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萬沒想到,美國國債已經飆升到37萬億美元了!
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每個美國公民各背了11萬美元的債,連剛出生的嬰兒都得“自帶債務”來到這個世界。
面對如此龐大的債務,特朗普一邊“印鈔還債”,一邊對150多個國家加征關稅,連盟友們都沒放過,甚至還想讓中國當“接盤俠”。
![]()
然而,中國不僅拒絕接盤,還反手減持8000億美債,日本也跟風加入拋售行列。
特朗普急得跳腳!急功近利不但沒見成效,反而將美國經濟逼向更危險的邊緣。
一向號稱“經濟大國”的美國,多年來總是打著“世界霸主”的旗號摻和這、插足那,如今怎么淪落為全球頭號“負債國”了呢?
![]()
美國的國債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只是這兩年漲得特別離譜。去年34萬億,今年卻直接沖到了37萬億,9個月漲了3萬億,印鈔機都沒那么快。
為啥欠這么多?這還得從二戰后說起。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國債從起初的510億美元飆升至2600億美元。
于是,美國趁著二戰勝利的機會將美元推上了國際貨幣的寶座。當美元大量流出后,美國擔心它貶值又開始發行國債將美元大量收回來。
自此,美元通過國際循環支撐了其霸權地位,而美國也形成了依賴國債應對財政赤字的偏好。平時花錢大手大腳慣了,一旦出現收支不平衡便通過發行國債來向全球融資。
![]()
2008年次貸危機時美國國債就已達到16萬億美元,新冠期間,美國又發行了7萬億美元新債,國債直接飆升到了24萬億美元。
加上美國喜歡到處建軍事基地,光是去年的軍費就快接近9000億美元,而這些開支大多是通過發債融資而來。
特朗普也不是沒想過省錢。他二次上臺后,先是找來馬斯克搞了個“效率委員會”,想要砍掉大批公務員以減少財政開支。
結果軍工企業不干,國會不干,選民也不干,最后只節省了不到100億美元,對36萬億債務來說,這點錢連塞牙縫都不夠。
省錢不行,那就多賺錢吧!于是特朗普一紙令下開啟“全球加稅”,對中國商品加55%關稅,連盟友歐盟的鋼鐵都不放過。
對外加稅反而導致美國的進口成本暴漲,國內物價飛漲,通脹直接飆到6.5%,老百姓怨聲載道。更慘的是,華爾街股市一天暴跌1000點。
眼看省錢、加稅都行不通,特朗普把主意又打到了美聯儲頭上。美聯儲是美國的中央銀行,但它有個特點就是獨立于美國政權之外,連白宮和特朗普都管不著。
更重要的是美聯儲手里還握著7萬多億美債,可以說是美國目前第一債主了。
特朗普顧不上美聯儲歸不歸他管了,一上來就要求鮑威爾降息,可鮑威爾懶得搭理他。特朗普火了,一邊威脅要撤他的職,一邊派人去查美聯儲的賬。
![]()
結果華爾街直接炸鍋,股市又崩了,美元匯率跳水,全球投資者瘋狂拋售美債。特朗普這才發現,美聯儲也不是他能隨便拿捏的。
現在美國通脹高企,物價飛漲,美國老百姓也開始慌了,不少人開始囤黃金、買比特幣,甚至有人干脆把錢換成人民幣,畢竟,誰也不知道美元哪天會崩。
![]()
有人說美國欠了全世界37萬億美元,利息都快還不起了,它不是號稱“全球霸主”嗎?要是賴賬不還了怎么辦?
可問題是,這招要是管用,全球金融體系早就崩了幾百回了。為啥美國不敢真賴賬?答案就是“信用”兩個字。
美國國債能賣出去全靠多年以來全球對美元的信任。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石油、黃金、芯片貿易等全用它來結算,美國國債更是各國央行壓箱底的“安全資產”。
可一旦美國真敢賴賬,美元信用就會瞬間崩塌,到時不但美債會暴跌,美元也會秒變廢紙,誰還愿意收美元?
中東石油可能改用人民幣結算,歐洲企業會連夜換歐元。更可怕的是還會引發美國內亂,養老金、社保基金等全都在美債里呢,老百姓一旦活不下去,街頭抗議就能掀翻白宮。
特朗普心里其實比誰都清楚,美元霸權可比37萬億債務值錢多了。
![]()
此外,美國國債除了美聯儲外,還有日本、英國、歐盟這些“自己人”手里都持有不少。要是美國敢賴賬,第一個跳腳的肯定是這幫“鐵桿盟友”。
日本會反手拋售美債,到時日元升值,美國出口更完蛋。歐盟會把歷史舊賬翻出來說,這樣一來,美國反而虧得更大。更別說美國軍費還全靠“發債”來撐著。
其實,美國最想賴的是中國的賬,可中國早就防著它這手了,自2022年起中國就開始減持美債了:從最初的1.2萬億砍掉了8000億,拋售速度比華爾街跑得還快。
年初,美國又想通過抬高關稅來控制中國,結果反而讓中國在對美出口上又提升了35.7%。
貿易之戰沒能把中國打“退縮”,反而逼著中國加速了去美國化進程。
再說,美國國會又不是特朗普家開的,特朗普要減稅,民主黨要福利,兩黨唯一共識就是“不能明著賴賬”。
硬賴賬不行,但美國還有陰招:那就是狂印美元讓債主手里的錢貶值,變相少還錢。或者發100年期國債,把問題扔給孫子輩。
這些招數全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美元越折騰,全球去美元化越快,最終美國還是輸家。
![]()
近幾年,美國國債規模越來越大,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對其信用體系能否持續發展產生質疑。尤其是特朗普再次入駐白宮后,對外濫征關稅、頻繁政策轉向,嚴重沖擊了美元金融市場的穩定。
美國本土經濟學家也頻繁發聲,指出美國財政風險指數已明顯上升,未來可能會引發信用危機或金融震蕩,解決美債危機已迫在眉睫。
![]()
截至目前,美國國債已高達37萬億,占國內GDP比重超過123%,巨額債務已帶來沉重的利息負擔,光是去年的利息就高達9210億美元。
美債的運作邏輯越來越像一場“龐氏游戲”,借新債還舊債,利息靠發更多債來覆蓋。
2025年,約有9.3萬億美元債務到期,占存量債務的三分之一,而美國財政部又是通過“續發行”來滾雪球。
特朗普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有報道稱,他近期開始在對中國貿易和金融施壓上有所收斂,試圖妥協并做出讓步:包括主動尋求訪華、暫停對臺軍援、派出國會代表團訪華等。
而面對美債潛在風險,中國一邊減持,一邊囤黃金、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實施“去美元化”戰略。
美國想用關稅逼中國低頭,結果先把自己逼進了墻角。
蘋果把生產線搬到越南后,發現成本比深圳還高,良品率低還經常掉鏈子。更尷尬的是,美國想找替代供應商,翻遍盟友名單也沒合適的。
在農副產品方面,墨西哥的西紅柿還因為關稅太高,寧愿賣給歐洲也不給美國。結果就是,美國超市里的牛油果從3美元漲到6美元,西紅柿、黃瓜甚至開始限購。
這些日常食品的價格上漲,對美國中低收入家庭來說無疑又加重了經濟負擔。
![]()
中國貨進美國市場受阻,但中國也沒閑著。新疆的風電設備順利銷往巴基斯坦,云南的冷鏈蔬菜南下老撾,義烏的攤主不做萬圣節裝飾了,改做東南亞宗教飾品。
今年1-8月份,中國對美出口貿易雖下降了13.5%,但全球整體外貿卻增長了3.5%。目前,我國已和東盟、中歐、東南亞等其他地區128個國家成了最大貿易伙伴。
美債危局,是一場高懸于全球金融體系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短期內,憑借美元地位和發債能力,美國或可繼續“借新還舊”;但長期來看,債務膨脹、利息高企、信用透支的循環終將逼近臨界點。
美債會不會崩盤尚未可知,歷史上的美國也曾多次通過貨幣調整、財政改革等方式化解過債務危機。就看美國政權有沒有改革的魄力與決心。
如果美國繼續沉迷于兩黨博弈和對外擴張,美債崩盤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沒有哪個國家,能靠永遠滾雪球滾出一個未來。
參考資料:
1.浩舞默畫:《沒能讓中國妥協,36萬億美債填不上,特朗普決定“弄死”大債主!》
2.上海國際投融并購NEWS:《美國36萬億美債何時崩盤!后果如何!》
3.澎湃新聞:《36.2萬一債務將何去何從?》
作者:陳璐
編輯: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