畢業生超萬人,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這座被譽為“隴原匠星搖籃”的學府,正以鏗鏘步伐踏出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強音,成為天水市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歲月流金,弦歌不輟。學校在半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扎根核工業、產教深度融合、匠心育人”的鮮明特色。現已發展成為以資源勘查工程技術、測繪工程技術、現代分析測試技術等核工業特色專業為主體,以智能制造、新能源裝備、電子信息等專業為支撐的高水平職業本科院校。學校構建了覆蓋上游地質勘探、中游核裝備制造與運維、下游核技術應用與輻射防護的完整核工業專業鏈,5個首批職業本科專業精準對接國家“雙碳”目標及核產業鏈發展需求,為天水市打造區域性先進制造業高地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
產教融合結碩果,服務地方顯擔當
近年來,學校緊扣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和核工業發展需求,創新構建“核工引領、多元協同”的產教融合模式。牽頭組建全國地勘行業核技術應用、全國半導體顯示行業等4個國家級產教融合共同體,與中陜核、中核檢修等龍頭企業共建5個現代產業學院,建成124個校外實訓基地。累計為全國輸送了14萬余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眾多校友已成為行業技術骨干和中堅力量,涌現出一大批大國工匠和行業棟梁。
學校深度融入天水經濟社會發展,與本地企業共建華天產業學院、三和數碼產業學院等產教融合平臺,打造了產教協同育人的“天水樣板”。近五年培養的畢業生中超六成留在甘肅工作,為天水及周邊地區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人才保障,成為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作為學校升格后的首屆本科生,能夠見證這一歷史時刻,我倍感自豪!”2025級資源勘查工程技術專業學生代表激動地說,“學校深厚的核工業底蘊和先進的實訓條件,為我們成長為新時代核工業技術人才提供了廣闊舞臺。我們將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三線建設精神’,扎根隴原,為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新征程再出發,建設發展譜新篇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將聚焦服務國家核工業戰略、先進裝備制造業和甘肅省“強工業”行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重點打造核工程技術、智能制造等特色專業集群,構建與現代工業體系深度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學校將充分發揮地處天水的區位優勢,緊密對接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重點園區,動態優化專業設置,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能。
傳承“核”“工”薪火,再譜時代華章。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將以此次揭牌為契機,帶著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使命擔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著力培養更多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水實踐新篇章貢獻“甘工大”的硬核力量,在隴原大地上續寫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發展的輝煌篇章。
來源: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大學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