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富有想象力、獨一無二、令人驚訝。”
英偉達CEO黃仁勛在采訪中連續兩次使用 “驚訝” 評價競爭對。
2025年10 月,AMD 以10%股權換取OpenAI數百億美元芯片訂單的消息,讓全球科技界側目,這家常年在AI芯片市場落后于英偉達的企業,用近乎“押注全部” 的方式撕開了市場缺口。
黃仁勛更是揭開了一個驚人真相,這場裹挾著股權置換、資金閉環與算力競賽的游戲,究竟是黃金時代序曲,還是泡沫破裂前的最后狂歡?
![]()
AMD與OpenAI的交易堪稱科技行業最激進的 “以股換單” 案例。
根據協議,OpenAI將在未來數年部署需10吉瓦電力的AMD芯片,包含即將推出的MI450系列,而作為回報,AMD授予其最多1.6億股認股權證,行權價僅0.01美元。
完全行權后OpenAI將持有AMD10%股份,而行權條件之一是AMD 股價達到 600 美元。
![]()
這一交易瞬間激活資本市場,在協議公布后AMD股價連續三日暴漲,市值飆升至3823億美元。
26位分析師密集上調目標價,杰富瑞更是將評級升至“買入”,目標價翻近一倍至 300 美元。
AMD之所以敢如此大膽,最大的底氣便是手里的技術突破。在AI軟件運行性能上超越英偉達B200/GB200,訓練性能相當,且價格更低。
![]()
而這對于需要控制成本的OpenAI而言,無疑是關鍵吸引力!
OpenAI在2025年現金消耗較年初預測高出15 億美元,而AMD的股權置換模式可大幅緩解短期資金壓力。
與 AMD的激進不同,英偉達選擇了更隱蔽的 “循環交易” 模式。他向OpenAI投資的1000億美元,并未直接換取股權,而是鎖定了10吉瓦算力的芯片訂單,大約400到500萬塊 GPU,同時獲得未來融資跟投權。
![]()
黃仁勛直言 “遺憾 OpenAI 成立時沒多投”。這番看似遺憾的表態背后是精密的資本設計,OpenAI 拿著英偉達的投資,與甲骨文簽署3000億美元云計算協議。
‘甲骨文為滿足4.5吉瓦算力需求,又需向英偉達采購數十億美元GPU。資金從英偉達流出經OpenAI、甲骨文回流,形成完美閉環。
這一閉環還嵌套著美國政府 “星際之門” 項目紅利,2025年1月,雙方CEO與特朗普共同宣布該計劃,擬投資5000億美元建設AI數據中心以確立美國技術霸權。
![]()
為承接訂單,甲骨文加速擴張,過去12個月資本支出達274億美元,遠超215億美元營運現金流,其在懷俄明州、德州等地興建的數據中心,未來都將成為英偉達GPU的 “消耗池”。
英偉達的野心遠不止于芯片銷售。2024年參與52起AI投資,2025年前9月已完成50筆交易,CoreWeave 與 xAI 是其中的關鍵落子。
這場資本盛宴下埋葬的坑越來越多,有分析師發出警告,復雜的交易網絡可能是AI泡沫破裂的 “早期信號”。
![]()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估值虛高。若OpenAI芯片部署不及預期,認股權證可能淪為廢紙。
整體資金鏈也十分脆弱。OpenAI五年燒錢將達1150億美元,一旦融資遇阻或營收增長不及預期萬億交易鏈將斷裂。
馬斯克直言 “中國公司是最強對手”,其電力與硬件建設優勢可能打破現有格局,而英偉達 “不強制客戶用自家技術” 的寬松政策,未來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
![]()
黃仁勛的 “驚訝” 或許十分清醒,在這場以萬億美元為賭注的競賽中,真正的贏家不是玩資本閉環最熟練的玩家,而是能持續創造算力價值的創新者。
當泡沫褪去,留下的將是支撐 AI 真正落地的技術基石與商業邏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