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PC用戶來說,鍵盤、鼠標這類外設幾乎每分鐘都離不開手,但在創新層面,它們卻始終是一片洼地。相對而言,機械鍵盤的發展已相當成熟,從早期焊接固定、難以改裝的鍵盤,升級到如今支持熱插拔、自由換軸的可編程打字外設;連曾經最笨重的機箱也朝著模塊化、易拆裝的方向不斷演進。然而,作為核心外設的鼠標,自Win95時代全面在PC領域普及以來,卻已停滯不前長達30年。一旦出現故障,它們就像一次性打火機般被丟棄,無論廠商還是消費者,似乎都默認了“鼠標出故障了就要丟掉”這一浪費的循環模式。
![]()
或許,在保修期內給雙擊失靈的羅技鼠標直接換新聽起來很便捷,消費者無須花錢,品牌方也無需費心,但這類售后協議往往要求你先提交舊鼠標——這份便利背后,是堆積如山的電子垃圾。事實上,鼠標故障多是小問題所致:可能是廉價的微動開關損壞、滾輪編碼器跳幀,或是電池續航衰減,而非核心傳感器故障。這些部件本可由用戶自行更換。當然,我不指望每位鼠標用戶都能熟練操作電器維修,但對于我們這些會用烙鐵的人來說,廠商卻在刻意阻撓維修——鼠標維修部件本該像手機、筆記本配件一樣容易獲取。但目前,我們唯一的救命稻草,只有少數專賣歐姆龍軸體、TTC編碼器的第三方店鋪;可即便手里握有配件,拆解鼠標的每一步仍像在闖關。
藏在腳墊下的螺絲:最煩人的設計缺陷
先從鼠標最讓人抓狂,也最該改進的設計缺陷說起:廠商把螺絲和螺孔藏在粘貼式特氟龍(PTFE)腳墊下方,這給想拆鼠標維修的用戶從一開始就設置了不必要的障礙。要知道,螺絲幾乎都嵌在鼠標外殼內部,根本不會接觸到鼠標墊,用保障鼠標順滑滑動的特氟龍腳墊去遮蓋螺絲,完全沒有任何功能性意義。
![]()
每次我想拆鼠標,第一步都是小心翼翼地揭下腳墊,生怕把它弄彎或變形——但幾乎每次都會搞砸。因為這些腳墊本就是設計成一次性耗材,揭下來后就再也無法平整地貼回去。腳墊的黏膠層只供一次使用,只要掀起一個角,它就徹底廢了。這必然會導致鼠標滑動時卡頓、不均勻,最后不得不花錢買第三方替換腳墊。這種令人費解的設計,唯一的作用就是阻礙維修,或讓維修過程變得復雜。
![]()
廠商或許會辯解:平整的鼠標底部看起來更美觀。但要知道,鼠標底部是用戶看得最少的一面,幾個露在外面的螺絲孔,根本不會影響任何人對設計美感的判斷。簡單的解決方案就在眼前:把螺絲孔設在除特氟龍腳墊下方以外的任何位置。如果廠商實在不愿改變設計,至少有責任向消費者直接出售官方替換腳墊,或是把腳墊設計成可重復使用的款式。
拆解難題:光學微動被封得嚴嚴實實
雷蛇在2019年的毒蝰上首次搭載睿翼鯊光學微動,目前已經出到第三代;羅技也在2023年的G502X上首次搭載歐姆龍光學微動。隨著光學微動的普及,過去因金屬彈片氧化導致的雙擊失靈問題已逐漸成為歷史——這對延長鼠標壽命來說是巨大進步,但光學部件有個新短板:極怕灰塵和碎屑。光學微動的工作原理是按鍵按壓阻斷光束,從而識別輸入,哪怕有一粒小小的薯片碎屑卡在里面,都可能導致按鍵失靈或觸發異常。
![]()
清理光學微動本應很簡單:打開外殼,用壓縮氣罐吹一下就行。但現實中,這卻成了一場折磨。大多數鼠標的設計像堡壘一樣,外殼用隱藏式卡扣封死,再加上一次性腳墊,根本無從下手。我們需要的是便于維護的鼠標設計:比如用常見的十字螺絲固定,外殼采用卡扣式設計,這樣用塑料撬棒就能輕松拆開。既然廠商宣傳光學軸可承受數百萬次點擊,就該用支持基礎維護的設計來兌現這個承諾,畢竟要達到“數百萬次點擊”的壽命,定期清理是必需的。而這樣的設計改動,對鼠標行業來說絕非什么難題。
熱插拔微動與編碼器:鼠標為何不行?
隨著機械鍵盤的興起,關注外設的用戶幾乎都或多或少接觸過這類產品。在機械鍵盤領域,熱插拔軸座徹底改變了用戶維修難題。有了它,我們甚至不用拿烙鐵,就能自行更換軸體。這套邏輯完全可以應用到鼠標上,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理由將其排除在外。鼠標微動的三個引腳,完全可以像鍵盤的凱華、Millmax軸座那樣,直接插在焊接好軸座的PCB板上。
![]()
或許有人會反駁:“這樣會讓微動不穩定,松動的微動用起來會有廉價感,還影響精度。”這個顧慮我能理解,但對掌握了定制PCB和部件生產能力的鼠標廠商來說,解決起來并不難。比如編碼器早已采用長金屬引腳包裹PCB的設計,靠這種結構實現穩固固定,類似思路完全可以用在鼠標微動上;退一步說,也可以通過優化鼠標外殼的公差,用外殼本身固定軸體,避免松動。試想一下:不用加熱烙鐵,幾分鐘內就能把清脆的歐姆龍微動換成更輕、更安靜的凱華靜音微動,這不僅能開啟鼠標個性化的新維度,更能大幅延長鼠標的使用壽命。
可更換電池與線纜:本應實現,卻被刻意省略
無線鼠標的問題更離譜。電池本就是消耗品,充電循環次數有限,但廠商仍堅持把電池直接焊接在PCB板上。一旦電池老化,你就只能扔掉一個其實功能完好、價格不菲的外設,這種設計既浪費,又對用戶極不友好。其實,一個簡單的JST接口就能解決問題:標準化、操作簡單且成本低廉,用戶只需幾秒就能斷開接口,更換故障電池。當然,這還需要廠商愿意直接向消費者出售替換電池。
![]()
此外,廠商還應盡量采用標準尺寸的鋰聚合物電池組。這樣一來,即便原廠不再供應替換電池,用戶也能輕松買到第三方電池。有線鼠標的問題也類似:線纜磨損、外皮開裂本是常見問題,但大部分廠商卻使用不可拆卸的線纜。消費者不該因為廠商為了減少拖拽阻力而采用劣質線纜設計,就不得不自己學著用網繩重新包裹線纜。
小故障卻要售后換新:浪費的循環該停了
鼠標的生存環境本就惡劣:長期接觸手上的油脂,頻繁摩擦;微動部件要承受數百萬次的點擊和滾動。類膚涂層脫落、橡膠防滑層磨損、微動失靈,這些都是正常損耗,但這絕不意味著廠商可以逼著用戶把完好的鼠標淘汰。如果鼠標支持維修,廠商需要處理的售后申請會減少,也不必再做出既質疑用戶誠信、又破壞環境的事。
![]()
外殼、滾輪、編碼器、線纜、無線接收器、PCB……這些部件都該按需供應,對高端旗艦鼠標來說尤其重要。如果我花了超過千元買一款高端鼠標,當類膚涂層在一年后脫落時,我理應能花幾十塊買到一個新的上蓋,而不是被迫換整個鼠標。
鼠標不該是消耗品
長久以來,我們已被羅技雷蛇們“馴化”,默認把電腦鼠標當成消耗品,仿佛經過高強度游戲或長時間辦公后,每隔幾年就該換一個。這種心態,本質上是廠商重顏值、重邊際性能提升,輕耐用性、輕可維修性設計理念的產物。整個行業都在追逐更輕重量、更高DPI、更快回報率,卻忽視了打造可持續、長壽命產品的根本。
讓鼠標更易維修,并非要強迫每位用戶都拿起螺絲刀,而是要提供選擇——尊重用戶的消費投入,也尊重用戶維修自有產品的權利。考慮到鼠標在人機交互中仍扮演著關鍵角色,對產品做出這些微小改動,便能培養起一批忠實用戶。畢竟,一款能修、能用更久的鼠標,遠比一款好看卻短命的鼠標更有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