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體系的嚴重衰退,導致美國的落地能力已相當存疑,但美國仍舊擁有強大的設計能力,至少PPT畫的還挺好。近期,美媒《戰區》報道稱,西科斯基新推出了Nomad游牧民系列可擴展式垂直起降無人機。該系列無人機真的很適合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所需。
![]()
Nomad系列無人機采用了雙發坐式垂直起降設計,以尾翼支撐坐在地上,垂直起降方式類似于直升機,升空之后通過調整舵面實現水平飛行以執行長航時任務,該無人機也能像直升機一樣懸停以執行消防和后勤補給任務。
![]()
Nomad系列無人機中,體型較小的使用混動推進,體型相當于S-70黑鷹直升機的大型Nomad則使用傳動動力。Nomad系列無人機可執行偵察、后勤運輸,以及輕型攻擊任務。能夠應用于陸軍,海軍陸戰隊,海軍,水手等使用環境,在基地被摧毀會無法使用等未來作戰環境中可能非常有用。
![]()
西科斯基表示,翼展為3.13米(10.3英尺)的Nomad50已經完成了飛行測試,翼展為5.49米(18 英尺)的Nomad 100正在制作當中,該無人機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首飛。
![]()
Nomad Group3無人機第三批,最大起飛重量將提升至25公斤至600公斤(56磅至1320磅)的無人機群。西科斯基高級項目戰略和業務發展總監拉姆齊·本特利(Ramsey Bentley)介紹稱,Nomad Group 3階段會在機頭安裝傳感器轉塔,以承擔旅級情報、監視和偵察 (ISR)任務。
![]()
Nomad Group 4無人機,最大載荷將提升至226公斤(500磅),預計飛行高度為5500米(18000英尺),體型與MQ-1C無人機相似。可搭載更大尺寸的傳感器與更多的武器,預計可搭載四枚地獄火反坦克導彈或一對SDB小直徑炸彈。能夠執行偵察、作戰,以及重量輕但高價值的貨物運輸任務。
![]()
Nomad系列還計劃建造體型更大,可載人的變體。只不過載人變體將采用機翼傾斜機身水平設計。戰區在相關文章中提及,Nomad系列無人機可能會承擔高風險地區的戰斗搜救(CSAR)任務,以及單兵轉移任務……
![]()
雙發坐式垂直起降無人機,可以說是個非常不錯的概念。坐式垂直起降在垂直起降到水平飛行的轉換中,不需要像垂直起降戰斗機一樣調整升力噴口,不需要像傾轉翼機一樣轉動機翼/發動機/螺旋槳,轉換階段不需要變形能夠大大降低飛機的故障率(雖然也就是從很高降為比較高吧)。
![]()
坐式垂直起降的推進式螺旋槳設計,死重也要少于同時搭載多個升力螺旋槳+一到兩個推進式螺旋槳的無人機,水平飛行時抗風能力也更強。在發動機功率相同時能夠有效提升無人機的有效載荷,提升巡航效率。
![]()
雙發坐式垂直起降與單發坐式垂直起降相比,又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翼展,在占地面積相同時,實現更大的最大起飛重量,相對扁平的機身還有助于在有限空間內大量堆疊,從而增加載機量。
![]()
中小型的雙發坐式垂直起降無人機的垂直起降表現可能比不過三發、四發甚至六發、八發坐式垂直起降無人機的表現。但對于大型坐式垂直起降無人機而言,雙發設計的升力冗余、抗風能力都會比單發設計高一點。
![]()
并且對于缺乏陸地機場的陸軍、海軍陸戰隊以及一線對峙環境而言,不依賴跑道,速度堪比常規固定翼,且擁有數百公斤有效載荷的雙發坐式垂直起降無人機,是能滿足隨叫隨到的空中支援的存在,美國陸軍對該武器應該會很感興趣。
![]()
只不過任何無人機都面臨著小家伙很簡單,大家伙就有些難的尷尬,當下的中美兩國都擁有巨量的坐式垂直起降無人機,翼展為3.13米(10.3英尺)的Nomad50真的沒有多少亮點,在更大型的雙發坐式垂直起降無人機真正得以測試之前,誰都不清楚該構型的表現到底如何。
![]()
盤子從來都不懷疑美國的設計能力,但盤子對美國的落地能力完全不抱以任何信心。西科斯基很容易陷入先發出來PPT,但項目落地速度卻晚于中國的尷尬。可以說美國近年來公布的一連串打算打不對稱戰爭的PPT,真的是一個比一個適合中國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