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莫 莉
/ 黃大路
設計/ 甄尤美
在法拉利剛剛啟動其首款純電動車Elettrica之際,蘭博基尼卻稱正考慮擱置兩年前的純電承諾。
就在這幾天,蘭博基尼CEO史蒂芬·溫科爾曼(Stephan Winkelmann)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蘭博基尼兩年承諾的首款純電車型,或許在近期迎來變化。
原定在本十年后期量產、被視為品牌第四車系雛形的Lanzador,正被認真評估由純電動車改為插電式混合動力,并將在幾周內做出最終決定。
這一計劃調整的背后,是高端電動跑車市場需求的持續降溫。
溫科爾曼判斷,如果堅持純電路線,或許首款純電動車一上市就會遇冷,“我們有能力打造純電動車,但我認為未來幾年推出純電版本并非明智之舉。”

純電首作或將“遇冷”
![]()
在接受Autocar采訪時,溫科爾曼透露,關于Lanzador是做純電還是做插混,“我們需要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決定”。
他同時判斷,就蘭博基尼這類產品而言,眼下客戶“并不把純電動車視作合適替代”,公司“當然有能力做純電動車,但在未來幾年里這會是一個不夠好的報價”。
這不是單句情緒化表達,而是基于對高凈值客群使用場景與體驗閾值的再評估,對這類客戶,聲浪、機械參與感、連續極限與補能便捷性是綜合權衡,絕對加速并不足以單點撬動換購。
從品牌策略看,這并非孤立動作。
今年7月,溫科爾曼已確認下一代Urus將于2029年以插混形式登場,而非此前一度被討論的純電版本。
作為蘭博基尼的體量擔當,Urus這一取向升級為公司表態后,等于把電動化節拍整體切換到“混動穩態+純電擇時”的模式。
根據Motor1報道,對于注重動態質感與長周期口碑的高價位車型,這種“先穩體驗、再等拐點”的防守反擊,能把技術、成本與法規錯位帶來的風險壓低到更可控的區間。
根據多家媒體的判斷,Lanzador由純電改走插混的可能性正在提升,甚至以“首款純電或將到店即遇冷”來描述市場風險。
雖然措辭各有不同,但核心事實均指向同一判斷,高端性能純電動汽車當前需求存在回落,品牌短期將以插混鞏固性能與體驗,在等待技術與補能生態進一步成熟,這些判斷正是溫科爾曼“幾周內拍板”的現實背景。

從2023概念亮相到“幾周內定生死”
![]()
在2023年蒙特雷車展期間,蘭博基尼就以2+2座的“Ultra GT”概念形態首次公開亮相Lanzador,明確其作為“第四車系”的前瞻定位,并將其定義為品牌首款量產純電車型。
當時發布的信息顯示,該車采用四輪驅動、目標系統功率超過1兆瓦、配備全新高性能電池,并在材料與工藝上強調可持續路線。蘭博基尼隨后在品牌官網與媒體中心延展了這個表述,將Lanzador置于“電動時代保持蘭博基尼駕駛樂趣與身份印記”的語境中。
作為品牌首款量產純電車型,起初,規劃量產時間“在本十年后期”,原定于2028年。
進入2024年底,溫科爾曼在公司總部受訪時已將“首款純電”的量產節點從2028推遲到2029,理由是不認為2025至2026年市場已準備好接受超高端純電動汽車。
從那之后,蘭博基尼圍繞“先以插混穩住性能和體驗,再擇機導入純電動”的思路愈發明晰。
如今,蘭博基尼更將Lanzador的“動力形態”推上議程。這意味著,管理層不只是評估何時上,還在評估以何種技術路徑上。
根據Autocar報道,如果Lanzador改為插混,最可能的變化是以混動總成為城市與低速場景提供靜謐與高效,同時用內燃與多電機協同釋放山路與賽道的可玩性。在整車“姿態”上,仍將維持高離地間隙的GT范式與2+2座布局,與Revuelto的插混旗艦和Urus SE的家族體驗形成互補。
實際上,對用戶而言,學習與養護成本更接近現有產品。對品牌而言,“首款量產純電”的戰略旗幟會延后,但體驗閉環的概率更高。這也是溫科爾曼強調“客戶今天不把純電視作替代”的背景下,插混方案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溫科爾曼近期也釋放出“V12將延續至2030年之后”的積極信號,表明品牌在旗艦層面仍會維護長久以來的情緒資產與聲浪美學,這與Revuelto平臺的持續打磨相匹配,也解釋了為何蘭博基尼愿意給純電方案更多時間窗口。

友商的電動化路徑分野
![]()
就在蘭博基尼還在思考之時,法拉利于10月9日在馬拉內羅揭示其首款量產純電Elettrica的核心技術,包括生產就緒的底盤、電池包與電機布局。
據了解,該車為四門構型,0—100km/h加速約2.5秒,最高時速可達310km/h,并以“真實動力系統振動放大”的方式保留品牌聲學特征。(詳情可見沒有引擎的法拉利,還是法拉利嗎?)。
同時,法拉利還將2030年純電占比目標從此前的40%下調至20%,其余由內燃與混動分擔,屬于“理性推進”的多能源策略。據路透社報道,這款車預計在2026年前后進入交付周期。
實際上,近幾年有多家超豪華與高性能品牌都做過節奏上調整。
阿斯頓馬丁便進行過“二次延期”。阿斯頓馬丁在2024至2025年間兩次推后首款純電時間窗,階段性將資源集中于插混與混動,并著手成本與組織收縮,與其財務與供給側壓力相互作用。
這與蘭博基尼如今的取舍很相似。一方面,客戶群體對續航、補能、重量、聲學情緒的綜合體驗要求更苛刻;另一方面,法規、原材料與供應鏈的不確定性抬高了錯誤決策成本。
大眾集團的保時捷也屢次被報道調整電動化節奏,尤其在中置跑車718電動化項目與利潤預期之間尋找更穩妥的節奏,反映出從緊平衡的大背景。這些案例,為蘭博基尼的選擇提供了外部參照。
最后回到蘭博基尼本身,溫科爾曼所說“幾周內”的最終表態,將直接決定Lanzador的動力路線與供應鏈定型,并影響隨后的路試與上市節奏。
與之對照,法拉利Elettrica在2026年前后的交付表現與用戶口碑,一旦跑通閉環,會重塑“超豪華純電可行性”的行業預期,對蘭博基尼后續的純電時點構成壓力。
業內普遍認為,2026年至2029年很可能成為超豪華性能電動化的“試錯窗口”,不同品牌將依據各自客群結構、能力與財務條件,選擇不同的步幅與落點。豪華陣營中到底誰能先跑通,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