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飛翼型武庫機計劃:對華威脅幾何?
近期,美國空軍在新型戰機研發領域可謂舉步維艱,呈現出“一步慢步步慢”的態勢。此前,美方大肆吹噓的第六代NGAD戰機,至今仍未現真身,僅靠F47的各類PPT和圖片,來試圖對沖中國在第六代戰斗機研發上的迅猛進展及其帶來的廣泛影響。尤其是在93閱兵之后,美國高層終于按捺不住,不斷催促加快下一代戰斗機的研發進度。
![]()
在此背景下,美國空軍提出可能會發展一款采用飛翼構型的無人平臺,將其作為空中武庫艦,掛載大量彈藥,以此抗衡在西太平洋地區所謂“敵方”優勢空中戰機帶來的數量優勢。
實際上,美國這種外掛式的空中武庫艦設想并非首次出現。早在1960年代,美軍就曾設想利用某些戰機外掛大量導彈,充當“導彈卡車”,配合主力戰機進行中距攔截作戰。然而,每次相關研究最終都陷入死胡同。
究其原因,這樣一款戰機本身就是一個高價值目標。當它外掛大量導彈后,先不說導彈本身的高價值以及飛機本身的造價,僅導彈對飛機外形和氣動造成的破壞,就足以讓這款戰機成為敵方集火打擊的對象。
美軍當年研究過的類似導彈武庫艦項目不勝枚舉,但最終都落到了同時代最先進的轟炸機身上。例如,美國曾考慮將B - 1B轟炸機改進為B - 1R型導彈載機,使其能掛載上百枚AIM120導彈進行空中作戰,但這一設想最終淪為紙上談兵。
![]()
此次美國提出飛翼武庫機計劃,其瞄準的目標顯然是目前研發進度相對正常的下一代戰機——B - 21。B - 21可看作是B - 2的縮小簡化版,或者說是廉價版本。在B - 21研發過程中,也曾提出要同步研發一款無人型B - 21,國內網友戲稱其為“B - 10.5”,即B - 21的一半。這款飛翼機能夠配合B - 21進行滲透作戰,針對一些高威脅目標實施相對廉價、可承受的打擊。
但問題是,這樣一款飛翼機真的能在未來空戰中取得良好效果嗎?近期央視的《必勝》紀錄片記載了殲 - 16部隊與美國引以為傲的F - 22戰斗機部隊的一次遭遇。即便F - 22這種體型相對較小、隱身性能較好的空中優勢戰機,在我國的沿海防御體系中都毫無遁形。由此可以想象,當B - 21掛滿導彈后,以其笨拙的飛行能力,在我國的防御體系面前無疑就是一塊“肥肉”。
![]()
要知道,解放軍陣中可不只有霹靂15這樣的先進導彈,還有號稱“如來神掌”的霹靂17以及一些更為神秘的遠程空空導彈。就連在93閱兵上展示出來的長劍 - 1000高超聲速導彈,都有本事打擊敵方的空中關鍵目標。咱們有這樣厲害的應對手段,一架B - 21要是裝滿了空空導彈,還想偷偷摸摸地鉆進咱們對抗的最前沿區域,那困難程度簡直沒法想象,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兒。
而且,B - 21緩慢的飛行速度對其搭載導彈的射程加成會產生負面效果。面對以兩馬赫速度進行超巡的中國空軍殲 - 35、殲 - 20,甚至是下一代的殲 - 36、殲 - 50,掛滿導彈的B - 21顯然毫無勝算,只能是“送菜”。
![]()
綜合來看,美國目前在下一代戰機研發上確實遭遇了瓶頸,只能采取一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舉措,甚至有些“沒活硬整”的意味。
B - 21掛滿空空導彈來進行空戰,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恐怕都難以成為美國空軍與中國對抗的主要或可行手段,畢竟我國有著太多的反制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