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雨,整整下了四十天。四十個晝夜的綿密,讓這座古城幾乎忘了陽光的溫度。
![]()
窗外的世界被洗得褪了色,天空像蒙著層層濕紗,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陽臺欄桿上,青苔不知何時攀了上來,那抹嫩綠在灰蒙蒙的底色里,倔強地宣告著生命的痕跡。
鄰里相遇,總會聽見那句:“再下下去,兵馬俑都要長青苔了。”——苦中帶笑的調侃,成了這段日子里最熟悉的問候。
他們說,這是幾十年不遇的連陰雨。數字是抽象的,可傘骨間的銹跡、鞋柜里揮之不去的潮氣,都在訴說著這份真切的潮濕。
雨中的西安,恍惚間換了容顏。
大雁塔的磚石吸飽了水色,城墻根泛著青苔的幽光。更奇妙的是,街頭巷尾、公園長椅,甚至校園的樹根旁,都冒出了小小的蘑菇。
這座北方古城,竟生出了幾分江南的濕潤。只是疾控中心的提醒早早傳來:野生蘑菇勿采勿食——連這點雨中的詩意,都帶著謹慎的注腳。
![]()
這雨下得極有耐心,不急不躁,從容得像個謙謙君子。它沒有夏雨的暴烈,只是綿綿密密地織著,仿佛要和這座千年古都比一比,誰的耐性更長久。
雨最大時,窗外世界模糊成一片水幕。街道成了河道,車輪劃過,濺起的水花如白鷺展翅。
這樣的天氣里,整座城市都慢了下來,連時光都顯得黏稠。只是苦了地里的農人,秋收秋種誤了時節,該是怎樣的焦心。
最讓人驚嘆的,是那對盤了四年的核桃,竟在雨季里發了芽。
消息像菌子一樣在網絡悄然生長,讓人忍俊不禁,又莫名感動。需要怎樣的天時地利,才能讓一顆被摩挲四載的文玩核桃,在連綿雨水中重獲新生?
![]()
網友笑談:“西安這是要變雨林了,再過幾天是不是能看到大象?”
玩笑背后,卻是真實的憂患。城里人感嘆“如江南”時,鄉間人正為爛在地里的莊稼發愁。
有農人留言:“摘石榴時,手上全是刺傷,樹滑得上不去,地里泥濘得拔不出腳。”
生活就是這樣,在詩意的縫隙里,藏著最樸素的艱難。
這雨,下進了記憶深處。
想起童年時,水是要翻過幾道坡,從山泉里一擔擔挑回的。每逢播種,就盼著一場恰到好處的雨——要潤物無聲,又要適可而止。
記得祖母的“止雨術”:她將洗衣棒槌立在院中,對著“棒槌娃”唱念——雨該停了,太陽該出來了,否則“棒槌娃”長不好會生氣。說來奇妙,雨常就真的漸歇。
![]()
最難忘雨后的黃昏,陽光溫軟如酒,彩虹是杯中最美的那抹顏色。
想指給母親看,卻記著禁忌:“指彩虹,手指會粘在一起。”于是每次偷偷指完,總要惴惴地伸著那根手指,生怕它再不能彎曲。
西安的雨,有著千年的記憶。
史書里,長安城的“淫雨百日”早有記載。這座古城與雨的糾葛,早已滲進歷史的肌理。
如今,大雁塔的磚縫間,雨水浸出蜿蜒的暗紋。那是時光的拓印——將歷代的修繕、戰火的痕跡、香客的體溫,都翻譯成此刻磚面上沉默的敘事。
文保專家稱其為“活性水漬”,我卻覺得,那是古塔在雨中呼吸。
![]()
然而今天,雨真的停了。
清晨醒來,習慣性地聆聽——卻沒有了雨聲。世界突然安靜得讓人恍惚。推窗,干爽的風撲面而來,帶著泥土蘇醒的氣息。
陽光還在云后醞釀,但已經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樓下重響孩童的嬉鬧,鄰居紛紛開窗,深呼吸——像要把積壓四十天的潮濕,一次呼盡。
有網友歡欣:“西安天空太陽公公哈哈笑。”但此刻,沒人計較明天。雨停了,這就足夠。
我在小區里慢慢走著。積水未退,一洼一洼映著天空,如散落一地的鏡子。樹葉上的水珠偶爾滴落,晶瑩剔透。世界像是剛被洗禮過,萬物嶄新。
天氣預報說,雨或許還會再來。但此刻的停歇,值得好好珍惜。
這四十天的雨,多像人生中那些漫長的陰霾。
![]()
想起網友描述的舊年連陰雨:“父母無法生火做飯,柴火全濕了。學校停課,玉米爛在地里,麥子只好撒種,河灘水深及腰,棉花全都泡壞了。”
那些年的雨,“從夏下到秋,寫入縣志,多少房屋倒塌……”。
可再漫長的雨季,也終會過去。而每一次雨的間歇,都值得深深感恩,好好活著。
想起東坡那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歷盡滄桑的詞人早已悟透:風雨晴晦都是過客,一切經歷,終將沉淀為生命的厚度。
雨停了。西安終于可以舒展筋骨,我們也得以收起雨傘,仰面迎接這難得的晴朗。
![]()
這場雨除了可見的青苔、蘑菇、新綠,一定還有些看不見的改變,在悄悄發生。就像歷史上那些著名的雨,每一場都默默改寫了什么。
過往的雨見證過王朝更迭,如今的雨記錄著我們的日常。而今年的雨,其綿長已超越大多數人的記憶。
但無論如何,陽光總會歸來。
哪怕,只是短暫的一天。
2025年10月14日寫于西安 圖片來源于網絡 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