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系列架空,虛構內容,僅供娛樂,切莫當真
1123位面,一個蘇聯更加務實也免于解體的世界
![]()
1993 年下水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是法國第1艘核動力航母,是法國海軍的驕傲。戴高樂號艦搭載了4臺K-15反應堆擁有30節的最大航速,得益于從美國進口的兩臺81米長的C-13-3型蒸汽彈射器,可放飛包括E-2C鷹眼預警機、超級軍旗攻擊機、陣風戰斗機在內的各類艦載機。
![]()
但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的造價過于高昂,法國經濟實在是負擔不起運營兩艘核動力航母所需。削減動力降低造價的方案是不可接受的,繼續改造克萊蒙梭也得不償失。法國在戴高樂號航母之后還需要再建造至少一艘航母。對此法國的答案是4.5萬噸的常規動力戴高樂——黎塞留級航空母艦。
![]()
戴高樂太貴,克萊蒙梭太廢,法國的選擇常規動力的戴高樂——黎塞留級
隨著時間進入20世紀80年代,1960年代服役的克萊蒙梭級航母疲態盡顯,區區50米級的BS-5型整齊彈射器已經難以滿足新一代艦載機艦上起飛所需,不得不長期使用無法搭載雷達彈的F-8十字軍戰士戰斗機。為了強化法國海軍的綜合實力,法國開始醞釀下一代航母。
![]()
1980年,負責下一代航母設計的布雷斯特造船廠陸續提出了1.8萬噸級航母,2.5萬噸級航母,以及3.2萬噸級航母計劃,3.2萬噸方案中標并轉入細化設計階段。1983年下一代航母發布項目預算文件,1984年下一代航母方案被提交至海軍高級委員會。
![]()
PA-75核動力直升機航母方案
1985年DCN向法國建設局提交了下一代航母的設計。1986年排水量3.5萬噸的黎塞留級航母獲批建造,1986年5月,黎塞留級被更名為戴高樂級。1987年戴高樂級航母開始切割鋼板,1989年鋪設龍骨正式開工。
![]()
由于戴高樂級航母開建時,蘇聯海軍正以非常蓬勃的態勢發展,1985年時蘇聯六萬噸級載機巡洋艦已經下水,六萬噸級載機巡洋艦二號艦已經在建造當中。所有人都知道,蘇聯海軍的下一步必然是大型平頂船。
![]()
身為法國下一代航母的戴高樂級,必須考慮對抗蘇聯海軍航母編隊的需求。高航速是必須的,為此戴高樂級航母搭載了相當豪華的動力組,以4臺150兆瓦的K-15反應堆為動力,總輸出功率高達15.4萬馬力,最大航速達30節。擁有相當不錯的發電能力,吃水深度超過10米,滿載排水量也高達4.7萬噸。
![]()
在蘇聯海軍的切實威脅之下,戴高樂級航母的建造速度還不錯,90年代初法國的經濟衰退并沒有影響到戴高樂級航母的資金保障。1992年12月,戴高樂號航母下水,DCN預估戴高樂號航母將會在1997年5月加入法國海軍。
![]()
但是4.8萬噸滿載排水量,4臺K-15反應堆,30節航速,陣風M艦載機,E-2C預警機,也導致戴高樂級航母的成本居高不下,預計建造成本高達250億法郎。高昂的造價,讓法國財政部大呼,你干脆把我推絞首架上算了,讓我像路易十六一樣摸不著頭腦,這個價錢這不是要命么。
![]()
由于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高昂的造價,核動力艦艇高昂的后期維護成本,再建造一艘戴高樂級航母已經有些不切實際。法國的經濟實在是無法承擔建造并運營兩艘滿載排水量接近五萬噸的核動力航母,以及至少4艘搭載4面相控陣雷達的地平線級驅逐艦所需。
![]()
并且蘇聯內戰之后,經濟水平大幅倒退,法國海軍面臨的戰略壓力也小了不少。所以法國在戴高樂號航母剛剛下水的1992年就明確放棄了戴高樂級航母二號艦黎塞留號的建造計劃。
但60年代服役的克萊蒙梭級航母已經垂垂老矣,克萊蒙梭級航母配套彈射器不過是50米級的BS-5而已,彈射器功率小實在是無法滿足陣風M以及E-2C所需,繼續延壽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退役已迫在眉睫。
![]()
很顯然只有一艘戴高樂無法滿足法國海軍的需要,法國需要一艘能夠和戴高樂級航母搭配作戰,擁有戴高樂同款彈射器和攔阻索,擁有戴高樂同級別的艦載機放飛能力,但購買與使用成本維護更低的廉價航母。
![]()
美國海軍用企業號航母的慘痛遭遇證明,核航母甭管是采購還是維護成本都遠高于常規動力航母,因此美國在企業號之后又建造了兩艘小鷹級航空母艦,美國的先例在前,法國自然是直接參照美國的成熟經驗,打算建造一款,性能與戴高樂大致相同,但成本更低的二線常規動力航母,即黎塞留級航母。
![]()
為了節約設計、與建造成本,黎塞留級航母直接以戴高樂級航母的船體為基礎進行簡化設計,將原先的4堆4機簡單調整為8爐4機并恢復了重油儲備庫與管路而已,蒸汽輪機是同款,大軸是同款,螺旋槳仍舊是同款。
![]()
只不過法國的燃油鍋爐比較弱,以克萊蒙梭級航母的鍋爐為基礎改進而來的鍋爐,即便是使用戴高樂同款蒸汽輪機,最大馬力也只有14萬馬力而已,但也能讓噸位減輕為4.4萬噸的黎塞留級航母擁有30節的最大速度,并且恢復重油庫導致續航能力稍弱一些。
![]()
黎塞留級級甲板布局也是最大限度的沿用了戴高樂級航母。垂直發射系統、艦載機配置、蒸汽彈射器型號、雷達系統、電子戰系統、升降機與彈藥升降機完全相同,艦體結構及各項核心作戰能力幾乎完全相同。
![]()
戴高樂級航母時核動力航母,不僅艦島比較小,還采用了前置艦島設計。使用常規動力的黎塞留級航母顯然沒法使用戴高樂同款甲板布局。因此黎塞留級航母恢復了常規動力航母常用的中置艦島設計。擴大艦島尺寸,減小艦島的空間浪費情況,設置更長但更窄的艦島。
![]()
除了艦島和動力組方面的略微調整之外,兩款航母之間的差距真的就只有動力以及噸位方面的略微差距而已。但得益于放棄了昂貴的反應堆,所以黎塞留級航母的造價與使用成本明顯低于戴高樂級。
![]()
DCN完成設計后,法國海軍非常滿意,法國財政皺著眉宣布同意。1997年黎塞留號航母正式開建,項目預算140億法郎。2001年黎塞留號航母下水,2004年宣告服役。在戴高樂航母的空窗期時,法國海軍會和英國大膽級航母或者美國航母展開跨甲板降落以維持基本的熟練度。
![]()
為了籌措建造黎塞留級經費,狀態較好且經歷多次現代化改造的克萊蒙梭級航母二號艦,福熙號提前退役并以兩億美元的價格轉售巴西。除此之外,得益于蘇聯艦艇在航率的降低,法國也大幅推遲了購買第二批E-2C鷹眼預警機的時間,主打一個直接蹭美國的預警機用。
法國海軍地中海艦隊旗艦,常規動力版戴高樂,黎塞留級航母
黎塞留級常規動力航母,艦長261.5米、寬75米,水線長238米,寬31.5米,吃水深度8.5米至9.4米,滿載排水量4.4萬噸。以8臺燃油鍋爐和4臺蒸汽輪機為動力,最大航速30節,自持力18節/6000海里。
![]()
武裝為32單元席爾瓦A43,可搭載32發紫苑30防空導彈;機庫長138米,寬29米,高6.1米,起降設施為81米的C-13-3型蒸汽彈射器,MK-7 mod-4型液壓攔阻索。可選艦載機為陣風M、超級軍旗、F-8十字軍戰士,E-2C預警機,需要時可臨時搭載S-2反潛機、C-2灰狗運輸機,貿易風反潛機等。
![]()
黎塞留級常規動力航母,在地中海巡航的場景,AI生成還挺好用
黎塞留號航母的存在,讓法國重新恢復了雙航母的榮光法國海軍對黎塞留級常規動力航母的性能相當滿意,當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需要維護時,黎塞留級航母便可通過延長部署周期的方式,確保法國海軍時刻有至少一艘航母處于可使用狀態。
![]()
戴高樂號號航母和黎塞留號航母一同航行
身為一艘4萬噸級CATOBAR航母,黎塞留級在對付基輔時可以說十拿九穩,面對庫茲涅佐夫甚至烏里揚諾夫斯克時則存在明顯短板,不過不礙事,對付蘇聯大型載機巡洋艦是美國8到10萬噸級超級航母,以及英國六萬噸的大膽級航母的任務。
![]()
就是美國海軍左看看不賣預警機,不買先進戰斗機的英國大膽級,右看看不買預警機航母噸位也比較小的戴高樂和黎塞留,氣的有點肝疼。你們這一個兩個的,難不成全指望我?我和蘇聯之間隔著太平洋,你們呢?
![]()
中國軍迷看了看剛剛服役的江蘇級航母,又看了看戴高樂,嘿贏了。
可行性分析:
戴高樂級航母在1990 年、1991年、1993年和1995年四次因法國經濟衰退、軍費緊張而停工,多次因預算緊張而放緩速度。以至于1989年鋪龍骨的船竟然在2001年才服役。1123位面蘇聯沒涼,法國自然不會大砍軍費。
![]()
戴高樂級取消二號艦之后,法國快速推出了PA-2航母計劃,還考慮和英國一起造航母,但凡局勢緊張一點,黎塞留級航母不可能沒有。甲板布局和動力方面,法國推出的四到六萬噸級常規動力阿貴跟模方案有一籮筐。
福熙號的真實售價為4200萬美元,但1123位面的冷戰沒有結束,自然不能賣的那么便宜。
![]()
核航母船體改常規動力么,也是原有線形基礎上的設計,不是拆了核反應堆裝燃油鍋爐。核動力艦最終放棄核動力案例也有一籮筐。典型案例就是CV-67肯尼迪號該艦一度計劃建造為核動力航母,動力為4座A3W壓水反應堆,但由于銀根緊縮放棄了降級為常規動力航母。
![]()
如果說肯尼迪不算鮮明的話,還有法國阿戈斯塔級常規動力潛艇、紅寶石級核潛艇;鰹魚級攻擊核潛艇,長頜須魚常規潛艇,這兩對年代相同、武器相同、線形相同、基本構型相同,只有尺寸方面略微差異以及動力不同的孿生艦。
所以核平臺的常規動力艦是完全可行的。
![]()
關聯架空有點多,就不上了,自行點進合集看吧。
![]()
戴高樂號號航母和黎塞留號航母一同航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